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战国
(1)时间: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标志:________、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3)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________”。
答案:前475年前221年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朝的统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2、唐代中叶,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A.减免征税B.按人征税C.加征商税D.按地征税
答案:D
集思广益打一国家解析:
从材料中的“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可以看出,原来按征税的方式已经难以实行下去,所以,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按田亩征税,从“税人”转向“税地”,D项正确;减免纳税只是特殊时期的政策,不是能长期实行的税收制度,排除A项;按人征税仍是原来的赋税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税,而不是商税,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而不是隋文帝,B项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B项;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其统治期间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史称开皇之治,ACD 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小提示:
4、唐肃宗曾明令“谏议大夫论事,自今以后不须令宰相先知”;唐德宗时重申,“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这些规定
A.提升了中枢机构行政效率B.意在限制三省长官的权力
C.赋予监察职权相对独立性D.强化了监察机构内部分工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知,谏议大夫、御史在行使监察权时无需向宰相和中丞大夫等上级主管官员汇报,这些规定赋予监察官员独立行使监察权的特殊地位,C项正确;监察权非行政权,无法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代
监察体系的独立和完善,与“限制三省长官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监察机构的内部分工”情况,排除
D项。故选C项。
5、《唐会要》记载,初行两税法时,规定“其比来征科目,一切停摆”,“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说明,两
税法()
A.扩大了收税对象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C.简化了税收名目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
根据“其比来征科目,一切停摆”,“此外敛者,以枉法论”可知两税法规定了应收税赋的名目,在此名目之外滥
收的都要受到处罚,由此可知两税法是简化了税收名目,C项正确;两税法征收的对象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
项;根据题意叙述无法体现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控制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D项。故选C项。
6、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
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C.孝文帝的改革决心坚定D.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封建化过程,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所以其取得成功地
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A项正确;北魏实现北方统一,是改革的前提,排除B项;孝文帝的改革决
心坚定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改革措施全面易行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
A项。
7、政事堂是唐朝宰相议政办公的场所,在这里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这些规定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削弱了君主专制
C.旨在防止宰相专权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唐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轮换,这显然不利于宰相专权,进而加强君主专制,C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小提示:
8、公元前207年,________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答案:刘邦
解析: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9、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
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A.明朝科举制度走向衰落B.地域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D.经济水平决定录取比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分卷制度考虑了地域上录取人数的平衡,在全局上体现了公平合理,C项正确;明朝分卷制度体现了公平合理,并不能反映科举制度走向衰落和地域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排除AB项;“决定”一说太绝对,经济水平影响录取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10、北魏时设立僧官制度,于僧徒内设立不同层次的僧官,使之等级化。这体现了()
A.佛教等级制度森严B.官僚制度日益完善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于僧徒内设立不同层次的僧官,使之等级化”可知佛教的管理受到了中国等级制度的影响,逐渐中国化,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等级化,没有说等级森严,排除A项;僧官制度不属于世俗社会的官僚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1、西汉编订的《礼记》关于婚礼的要求是“嫁女之室,有不息火之悲;娶妇之家,有不举乐之感”;《唐会要》记载唐代“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唐代的婚礼与汉代礼书中要求的悲思之情相去甚远,这反映了唐代A.儒家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纲常伦理败坏
C.时代风貌自由开放D.市民文化决定婚姻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唐代“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可知,,唐代婚礼欢乐喜悦;而材料汉代《礼记》关于婚礼的要求是“嫁女之室,有不息火之悲;娶妇之家,有不举乐之感”,其意为“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
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体现了悲思之情。据上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婚礼习俗的变化体现了唐代自由开
放之风,C项正确;唐代儒学仍占正统地位,只是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挑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纲常伦
理的败坏,而是强调人们对婚礼习俗观念的转变,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2、约_______,_______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
会开始。________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答案:前2070年禹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建立了夏朝,时间是在公元前2070年,其子启继承王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