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80年的民族英雄——任应岐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5期
    作为与吉鸿昌一起英勇就义的任应岐,一直被后人曲解:国人多知吉鸿昌乃民族英雄,而任应岐是懦夫一个,这实在有违史实。搜览吉、任就义前后全国各大报所载新闻,应该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不应使任应岐蒙辱。任应岐不但是爱国将领,而且是民族英雄。那么,任应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何以会被历史尘封80年呢?
    起于绿林
    任应岐(1892-1934)字瑞周,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任应岐入当地私塾读书,因家境贫寒,13岁辍学务农。父亲对他钟爱异常,1908年夏又勉力送他入鲁山北关琴台高等小学就读,期望他能够学有所成,将来建功立业,光耀门庭。
    1909年初冬,琴台高小因四乡纷扰不安,被迫停办。这对任应岐来说,无异当头一棒。前途渺茫,使他失望,贫困、动乱的黑暗现实,更使他感到愤慨、悲怆。在琴台,他曾对好友王鸿猷说:“书读不成了,没光景了,看样子我们也只好下去背了。”吕一
    为了抗争,为了生存,任应岐决心铤而走险。经过串联密谋,同年腊月,他结合伙伴5人,带上两支土造和一支一响拐子炮,在县西北山,过起打家劫舍的绿林生活。此后,任应岐的经历颇为曲折。先是率部授编于陕豫地方军阀镇嵩军的第三路憨玉琨部;1918年3月胡景翼响应孙中山的“护法”号召,在陕西树起靖国军旗帜,任应岐跟随樊钟秀率部两千余人加入靖国军。是年秋,于右任奉孙中山委派在三原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队扩编为五路,樊为第二路司令,任应岐为第二路团长。靖国军解体后,偏居豫西一隅的樊、任所部,始终没忘记革命。
    1923年,直系军阀吴佩孚为遏制南方革命,派樊钟秀为援粤豫军司令,率部七千余人南下江西。时樊、任派员赴广州与孙中山秘密取得联系,表示愿效前驱。同年11月,陈炯明叛军自惠州进攻广州,形势万分危急,孙中山命樊部驰援,使广州转危为安。对此,孙中山奖勉备至,遂委樊为豫军讨贼军总司令,后改称建国豫军。樊钟秀于国民党“一大”被选为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任应岐先后被委任为该军前敌总指挥、副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