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识
1文字学: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做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
2、根据汉字形体的发展情况,汉字可划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隶书是两者的分水岭。
3、 史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也是识字课本,已经佚失,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对统一规范字形产生一定作用;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同书文字”的政策,由丞相李斯等人整理文字,改定字体。李斯作《仓颉篇 》、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
5、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传统汉字学即“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了汉语的文字、音韵和训诂,成了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
6、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个大类:表音文字(如英语)与表意文字(如汉字) 。这种分类是从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是语义还是语音,也就是从文字构形的依据来确定的。
7、《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研究、解释汉字的专著,作者为东汉许慎,全书共收9353 个单字 ,分为540部首。
8、《康熙字典》是清代最著名的字书,收字4.7万余个,远超以前历代字书。该书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编写而成。
9、楔形文字:公元前6000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字。
10、 许慎六书概念: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二、汉字本义与引申义辨析
1、写(寫)形声。从宀,舃(xì)声。本义:移置、放置。把物品从其他地方移置屋内;引申为誊写、书写、临摹,模仿(写真)等。
2、咸,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书·君奭》:“咸刘厥敌。”兼用为全部。
3、廉(亷)形声。从广(yǎn,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4、析,会意。从木,从斤。本义:劈木头。引申为分解。
5、鑒(鑑),形声字。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引申为借鉴。
6、香,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本义:五谷的香。引申为香味。
7、保,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本义:背子于背。引申为保护。汉字的特点
8、兼,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
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9、招,形声。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引申为招呼招致。
10、取,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本义: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引申为娶妻(抢婚)。引申也指夺取。
11、封,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
本义:疆界;田界。引申指封侯,封官。封闭。
12、含,形声。从口,今声。本义:把食物含在嘴里。引申为包含、容纳。
13、徒,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徒步。虚化引申为白白,空。
14、燕: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
“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15、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争斗。引申为战斗,斗争。会意也可以,因为象形多表静态,会意多表动态。
16、亦: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借用为虚词表示副词也。
17、可: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本义:唱。借用为可以。
18、莫: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借用为否定词。
19、秉: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本义:手持束禾。引申为秉持,秉性。
20、徙:会意。从辵(chuò),从止。表示脚行走于道上。本义:迁移。引申为调职。说文认为是形声字。
21、逐: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本义:追赶。引申为接着。逐步。
22、慕: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引申为仰慕爱慕。
23、颖:形声。从禾,顷声。从禾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穗。引申为超凡人才,聪敏。
24、锦: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华美。
25、问: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引申为问题。
26、题:形声。从页(xié),是声。页,头部。本义:额头。引申为文章的标题。
27、賸:形声。从贝,朕声,。本义:财物多。引申为剩余。
三、论述题
(一)、中国古代书体发展的历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独一无二的。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
文(周)→大篆(西周后期)→小篆(秦)→隶书(汉)→楷书草书(魏晋)→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其中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规范汉字。
甲骨文: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文字又是表音文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规范汉字。
隶书: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草书:隶书之后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游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楷书:随后,糅合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隶变、讹变、字形的趋繁与趋简。
隶变: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隶变改变古文字形体为今文字的几种手段。
讹变:讹变是指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误解字形或为着书写的方便而破坏原本表义结构的变形。讹变造成了字形与字义的乖戾,丧失了构形的理据。讹变是个别字的现象,无规律可循,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每一阶段都发生。
字形的趋繁与趋简:字形的趋繁与趋简是指某个字在其形体演变过程中笔划的增多与减少。汉字的总体趋势是简化。但简化是有限度的。因为:从书写的角度说,当然是笔划越少越简单为好;可是汉字特殊,它是表意文字,字数众多而字字独立(上古的合文除外),如果笔划过于简单,不仅会造成甲字与乙字的难于区别,更重要的还会影响构形的表意或标声的效果。所以从表意和标声的角度来说,又是繁比简优越。矛盾的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就造成了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时而趋简,时而趋繁,趋简与趋繁交叉出现的复杂现象。
(二)、汉字对文字艺术的影响
1、汉字对书法的影响:书法应该是汉字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出现的。汉字的出现为书法艺术的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意象性。因为并不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能形成书法艺术的,汉字书法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而其他文字很难具备这个特点,书法使汉字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而知识
体的形成,则是将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2、汉字对对联的影响:中国汉字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从形体上看,有些字将其拆开便成了两个有独立意义的汉字,如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字便是巧妙地离合了其姓“舒”。在我国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利用离合汉字,巧对对联的逸闻趣事。相传风流皇帝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对酌,忽发奇想,以对联罚酒。明皇出上联曰:“二人土上坐”,贵妃略思片刻,应对曰:“一月日边明”。两人利用汉字字形离合的特点,巧对对联,前者为“坐”,后者为“明”。
3、汉字对字谜的影响:谜语和汉字的字形、字音或字义有密切的关系。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比如:“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它的谜底是“日”字。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有的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是“省”字。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字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4、汉字的特点:一音一字,对诗歌、五言律、汉代格律诗的产生有极大影响。
5、测字等的产生有极大的影响。如:友→酉→有
6、修辞手法:同音字(谐音),如柳(折柳送别);对偶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顶真手法等。
(三)、汉字的特性
1、汉字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商周时期的甲骨金文开始一直发展到后来的楷书、行书,而且将继续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