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班本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前识字学习——以大班班本课程“名字故事”为例
“前识字”是指幼儿在正式学习识字之前,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自然萌发对文字的习得和文字概念的获得。它是早期读与写的组成部分,是幼儿从不识字到识字的发展过程,对幼儿今后独立阅读和未来学习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大班幼儿应“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达一定的意义。”这些表述均表明幼儿的前识字与前阅读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识字活动不是以幼儿识字、认字为目的,而是在设定的情景中为幼儿提供文字信息,激发幼儿对符号、文字的兴趣,从而获得识字的体验。为幼儿进一步掌握书面语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基础。那么,如何把前识字学习生动有趣地融入到课程活动当中?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材与组织?活动又如何开展更有成效?本文以大班班本课程“名字的故事”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1.
课程的生成与设计意图
“前识字”核心经验:一是获得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二是发展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三是形成符号和文字规则的意识。
大班幼儿已经对符号与文字产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他们经常会在阅读看书时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会大声的读出来并指着给老师看,对自己感兴趣喜欢的绘本图画书会拿着书跑过来问老师“这本书叫什么名字?”然后用小手指着汉字津津有味的学着读。在幼儿园的任何地方看见自己认识的字会兴奋自豪的告诉老师:“老师,这个字我认识!”这些场景已经说明大班幼儿的前识字学习已在日常生活中悄无声息自发的进行着,并且这种对汉字的认知与探究的兴趣愈演愈烈。基于幼儿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对识字兴趣的种种表现并结合班本课程《名字的故事》的开展,我们以幼儿的“名字”为教育契机展开了系列的前识字学习活动。
名字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专属符号,是孩子们之间最熟悉的称呼,它不仅每天伴随着幼儿的日常,还包罗着中国姓氏源远流长,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蕴含着每个家庭对子女的爱、期望与传承,这正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班幼儿三三两两讨论自己的名字“我有两个名字,xxx是我的大名,我的小名叫xx,我的大名
是爷爷起的,小名是妈妈起的”。“我发现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字和你名字的字长得是一模一样的”。孩子们对名字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幼儿对名字中汉字的兴趣和敏感,并结合“前识字”的核心经验,我们在班本课程《名字的故事》的背景下开启孩子们的前识字学习之旅。
1.
课程活动的内容与实施
活动1——认识我的名字。
通过辨别、认识自己与同伴的名字,发现同伴之间名字里的相同字、同音字,让幼儿在感知辨别字音与字形的基础上,连接幼儿对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
教师事先将班级里所有幼儿的名字制作成名字卡片并粘贴在黑板上供幼儿观察、比较、辨认,老师以点名的方式,点到谁就请他出自己名字的卡片。观察比较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卡片,结合游戏《我的名字里藏着谁的名字》请幼儿出与自己名字相同的字或者相同的
音的名字卡片。这一环节涉及“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经验,依照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直观的名字卡片帮助幼儿将日常生活中支离分散的汉字形态与口语中的汉字读音相联系,对比同音字的字形是否一致,从而自然而然地了解到汉字的音与形的关系,区别出相同汉字和同音汉字,丰富幼儿关于文字符号书写表现形式的相关经验,为幼儿逐步辨别、识记汉字打下基础。例如,小朋友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陈思好、陈沐恩、陈田源三位小朋友的名字第一个字是相同字,经验丰富的小朋友说因为他们三个都姓陈,所以第一个字是一样的字,有的小朋友在名字卡片中发现郑雨泽和徐泽城两位小朋友的的名字都有一个“泽”,就是一个在名字的中间,一个在名字的后面,还有的小朋友发现胡梓煜和杨子娴两位小朋友的名字里‘梓’和‘子’发音相同但长得完全不一样,一名小朋友说“杨子娴的‘子’是王子的‘子’”,胡梓煜小朋友说“我的梓是高高的大树,所以带‘木’字”。老师拿出胡梓煜与刘昱初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卡片请小朋友们异同,小朋友说“他们的名字里有一个字读音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一个有火,一个没有火”。刘昱初说;“我的‘昱’没有火字,胡梓煜的‘煜’有火字,爸爸说我的名字就是升起的太阳”。胡梓煜说“妈妈说我的煜是火焰的意思,所以有‘火’字”。在这个环节里幼儿知道读音相同的字不一定是同一个字,并能根据汉字部件结构的组成猜测汉字的字音与字义,通过这个活动已经感知到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符号与文字规则”的意识。
活动2——名字拼图大赛
基于幼儿在熟悉认知了自己的名字和一部分同伴的名字,老师把小朋友的名字卡片上的姓与名用剪刀以不同规则的线条剪开,做成名字拼图。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小朋友的姓与名字卡片打乱,看哪个小组最先组合拼好自己的名字。然后两两小组的姓与名字的卡片交换,看哪个小组最先拼出对方小组的名字卡片。这个过程体现了幼儿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过程。最后,把全班小朋友的姓氏卡片先贴在黑板上,然后小朋友随机抽取一张名字卡片,拿着自己抽到的名字卡片去和黑板上的姓氏卡片拼出正确完整的幼儿姓名。这个游戏活动的关键经验是考查幼儿对不规则线条和汉字辨认的敏感度,既要线条对得上,又要名字对得上才算拼图成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自己与同伴名字的认知同时提高了对汉字的辨识度与记识。
活动3——名字故事。
了解名字当中每个汉字字义,知道每一个汉字能表达一定的含义,丰富幼儿关于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体会父母的爱与期望。
教师事先请幼儿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并填写《我名字的故事调查表》。要求幼儿和家长分别用绘画、文字不同的形式记录名字的故事。幼儿通过绘画记录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汉字生动化、形象化,便于幼儿在分享讲述时为幼儿提供口语表达的线索。
我的名字故事调查表
我的名字什么动物最爱贴在墙上?
给我起名字的人
我名字的故事(幼儿绘画记录)
我名字的故事(家长文字记录)
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将几张调查表中幼儿绘画名字故事的截图呈现在屏幕上,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名字?你们是怎样猜出来的?幼儿1说“我看见画了小雨点,我就猜出是郑雨泽的名字了,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雨”字”。幼儿2说“我看见画了好多糖果,我就想起甜甜的名字,因为糖果都很甜”。幼儿3说“因为刘昱初说过他的名字是升起来的太阳,我记住了,所以我看见太阳就知道是刘昱初的名字”。教师顺势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分享自己名字每个字
的故事,并及时给予鼓励和点评。幼儿听分享名字故事并结合绘画的呈现,生动地感知了名字里每个汉字的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