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持这一观点的思想
A、开创儒学
B、首创私学
C、崇尚自然
D、提倡仁政


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模拟市民3秘籍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3:《明史·钱唐传》记载:“帝(明太祖)尝览《孟子》,……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亨。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导致明太祖“怒孟”的原因是
A、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孟子宣讲民本
B、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孟子主张性善
C、明太祖信用法家思想,孟子代表儒家
D、明太祖出生农民家庭,孟子依附权势


4: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即这一时期在北纬30°上下,人类文明精神发生重大突破,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这一时期的中国
A、老庄提倡崇尚自然,超越功利
B、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形成
C、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
D、黄宗羲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



5: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民主权
B、以民为主
C、为民之主
D、民为邦主


6: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在这一社会变革时期,出现了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大思想家,出现了以“百家争鸣”为代表的文化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2: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3:“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材料1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8分)
(2)据材料2,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6分)
(3)据材料3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6分)


9:(20分)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有何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6分)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2分)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6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二:“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4分)
(2)归纳材料二中的思想观点。并请问这是谁的观点?(4分)
(3)结合所学列举“百家争鸣“中“儒、道、墨、法”四大家的基本思想。(4分)


11:概述孔孟之道在近代中国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社会背景。(12分)



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孙中山在日本神户发表了一次演说,用“王道”和“霸道”来概括东西方的国际观念。孙中山指出,西方国家“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只有洋大炮,专是一种武力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话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就是霸道的文化”。这种霸道文化是东方人“向来轻视”的,因为在东方,“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                           
——吴义雄《传统文化与孙中山的国际观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漫画不仅蕴藏着“客观”的史实,还能延伸出“主观”的史论。韩国人金正彬、金德镐编
绘的《漫画论语》是一部畅销亚洲的国学漫画著作,作者把古文加注释的催眠式阅读改变为通俗又睿智的谐趣式享受,很适合拓展与孔子相关的学习。

归纳漫画信息,并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思想。(1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在孔子已远逝于我们两千余年的今天,“孔子热”成了一道鲜明的文化景观。
2005年9月28日,即孔子的诞辰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台湾孔孟学会等单位将联合举行“海峡两岸同祭孔”活动。此前的9月23日,孔子标准像在山东曲阜正式发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建、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现代课堂开讲四书五经……
请完成:
(1)“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的根据主要是什么?
(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是谁?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3)对于“孔子热”的兴起,有人认为这代表了中国人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4)今天,我们纪念孔子,但孔子的思想是否已远离了现代生活?请举例说明。


15: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部分
1、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关键字样凸显了道家学派崇尚自然,清心寡欲和无为而治的主张,道家学派最为突出的特征即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 朴素辩证法思想,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是春秋晚期孔子的重要历史功绩,D项为战国时代孟子所首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2、A
材料说明人民对生活的要求只要温饱就行,由此可以看出其“民本”“善待百姓”的思想,这应该是孟子的思想。


3、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看不出“明太祖认为人性本恶”的信息,可以排除B;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可以排除C;“孟子依附权势”观点错误,可以排除D;而明朝君主专制强化,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与之相悖。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A

试题分析:雅斯贝尔斯所描述的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提出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A老子、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这一时代;B发生在魏晋至隋唐时期;C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是在隋唐时期;D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5、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求民主……于成汤”可知,民主就是为民之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民主


6、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法家思想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根据其思想的内涵构成我国2000多年文化政治道德思想基础的是儒家的思想,提倡变革和严刑峻法的是法家思想,成为我国社会哲学思想基础的是道家思想,依次填写即可,只要熟练 百家思想的核心即可。


7、   
(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这种变革使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当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使得当时没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造成思想的空前活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各国统治者为在争霸中占据优势,纷纷重用有才学的人,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问题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因为文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及阶级结构变化的反映。


8、 (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社会阶级关系的剧变;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
(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墨家“强本节用”。法家“严而少恩”。
(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材料1中“诸子”的含义是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包括社会大变革、经济因素等等。社会大变革指的是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社会阶级关系的剧变。经济因素指的则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各国为争霸的需要,纷纷养一些出谋划策的士,也就导致了 “士”阶层的崛起。
(2)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的认识是指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例如,材料中的“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作者推崇墨家的“强本节用”主张,例如,材料中的“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的不足指的是法家的“严而少恩”, 例如,材料中的“法家严而少恩”则是直接的答案。
(3)“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主要包括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百家争鸣时期是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百家争鸣”的局面毕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后来的学者大都从“百家争鸣”中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