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怎一个“喜”字了得?
观众买票看电影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娱乐。“求乐是人的天性”。“人的潜意识是完全按照享乐原则和自我标准原则行事的。但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它必然受到来自外在现实的各种法律道德规范的压抑。”所以,人在生活中不能充分享受快乐,就转而要求在艺术上得到满足。
影视是种综合艺术,能把形象直接推到观众的眼前,能给人一种愉悦,一种享受。卲牧君认为“娱乐意味着使行为者产生乐感(轻松、舒适、安逸、满足),驱除不乐感(压抑、疲劳、沉闷、孤独)”。喜剧电影能够走红电影市场是因为它迎合了广大俗文化层得观众既部分雅俗共赏文化村的观众。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军人等作为观众的主体,他们有着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同时在紧张、激烈、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他们渴望得到娱乐宣泄、求知等方面的需求。这就驱使他们闲暇时走向影院去观赏电影。
当今社会的相当一部分电影打着“经典喜剧”、“超搞笑”等幌子,吸引观众眼球。然而,当观众真正观看了后往往大呼上当,原因是这些电影不仅趣味低下、情节粗糙、浅薄浮夸、无思想内涵,而且往往通过插科打诨、滑稽取闹、以攻击人生理缺陷为乐、消极无赖等手段以博取观众一笑,其结果恰恰适得其反,引起观众的反感。
贺岁片《大笑江湖》以传统的武侠故事构架嫁接了不少经典电影和著作的场景,古今穿越,中西结合,通过恶搞武侠人物姓名以及经典电影桥段以取得幽默嘲讽的效果:该片不看重影片的内容层面,而侧重于其表达层面。可以说该片故事情节简单,大量拆借和恶搞其他经典影片桥段(如片名《大笑江湖》改自《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东方不败改成了《大笑江湖》中的“东方不举”,《星球大战》的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也被篡改成“别太放肆,没什么用。”等)反映、关注的不是表达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而是以“混搭风格”“讲一个简单的笑话”,可能达到了“一笑解千愁”的效果,但其艺术价值仍有待提高。
其实,喜剧电影是一种颇难界定的电影类型,在电影评论界也是众说纷纭,莫宗一是。而使用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喜剧影片,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根据西方狂欢节的特征建立起来的。在狂欢化理论中,文明与戏谑、荣誉与失落、歌颂与诅咒、严肃与纵欲,都是“正反同体”和“互为嘲讽”的。卓别林、王朔、陈佩斯得电影作品,正好符合巴赫金的理论规范。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夏尔洛,头戴黑的礼貌,身穿过小的西服,脚蹬过大的皮鞋,举止滑稽可笑,却为人善良,主持正义。据专家考证,这个形象脱胎于狂欢节中不可取少的角——小丑,但在小丑的身上增加了道德评判,
以谑演庄,揭示出喜剧深层的悲剧,是观众“含泪微笑”。巴赫金说:“狂欢化消除了任何的封闭性,消除了相互间的轻蔑,把遥远的东西拉近,使分离的东西聚合。”观看卓别林的喜剧,便能的熬到这么一种感受,是观众暂时王家了影院外严酷的社会现实,在影院内与大家一起经历一次心灵的狂欢。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同样在中国喜剧电影《鬼子来了》得到体现。在《黑幽默》的启发下,《鬼子来了》大量运用后现代艺术的叙事技巧,最重要的是戏仿(“戏仿就是荒诞化和狂欢化”——巴赫金语)。以游戏的叙事态度,增加的影片的审美趣味。
《鬼子来了》有众多让人捧腹的片段和场景,却无法让人一笑了之,是一种含泪的笑。为何?
且来看于淼在《论“黑幽默”的起源与特点》所说:“所谓的给秩序以混乱,就是把滑稽幽默的东西和崇高严肃的东西,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时间顺序和时间上的错乱等对立或者不相干的事情糅合在一起。”对马大三因为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乡亲们报仇而被执行死刑戏时,国民党将领高将军在台上义正词严地说他“双亲被日军炸死,腿被炸断”、“他才是最有资格报仇的人……”时,他身后的英法援军口里悠闲地嚼着口香糖,围观的人也还是一片麻木,仿佛在
看戏。而当猪跑出来时,场面失控,把高将军所谓的波茨坦公约、日内瓦公约和民族大义等统统消解在人们的哈哈大笑声中。这部片子以喜剧的外核,悲剧的内涵,用黑幽默——变形、夸张的方式表现个体的遭遇以及社队对人的压迫,促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西更突出、更可憎、更可笑,在引人发笑的背后是对苦难更深刻的直视和揭示,体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很多观众在国产片或者好莱坞大片道具服装制作精致好看,演员明星阵容强大,由*亿巨资打造,电脑特技等“大片”诱惑下前去观看,大多会发现在故事情节、艺术价值、美学内涵等上上当受骗,经不起推敲琢磨。这些影片往往充斥着暴力、激情、炒作……喜剧片排行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共享的艺术,应该遵循精神熏陶、心灵感化的正确道德指导。真正具有娱乐性的喜剧电影,绝不会是艺术拙劣、格调低下的消费品。即使是完全受经济制约的西方影视艺术家,也总是在尊重观众的前提下去愉悦观众,并力求以影视特有的艺术魅力去感染观众。
笔者认为,好的喜剧电影再怎么不sexy都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并产生共鸣,比如印度喜剧电影《三个傻瓜》。
《三个傻瓜》以喜剧为载体,却传达着强烈的励志作用,在轻松幽默搞笑的同时,将爱情、友情、亲情、及社会现象(包括教育制度、传统观念、社会压力、求职等)描述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印度故事,却能让我们中国人引起共鸣,为何?除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道规范等与其相似外,更重要的是其虽是喜剧,但情节紧凑,一环扣一环,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经历一个从搞笑到共鸣、到欢乐、到感触、到悲伤、再到激动的过程,能让你不知不觉地鼻子酸一下、眼睛红一圈,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和激动。
