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3期
        【作者简介】陈怡泉,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港台电影、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恋恋风尘》剧照 谈起台湾电影新浪潮,熟悉亚洲电影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场发生在1982-1987年间的电影运动,除了全面提升台湾电影的文化品格,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现代化与国际化。而此前,台湾电影更多沉浸在“政宣”、“武侠”与“言情”中,虽有过新风,却从未真正变革。而这场新浪潮,则将人们的视线重新还原到建立在本土性之上的:现实、社会与人性。
        本土性的英译为Local Identity/Nativeness,通常指本土特质、视角与精神。朱崇科教授就曾将“本土性”划分为:本土彩,话语和视维。[1]在笔者看来,“本土性”就是在历史积累下,由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塑造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常把“本土
吴念真性”、“民族性”与“乡土性”相混淆,但实际上,三者相互交叉。而台湾也正由于其特殊性,处在了交叉中心。
        一、精神的回归——本土性的主题选择
        新浪潮时期,侯孝贤主要表现了这样的3个主题:个人化的青春经验、历史化的本土回忆以及陌生化的都市体验。作为一个身份、语言、观念不同,却成长在台湾的“外省人”,难免会产生一种关于本土的依赖与飘零。
        (一)童年之眼
        侯孝贤首先就选择了个人化的青春经验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而也正是“他曾经有过的那种荒唐、无知的生活给了电影真实而怀旧的魅力。”[2]从《在那河边青青草》、《儿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到《童年往事》,侯孝贤都以孩童的视角进行表现。在影片中,有因父亲电鱼羞愤出走的孩子,有因看到舅舅恋爱受阻而不解的孩子……
        侯孝贤用孩童眼光里的纯真与含蓄,巧妙克制地反映了以家庭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家庭、社会,伦理。他通过回顾青少年的成长遭遇,引领观众重新审视了30多年来
的历史变迁与情感救赎。而孩童,则成为了其中极为重要的角,因为只有他们,可以将追问,从过去一直指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