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宋·吕本中
平时闻见尽粗疏,奈此登高忆旧时。
索笑当人元自错,逢场作戏君应知。
九日齐山登高
宋·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两首诗都写了九月十日重阳登高,也写了节日中插菊花、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抒发了自己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心情和感慨情怀。诗中写“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怀念,“不用登临恨落晖”表现了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何必独沾衣”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荣辱得失的淡然和豁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从忆人写到怀人,由家庭转到社会,感情越来越深。开头“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直接点题,既流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奠定情感氛围。“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遥想兄弟们相呼相应、欢度重阳的温馨、幸福场景,表现了兄弟间的手足情深。“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关爱之意。全诗选择了人们生活中的普通素材,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勾画出了时代的画卷,真挚动人。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真实才是艺术的永恒。这正是我们写好作文的重要原则之一。从选材上来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选材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新颖性。诗人将遥知、近思结合起来,抒写出值重阳佳节到来之时思念亲人的种种情景。“遥知兄弟登高处”,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登高”这一场景。“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一种“责备”的口气道出诗人的遗憾情绪,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和关心之意。全诗言浅意浓,情景交融,层层推进,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从构思上来说这首诗的特点是以小见大。诗人将个人的思乡之情、思亲之情巧妙地融入到节日场景之中,通过遥知兄弟登高、遍插茱萸与少一人形成鲜明对比来抒发怀亲之情和思乡怀人之情。构思精巧,寓意深刻。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此诗记述了诗人重阳节登山登高的情况:秋高气爽,江涵雁影,菊红山翠,兴会淋漓。诗人兴致勃勃地同友人携壶上山,举酒畅饮,借以消除往日的郁闷愁怀;但诗人心中仍有不快,“古往今来只如此”的说法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叹和无奈之情。“何必牛山独沾衣”,反问友人也是自我调侃:重阳登高不必去凭吊(牛山泣涕)的历史人物!就总体而言这诗写得较活泼轻灵,克服了文人诗常有的饱受诟病的缺点,但气象不如“江涵秋影”之作。我们仔细品味这首诗中富有秋意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就会发现这首诗正是通过对节日登高、插菊花、饮酒赏菊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