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别:政法系 姓名:李溢如 学号:2009172327
摘要:法、德两国是世仇,法国为确保自己在一战后所确立的优势地位,执行对德强硬政策。随着时势的发展,法国陷于自身的困境:财政困难,经济低迷;政局动荡,内阁更迭频繁;英国外交的掣制以及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法国最终选择一条谋求同德和解、妥协的外交路线,尾随英国执行绥靖政策。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关键词:法国 绥靖政策
一、经济困境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经济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法国作为西线战争的主战场,损失尤为严重,法国北部的10 个省已成为一片废墟,全国有200 万公顷土地荒芜,法国的生产减少一半。战争使法国丧失1/10 的人口,140 万人死亡或失踪,约300 万人受伤,1/4 的产业遭到损失。1918 年法国预算赤字180 亿法郎,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法国的工业动力能源缺乏,
技术设备不足,造成法国商品成本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不足。【1】
巴黎和会上,法国收回失地,获得大量的赔款,取得萨尔区的煤矿开采权,德国在海外的大量殖民地为法国所占有。这些都为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种发展是与榨取德国分不开的。随着德国对赔款的抵制和德国逐步崛起,法国经济发展趋缓。直到1929 年,法国工农业生产才勉强达到战前水平。就在这年的10 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猛烈袭来,虽然法国卷入这场危机比其他国家较晚,但却没有给法国带来什么好处,也没有缩短危机在法国的时间。法国是从萧条中脱身最慢而且最不成功的一个。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都从1933年起开始从危机中复苏,但在法国,1932 年夏天起经济刚有好转,1933 起又开始恶化,并一直延续到1935 年。在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中,法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法国不得不调整其对德政策。在维护既有利益的前提下,开始谋求同德和解与妥协。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泰勒所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五年,法国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内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它是内向的迷失的法国根据自己需要制定的,这种需要基本是利用和维护胜利果实。”【2】
二、政局动荡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政治原因
与英、美国家两党轮流执政的情况不同,法国党派林立,议会选举中由观点相近政党组成联盟参加竞选,政府亦采取联合组阁形式,政府在议会中缺乏稳定的多数,易为议会操纵,常为议会推翻,或因联合政府内部分裂而自行瓦解,政府更换频繁,造成政局不稳。战后法国财政经济的困境,加深了法国政局的动荡。1923 年,法国一意孤行,出兵占领鲁尔,制造了震惊欧洲的鲁尔危机。法国占领鲁尔未捞到任何好处,由于德国政府的“消极抵抗”,鲁尔矿区的工人进行罢工。法国利用自己的力量勉强采得煤炭237.5 万吨。而法国为维持占领区的费用即达10 亿法郎。法国财政困难负担更加严重,法郎贬值25%,并导致政府垮
台【3】。继鲁尔危机之后,法国政府又于1925 年和1926 年发动对摩洛哥和叙利亚的殖民战争,法国在摩洛哥和叙利亚的战争中,花费了10 亿法郎以上的军费,国内财政状况更加恶化【4】。内阁在1925 年10 月至1926 年7 月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更迭了7 次。30 年代全球经济大危机中,法国再次上演更迭内阁的闹
剧,从1931 年年初到1933 年底,共更换了7 届内阁。如果从1920年1月米勒组阁算起,到1940年3月达拉第下台,法国共有40 届政府。正是在频繁的内阁更换中,法国的国力不断下降,对德政策不断做出调整。对德强硬政策由于缺乏强力政府的支持而难以为继。鲁尔事件
是法国在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风向标。从此,法国不得不放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随英起舞。
三、和平主义思潮盛行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思想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造成巨大的创伤,民心向往和平,厌恶战争。20 世纪20、30年代,和平主义思潮在欧洲盛行。法国作为一战的胜利者,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
法国北部作为一战的主战场,往昔城镇星罗棋布,战后一片废墟,被地理学家德芒热翁称为“死亡地区”,要想使此地区经济“走上正常的经济轨道,竟要花上16 年时间”【5】。尽管法国借着协约国的大势侥幸赢得了战争,法国人也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胜利感到自豪,正如克里蒙梭说的“从失败中诞生的共和
国筹划、追求并实现了胜利,这是一切伟大事物对于一切即将死亡的、属于原始野蛮的过去的事物的胜利”【6】。在这个民族身上的吕一47 年的民族耻辱和精神枷锁就这样打开了,但是这种自豪并不足以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法国已经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第三共和国衰落的前景此时已经注定。战争爆发时,人们为此狂热,法国人乐观地相信本国的官兵能在当年的圣诞
节前凯旋,这样一种愿望却被四年残酷的绞肉战争所泼灭。“对于大多数法国人而言,20世纪最初的十年是一个令人眷恋的‘美好的时代’。”【7】经过这次残酷的历练,人民由对战争的执著转而痴迷于和平,乃至于盲目。