事实证明,一部好的喜剧电影,是不需要暴力、激情、炒作、大牌、恶搞的,能从最普通的生活中抓住男女老少的心,而且刻骨铭心。
公路喜剧电影《人在囧途》无论是在喜剧效果合适主题表现上,均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优秀作品。
该片故事情节不算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但却精彩出,尤其是笑料不断,片中的笑料包袱抖出自然、畅快,毫无造作雕琢之嫌。在循序渐进的故事延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尴尬的喜感和不经意的自然伤感。随着一系列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和凸显,最终在故事高潮中,自负的富君子被蹩脚的善良所感化,对自己错误的人生态度幡然醒
悟,成功地宣扬了现实社会中善与恶的人性对比。
处理方法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从人物和生活细节出发,贴近生活现实,真实地再现了农民工的艰辛,春运的繁忙,县城宾馆的简陋,农民的淳朴……可以说是极尽了细节描摹之事,刻意夸张的搞笑却产生了“不事雕琢,收放自如”的喜剧效果。
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生动贴近现实,一个冷淡刻薄的商人,一个热情憨厚农民工。两个性格迥、身份悬殊的陌路人走到一起,在一路的窘相和尴尬之后,最终达到了心灵上的默契。商人李成功在与农民工牛耿交心后,在难得的冷静中反思着自己:他不是个好儿子,在父亲临终时不在身边;他不是个好父亲,开家长会时班主任不认识他;他不是个好丈夫,背着老婆小三;他也不是个好情人,不能给人家任何承诺。他这辈子跟这两天差不多,很失败,牛蛋让他看到了他人生有多狼狈,这时的李成功身上、脸上完全脱去了那副傲慢、世故,而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加成熟。
牛蛋是个让人看不起的小人物,令人发笑的行为却凸显他的质朴和善良;李成功外表光鲜但内心冷漠;这两类人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世界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衬托,土的掉渣的衣裤和西装革履不仅相互反衬出不搭调的喜剧效果,也相互反衬出人们不同的处世之道和人
生态度:真诚与冷漠,善良与世故,从而产生了感动人心的教育意义。这部影片让人感悟到了艺术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善良、正直感化冷漠和世俗。
至此,也许有人将要提出疑问:“若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必需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那么像周星驰那种搞怪无厘头、无情节的喜剧片为何还大受人们的欢迎呢?”原因如下:首先,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利用对原有文本的游戏式的疏离产生全新而深刻的喜剧效果,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浅性阅读”的消费心理需求,迎合了大众追求轻松自由的文化消费心理。以反叛的姿态和玩世不恭的态度来直接触及事物本质,以达到反讽的目的。周星驰逆向思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拓了中国年轻人的创意空间,在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中到中国社会久违的幽默感。其次,周星驰喜剧电影中塑造的众多小人物都体现出对底层人物命运的人性关怀。如《国产凌凌漆》中“一个欷歔的猪肉贩”,一个早已被“国家遗忘”的“后备的特工人员”;《少林足球》中一个不放弃理想的“捡垃圾的”;《武状元苏乞儿》中一个残疾而落魄的乞丐;《大话西游》中“很有前途”的山贼;《喜剧之王》中他做回了自己,一个“死跑龙套的”……他们具备了普通人的特征,有常见的缺点,如自私软弱、贪财好等,可他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在原则问题上通常展现的是善良、正直、真挚。他们并且有着小人物的智慧和勇气,以草根精神滋养无厘头气质,纵使身份卑微,也永怀理想,永不言败。再次,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总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凡人奋斗历程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用小人物在转型时代的夸张而滑稽的挣扎,错位的以及不期而遇的一点温情,最终将平民百姓在现实境遇中所感受到得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化作了相逢一笑。以笑表现悲凉,以戏谑宣泄欲望,既提供娱乐消费快感,又有一定现实指向。最后,周星驰电影有着对人间情怀和传统道义的坚守。《家有喜事》、《百变星君》中表现的浓厚的父子、兄弟和叔嫂之间的亲情十分温馨,让观众在欢愉的同时也感受到潸然泪下的感动。《鹿鼎记》中韦小宝贪财好最终却能坚持对朋友的忠诚和对师傅的孝敬。
由此,一部优秀的喜剧片,不应仅仅是注重一个“喜”字,博人一笑,而是应让观众笑过之后体会人生的真谛。喜剧电影要具有自己的文化品质和审美品位,真正上升为现代人的生存智慧,必须直面现代生存状态,在潇洒的幽默感和轻松流畅的喜剧氛围中努力消除人们的心灵困惑,探索其中的美学意味,使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①米巴赫金著,佟景韩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章柏青著:《电影与观众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③曾耀农著:《现代影视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④《当代电影》2010年第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