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材分析】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生活与哲学》中第二单元探索实践与追求真理中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里的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个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揭示时间在发展真理、检验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同时也是这个单元中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第一目主要阐述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同时还讲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二目分析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详细分析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学生分析】
通过本课的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真理的含义和条件,学生是生活的体验者,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探究他们的潜在力量,他们觉得既然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那么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会相同,谁的认识是正确的,自己对今天某一问题的认识和昨天的为什么是不同的?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还缺乏理论的认识,辨别真理和谬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真理的含义;(2)理解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和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和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道理,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2)、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3)使学生感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难点】:真理的客观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材料、图片等展示出来
【课时安排】:15分钟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回顾上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强调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同时,实践具有两层
含义;二是 主要学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实践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导入新课
    德国诗人莱辛有句名言:“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那真理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讲授新课
【板书 :  真理是客观的】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四十六页,我们看这个材料,并回答一下几个问题,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1.有用的就是真理吗?
讲解: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有用”的不
一定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是它是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就是真理”。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我们要是认为“有用就是真理”,那就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问2、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之分?
讲解: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就是真理,不符就是谬误。
展示漫画:下雨好不好
问3、为什么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真理满前人人平等吗?
讲解: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唯一性,也就是一元性)
问3、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板书: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板书: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它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属性。
问: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他所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二是,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实践本身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板书: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唯一性的关系】
1)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不伦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是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2)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镇里没有阶级性。
3)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是因人而异的,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下面请看这组材料:“两个小孩辩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修,就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到了正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离人远的感觉小,而离人紧的感觉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非常凉爽,到到了正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那到不是近处的感觉热,远处的感觉凉爽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真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问:你能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吗?难道真理不止一个?
解析:刚出生的太阳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总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大小是相同的。中午比早晨热,是因为中午的时候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的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正确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
【板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结合P47页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材料,我们一起探讨这两个问题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讲解:欧几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还是小于180度,取决于在凹曲面上还是在球形凸面上,所以他是有条件的。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使用的真理?
讲解: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使用的真理。
事例: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特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科学家提出量子力学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
【板书: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在多走一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就是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板书: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顾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移为谬误。
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就是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去谈真理都是意义的。
【板书: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板书: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两者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拓展:正确理解“真理”
1.对感性认识,不要轻易冠之以真理的“美名”,防止把真理庸俗化。
2.对于需要通过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出的关于事物现象的正确论断,或者在实践中,历尽艰险得出来的关于事物现象的正确论断,应该把它叫做真理。
3.在通常情况下,真理是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正确的理性认识。
4.整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凡是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与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凡事真理都是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和相对的,但并不是说真理包括有错误的内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真理,那么真理是通过怎样的过程的出来的呢?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理以及真理的属性,也分析了真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那我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又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呢,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P4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爆炸失事,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它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在美国航天飞机出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进步M-----47”货运飞船,并于2月4日同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问:当我们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获得认识?
提示:我们要以一定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有时也会遭遇失败,出现这一情况也是必然的,一是认识正确,但我们的实践过程控制存在问题,也就是操作性问题;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究。如果是后者,我们不应该轻易怀疑或是否定已经取得认识成果,而应当以这种认识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深化我们的认识,发展和丰富我们已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