同时,另一种现象发生了。“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欧洲各地纷纷效仿苏俄,争取建立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资产阶级及其领导团队感到“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燃烧”【8】。正如英国外交官斯特朗所言:“任何战争,无论我们是赢是输,都将毁灭富裕的有闲阶级,于是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求得和平。”【9】)民众进一步认为,“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10】。一战严重损伤了法国的元气和社会稳定,法国统治阶级不敢奢望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担心战争会动摇其已有的地位,不敢同侵略势力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统治阶级本身而言,“和平”既迎合了社会思潮,又能维持霸主地位的稳定,它是一种难得的自慰借口。30年代,面对德国的崛起和侵略行为,法国统治阶级之所以无所作为,推行大国妥协政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平主义思潮盛行。普遍和平主义、和平主义衍生出的民众革命主义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信号指示,人民要求下的民主机制规范了“避战求和”思想,
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图谋变异了“祸水东引”的判断。这些势力的汇合,终于催生了绥靖政策。
四、英国外交掣制不利于法国推行对德强硬外交
英国“扶德抑法”的外交使得法国对德强硬外交失去了应有的国际环境,法国不得不追随英国实施绥靖政策。丘吉尔说:“英国400 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11】为了对付这样的国家,英国“总是走较艰难的道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他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12】。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他的预言,一战前,德强法弱,英国采取“扶法抑德”的政策,一战后,法强德弱,英国便转为“扶德抑法”。可见,英国的外交政策直接地影响到了法国的对外政策,英国强势压力和特定的政治安排使得法国在20世纪30年代不得不尾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一战结束以来,英国扶德抑法,竭力保持欧洲均势。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意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动态均衡的同时,尽量保持格局不
变的静态平衡。然而,一战的结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凡尔赛和约》虽然使英国获得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却也奠定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以之为中心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劳合·乔治强调说“法国是唯一可能给英国造成麻烦的国家”【13】。英国此时的均势政策是要提高德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从而在德法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冲突又彼此牵制的微妙关系,用以维护及加强英国在欧洲政局上的仲裁者地位。针对德国人深感《凡尔赛和约》是“自己面对的却是他们称之为强制命令的东西”【14】的心理,和法国人呼吁实现法国古老的民族目标——得到一条“天然的”便于防守的边界的愿望,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强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桑协定、英德海军协定等,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权势向法国倾斜的不平衡局面。到慕尼黑危机那种时候,张伯伦也没忘通过慕尼黑协定压制法国,其实这时法国“在欧洲的国际舞台上早已降居配角的地位,扮演主角的是希特勒和张伯伦,而法国总理达拉第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意大利的墨索里尼”【15】。
历史证明,这场本应可以制止或推迟的战争, 由于资本主义世界所固有的矛盾,因“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16】;英、法等国大搞“绥靖政策”,不仅没有使自己置身战争以外,反
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嚣张气焰,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英、法等西方国家为了一己之私,推行绥靖政策,却未能逃脱被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命运。法国的绥靖政策以利己开始,赢得了短暂的和平,以害己告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沦亡。正如一句歇后语所说:法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参考文献:
【1】【3】【4】许海山.欧洲历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2】(美)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5】S.贝尔斯泰因等.20 世纪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金重远.20 世纪的法兰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吕一民.法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李画廉,潘人杰.第二次世界大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0】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2】【13】(英) 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4】【15】H.斯图尔特·休斯.陈少衡译.欧洲现代史(1914~1980)[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6】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