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学习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 |
预习导学: 1.并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根深蒂固 ( ) 孜孜不倦 ( ) 锲而不舍 ( ) 汲取 ( ) 持之以héng( ) 一shì无成(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汲取: 推敲: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一事无成: 3.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 论据: 论证: 论证方法有 | 补充栏: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头脑转转转。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道题。 1+1= 3+4= 学生思考后交流,并明确:除常规算法外还可以有如下结果: 1(月) + 2(月) =1季度 3天+4天=1周 还可以举例。如8 小时 +16小时 =1天 等。 回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可以说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罗迦 · 费 · 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预习检测。 1.默写词语,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口述词语的意思。 汲(jí)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dì)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zīzī)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qiè)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和论据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四、问题探讨。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告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请在文中出答案。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请在文章中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一下这两个例子。 5.我觉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为作者在写一个论据。 例如: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摆的定律 黄道婆:纺织 瓦特:蒸气机的发明。 6.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同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么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否也具备这种创造力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让同学们相信你自己就具有这种创造力: 实验一: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用一张纸代替桌面,让学生尝试试验) 实验二:算24点 用5 / 6 / 3 / 3 这四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这个结果,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生交流后明确,有如下几种算法: 5×6-(3+3)=24 5+3)×(6-3)=24 3×5+6+3=24 (5-3÷3)×6=24 (5-3+6)×3=24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并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任何人都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但是由于人们对待自己的思维灵感的方式不同,还是出现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7.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也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取得一些成就吗?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创造型思维的必须要素,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说法去做,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了解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那些要素?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 ①渊博的知识。 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五、回顾全文 思考:作者是如何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读者的认可的,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证思路: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两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六、课堂小结 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同学们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七、巩固延伸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到阴影、从逆境中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2.细读第④段,请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 3.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5.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参考作案: 1.(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2.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3.引出(中心)论点。或:强调外在压力的客观存在。 4.对比论证。运用对比论证,褒贬鲜明,使作者观点“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一目了然,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或: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了“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的论点。 5.只有在顺境中看到隐患,在逆境中看到希望,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或:真正的强者善于在顺境中自我加压,发现隐患,在压力之下寻脱困的出路,把握前进的方向 (意近即可) | 补充栏: |
教后反思 | |
备注:备课老师没有分学时,请上课老师根据学情科学安排,建议适当多安排点时间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学习的指导和训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