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摘要: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国的通用语言;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的一种书面符号系统。可以说“汉语”和“汉字”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来源于汉字记录的词,后者来源于汉字本身的形态。本文通过浅析汉语和汉字的各自特点及文化功能,来了解和学习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汉语的特点;汉字的特点;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一,汉语的特点
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现代汉语又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1语音特点
第一,汉语有声调变化。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中“妈、麻、
马、骂”,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m”,韵母都是“汉字的特点a”,但声调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也是四个不同的汉字。由于普通话中的声调只有四个,所以它负载的区别意义的任务就比声母、韵母重得多。
第二,汉语音节性强。汉语的音节是基本的表意单位,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汉语的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每个音节都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1.2词汇特点
第一,双音节词占优势。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的统计,其中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仅占26%,三、四、五等多音节的词(基本上都是外来音译词)只占3%,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
第二,合成词占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在构造形式上基本都是合成词。从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来说,主要有重叠构词、派生构词和符合构词这三种构词方式。这三种构词方式在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是重叠构词,即重复相同的词根构成词。如“妈妈、轻轻、偏偏”等。一种是派生构
词,即由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根加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缀构成词。比如“老鼠、第一、刀子、盖儿”等。还有一种是复合构词,即由两个或多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根构成词,如“打造、深造、美丽、缩小、车辆”等。
1.3语法特点
第一,语序固定。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也随之改变。典型的例子有:a、眼睛大大的(主谓关系)≠大大的眼睛(偏正关系),b、吃饭了(动宾关系)≠饭吃了(主谓关系),c、客人来了(主谓关系)≠来客人了(动宾关系),d、来早了(动补关系)≠早来了(状语-中心语偏正关系)。
第二,运用量词和语气词。汉语在说明事物数量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词”来表示,中间一定要加量词。例如不能说“五书、六笔、三狗”,而得说“五本书、六支笔、三只狗”。此外,汉语里还有系统的语气词,如“啊、吗、吧、呢、呗”等,通常放在句末表示一定得语气。用不同的语气词,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样。例如:a、他不在啊!b、他不在吗?a表示肯定这个人不在这里,b则表示疑问这个人在不在这里。
第三,缺少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不是通过谓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也没有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定式动词和不定式动词的区别。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则完全一样。例如:a、他研究(作谓语),b、打算研究(做宾语),c、研究语法(带宾语)d、研究清楚(带补语),e、研究课题(做定语),f、语法研究(受定语修饰)。汉语谓语动词的语法意义是靠一套表示时态的助词(如“着、了、过”等)和表示语气的助词(如“了、呢、吗”等)来表现的。
第四,句法成分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是不可以随便省略的。可是在汉语里,只要语境允许或不引起误解,很多成分都可以省略。例如回答“你吃苹果吗?”,可以说“我吃苹果”,也可以说“我吃”或者“吃”。汉语里还常常可以见到、听到只有一连串的名词而没有一个动词的句子,例如“明天上午全厂职工大会。”
二,汉字的特点
2.1字形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字形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是表意文字的本质特征。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中的象形字是描摹实物的形象而创造的,可以直接以形表义;指事字构字主体是象形体,会意字基本上是由象形体组合而成,这些象形体都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汉字的主体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符虽然表义并不准确,但大都能够揭示类属义,具有一定的示意义功能,形声字的部分声符也具有示义功能。现代汉字的形体的象形性已经很弱了,但是按照汉字的造字方法去分析,却仍然看得出绝大部分汉字具有以形示义的功能。从汉字整体构形系统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汉字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保存自己的意义信息,并从个体表意,发展到系统表意。
第二,结构复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同的语素要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汉字以形别义要求数万个汉字形体各不相同,这就不能不在笔画、部件的变化上,在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的组构方式上表现出各种差异。据调查,汉字的笔画有数十种,汉字的基础部件560个,汉字部件的组构方式十余种。其结果,必然导致汉字字形结构非常复杂。
2.2汉字的字量庞大
