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把诗句填写完整,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2]“妄弃”的意思是_______。
[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______,“悲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诗中描写了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_________。
[3]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4.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文描写清新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
(2)诗中共写了   个人。他们的活动分别是   。
(3)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____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____、____。
[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那畔:________ 聒: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乞巧
[唐]林杰
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
[1]补全诗句。
[2]乞巧节在农历______,人们有______的习俗。
[3]哪句诗描写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用“____”画出来。
[4]这首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破:___________ 将晓:_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
[2]解释画“ ”句子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诗在表达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军行》写了戍边士兵的____________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作者平生第一____诗。田园风光诗
8. 课外阅读。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____( )  ____( )
[2]“绿丝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剪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柳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句与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除“咏柳”外人们都,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悄趣盎然的柳文化。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漫步古今,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舟过实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材料二:《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材料三:《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材料一至材料三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都表现了儿童________的生活。(四字短语)
[2]翻译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
[3]选做题(二选一) 
A.“张伞使风”“放纸鸢”“追黄蝶”是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写照,你有类似快乐经历吗?
请模仿古诗写两句七言诗句展示。
 ________ , ________。
B.如果你没有类似的快乐经历,请说出你的感受、想法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
[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表面写景。诗的后两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
[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在《古人谈读书》中,他是这样说的:余尝谓__________,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__________,眼口岂不到乎?
11. 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
[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他___________的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__________》中也有体现。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