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侯孝贤影像风格的美学特质
作者:臧金英 赵士萌
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5
        侯孝贤是一位通晓东方文化的导演,在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独特的个人化青春,台湾风景全貌,陌生城市带来的情感变化等等。侯孝贤用自己独特的影像手法,用电影写出隽永的台湾。除此之外,亦可以在侯孝贤的电影当中透析出更加具有中国古典主义情怀的传统美学思想,其生命思想的解读,其时间问题的透视,其散落的文化意蕴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解读。
吴念真        一、镜头美学特质——流动的生命感
        侯孝贤的电影中透露着无限流动的生命感,无形无名,万物之始,而其中的便是生命。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性,对侯孝贤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通俗艺术或者流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以社会化的视角解读艺术,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电影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镜头语言作为电影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以人格化情感化的具象表达形式展现着电影独具特的风格。长镜头和空镜头是侯孝贤电影中最常用的
艺术手段,他对于镜头的节奏控制是炉火纯青的,而每部电影中对于长镜头、空镜头及镜头组合创造了一种写意美学。
        1.长镜头美学的意境。长镜头指的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超过10秒以上的镜头。长镜头又被称为不剪切的艺术,既能达到纪录完整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又能将意境的美表达深远。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美有着不同的内涵,其中庄子美学讲究生命的美感,无处不在的生命美感才是艺术的本源,人类的本源,因此庄子美学思想中崇尚安静美,也就是一种永恒流动的生命之美。侯孝贤在运用长镜头的时候,多数运用的是固定长镜头。原因就在于为了保持画面情绪、人物心境及相互关系的稳定、完整,使人、景、物融为一体,以便让观众能够身心投入地去体验、感受,这也是中国诗画意境总是强调的原因[1]。侯孝贤追求的就是长镜头带来的意境真实。空间的营造、演员的表演、环境的描写,都达成了这种意境美。弗拉哈迪在1916年拍摄的《北方的那努克》运用长镜头拍摄,更多的是纪录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真实。而2002年侯孝贤拍摄的影片《风柜来的人》,多采用平实的长镜头,长镜头和抒情性景别进行叙事,摒弃了对传统影片中善与恶的宣扬,而是捕捉青春期少年的生活转变,如阿荣与阿清突遇围殴后,运用长镜头和远景拍摄青年在遭遇困境后的迷茫,同时与远方山与水融为一体,悠远的风景如同此刻的少年,赋予长镜头更多叙事美学内
——用长镜头累积构成语意。侯孝贤作品是通过镜头展现人物本真特质,清新又质朴的画面,形成十足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