3000多年来,积累到今天,汉字总字量接近10万个(《中华字海》收字85000)。现代汉字
的总字量大约有10000多个,现代汉语的通用字字量也不小,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2.3汉字的字音难读
汉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没有标示语音的成分,因此字音难读。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于语音的古今变化比较大,形声字的声旁三分之二不能准确示音,7000通用字中共有5631个形声字,形声字的准确表音率只有37%。声符准确示音率比较低,容易诱人误读。而且通用字的表音偏旁多达1300多个,要记住它们的读音也不是一节容易的事。另外,汉字的字音难读还表现在一字多音上,汉字大约有10%的多音字,这些字因用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辨识起来也相当困难。
三,汉语与汉字的关系
3.1单音节的汉字适应汉语以单音节词或单音节语素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古今汉语的词汇在音节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古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与之相适应,汉字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个字记录一词。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节词为主,但现代汉语复音
词绝大多数是合成词,这些复合词都是通过单音节语素复合而成的。这就说明,无论古今,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汉字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一个汉字既表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语素。非常适应汉语以单音词或单音语索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3.2汉字适应汉语同音词众多的特点
汉语音节有限,普通话共有1200多个带调音节,所以同音词特别多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据李公宜等统计,<汉字信息字典>(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所收7785字中,yi音节有131字,ji音节有12l字,yIl音节有115字。在书面语中,汉字用字形把同音词区别开来,充分发挥了字形别词法的作用,即通过字形变化,显示同音词的区别。
3.3汉字适应汉语历史悠久、方言众多的特点,具有超时空性
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汉语语音古今变化很大。由于汉字不直接记音,所以汉语古今语音的变化没有反映到汉字字形上,汉字字形古今变化不是很大。因此,我们现在还能读懂两、三千年前我们先辈留下的典籍,这就是汉字具有的超时代性。
汉语的方言众多,汉字能用统一的字形记录各方言的同一名称,而各方言可以赋予同一词形
以不同语音,因此维持了词义的同一性,维护了各方言书面交际的统一性。这就是汉字所具有的超方言性。汉字的超方言性是—个显著的特点。同样一篇文章,广东、湖南、上海、北京人读起来,各有自己的语音,彼此很难听懂。然而,在书面上他们却都能明白。在某种层次上可以说,汉字的超方言性维护了汉民族语言的同一性。
四,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4.1汉语汉字具有传播功能
任何语言都是为了满足交流之需而创造出来的,汉语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具有反映人的思维认识、生产力水平的作用。此外,它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因此可以说汉语文化具有传播功能。法国汉学家莱恩· 汪德尔麦什曾提出“ 汉文化圈” 的概念, 以此和印度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相区别。他指出, 其他文化圈均是因宗教原因凝结而成的, 汉文化圈形成则主要是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形成的, 汉语是“汉文化圈”发展的内在动力。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 同样具有传播功能。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它对人们的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发生深远影响, 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渗透力。从表面上看,当它为别的民族借用时,便传播了汉文化的观念就其深层来说,它还输入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内容。在历史上,汉字先后输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并被直接或间接地改造成这些国家的官方书面语言,从而对他们的民族思维性格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汉字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许多民族文字的创立受到了汉字的启发,如契丹文、女真字、西夏文、壮族方块字、彝文等
4.2汉语汉字具有表现功能
所谓汉语的表现功能,是指汉语通过听、说、读、写可以形象生动得描述某物或表达人的情感;所谓汉字的表现功能,是指汉字的形体具有激越人们情感和表现情感的功能。说到汉语的表现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旅行回来两人彼此分享各自的旅游收获,通过活泼的语言来生动还原景点风貌、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而汉字是一些原始的符号,原始得犹如化石一般,但千古以来无数人却在它古朴稚拙的形式中流连、吟玩,唤起了美妙的情感,启发了创造热情。据说大导演爱森斯坦创立“蒙太奇”手法受到了汉字的启发,他将汉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并置构成一个整体来显示意念的方法移入到电影表现中。此外,中
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和篆刻艺术也是从汉字的形体加以创造而来,具有很强的表现张力,这是汉字对人类艺术的绝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 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力. 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王宁. 《说文解字》与汉字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0
[5] 苏培成. 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许寿椿. 文字比较研究散论[M]. 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