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9月8日~11日,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在坐落于云南省临沧市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成功召开。来自云南、北京、南京、四川、青海、重庆、湖南、广西、天津、内蒙古、西藏、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市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蔡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编委高选东,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白浩,著名学者、《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刘大先,著名文学批评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卫东,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德强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骞等发表重要讲话。
本次论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云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省评论家协会、四川师范大学大西南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承办,共收到40多篇会议论文,集中展示了近两年大西南文学研究的成果。围绕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细读、大西南作家研究、大西南民族民间文学源流等议题发表观点,同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显示出大西南文学研究的勃勃生机。
一、文律运周,日新其业——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召开背景
朱寿桐先生曾指出:大西南文学与其他同级地区的文学相比,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2015年10月17日~18日,首届“大西南文学论坛”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此次论坛“从‘大西南文学概念’的提出、建设的可行性、学术的意义与价值,到集中展示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内外视域下考察大西南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
绩,凸显了大西南文学所具有的广阔前景。”①
长期以来,大西南文学创作繁荣,优势明显,首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的成功召开更使大西南文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区域文学范畴,但如何加强大西南文学研究的纵深性和贯穿性,发展大西南文学研究与批评、学术团队建设与学术交流怎样进一步繁荣,凡此种种,都
参伍因革 通变之术
——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综述
胡 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 临沧 677099)
摘    要:论坛围绕
“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等大西南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回应,丰富了大西南文学的研究内涵,加强了大西南文学研究界对一些学术热点的交流,展示了近年来大西南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补新。
关键词:大西南;文学;会议综述
*  收稿日期:2018-11-15
作者简介:胡  辉(1980—  ),男,河南许昌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美学研究。
第28卷第3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Vol.28 No.3 2019年9月                      Journal of West Yunnan University                    Sep.2019
构成了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召开的背景。
二、弥观言,唯务折衷——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成果综述
本次论坛共收到40多篇会议论文,近
30名参会学者围绕五个议题进行大会发言。
(一)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及大西南文学
的历史与发展
2015年,“朱寿桐和白浩教授提出大西
南文学是一个超越于以往的狭义地域文学的
概念,即是一个内部包含有几个相关地域文
化的大地块(Land Mass)文化共同体”①,“大西南文学”这一概念是否成立?四川师
范大学谭光辉教授在《大西南文化与大西南白浩
文学概念成立的历史条件和精神内涵》一文
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认为“大西南”这
一概念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军事地理意
义上的概念,再之后,大西南主要是一个经
济圈意义上的概念,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出
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交融的
不断加深,大西南文学的独特文化特质已经
很不明显,但是其精神内核(内敛、无争、
悠闲)还是相对清楚的,而如何提炼这一精
神内核,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朱寿桐认为:表面上看,中国较多的其
他大区域文学都无法在前面冠以“大”字,“大
西南”是在革命、战争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
深情的且带有理想化的文化命名,代表着特
定时代人们对于祖国的希望。王海军博士的
《何以为大?——论大西南文学的命名策略
及文化场域》,从“文化场域”的角度探讨
“大西南文学”命名策略,认为“大西南文
学”之“大”,不只是空域范围的无限延展,
而是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对文化场域的自然
追问,“大西南文学”是对雄壮的中国现代
史的致敬,是对文学中心的再平衡,也是对
人生记忆的一种温馨勾连。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包括其他的研究
中,对地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地理问题的
关注,是最近十多年学术界非常热门的一个
角度,在这样的一个关注下,出现了非常多
的、新的学术成果,如白浩教授的《大西南
文学的山地文明特征与动力机制》论文,将
大西南民族文学的山地文明特性的来龙去
脉,放置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地理的、
中国的、外国的等关系及坐标来讲述。白教
授认为:首先,大西南的山地文明不是一个同质化的文明,它的区域文化不是一个同质化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对大西南山地文明的研究需要一个精准的定位,要放在既宏观又微观的坐标里定位它的属性;其次,长期以来对大西南的说法,特别是在古代认为是个边地、边陲、边疆、边缘,可是这样一个情况在近代以后有所改变,特别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大西南地区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抗战时代的两个文化中心——重庆、昆明,都在大西南,所以说边疆问题、边地问题,在我们考察大西南文学时只是一个相对的意义。到了现代以后,情况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我们今天带着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眼光,用什么样的视野来注目大西南山地文明研究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与会专家认为白教授所提出的问题将是以后大西南学术研究的增长点。
“大西南”是在革命、战争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深情的且带有理想化的文化命名,代表着特定时代人们对于祖国的希望。王佳博士的《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的构建:研究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一种视角》一文,从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研究现状入手,以“文化空间”为视角,分析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的三个特点,并总结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建构的意义。
(二)大西南古典文学研究
如果说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及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是关注宏观,重视理论的构建,那么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则更关注具体的问题,重视文献的解读。
房锐教授讲到了研究大西南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巴蜀遗属文化,特别提到了“蜀学”,中国学术文化中,四川地区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文化,其治学特点和门径,明显体现出蜀地特。
文学家族研究近几年是一个学术热点,多洛肯教授的《明清纳西族文学家族创作叙论》梳理了明清时期纳西族的几个文学家族,剖析了文学家族形成的原因(当时的自然生态风貌、政治制度的推动、文教事业的发展、文学家族家庭环境),总结了他们的特征,肯定了他们在文化上的贡献。
龙珊教授《万事可入诗,万象诗中出——古典彝文诗论反映论》,用大量文字内容比
第3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28卷
胡 辉:参伍因革 通变之术
堪了魏晋到明清用彝文撰写的诗论著作,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解读,勾陈了彝文诗论反映表现理论及彝族诗论的追求和趣味。
周雪根副教授的《沧海遗珠》考略,属考证类文章,对《沧海遗珠》的编者和《沧海遗珠》收录的内容,加以补充和考辩、考订,对一些旧说、讹误进行纠正,同时,详细考证了贬谪到云南一些诗人的生平往事,取材广泛,引用大量总集、别集,为更全面了解谪滇诗人及明初云南流寓文学盛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三)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
胡沛萍的《论当代藏族小说的知识女性形象》,讲知识女性由传统而现代的一个过程,改观了我们对藏族文学、藏族女性固有的一个印象,这一种追求个体、自我的现象,而这又与各个民族、各个文化由传统而现代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作者谈到了它的普遍性,以及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与特有的传统之间的张力,如宗教信仰更多是心灵寄托而不是传统的礼仪方面,这就体现了走向现代的同时,又要留恋于精神的故土,这也是研究者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刘卫东教授的《达吉和她的父亲与十七年“人性论”问题讨论》,围绕《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论争,可以
看到文艺理论界对“人性论”的理论来源追溯及个人现实考量,这也是中国现当代思想史的一个案例,较能说明中国当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一个特点。
刘永丽的《郭沫若作品中的反传统话题》与晏红的《从分裂到忏悔——论巴金文学创作的心理障碍》,文章论述了整个晚清以来西学东渐中开始形成的一种反传统,高峰是在新文化运动,一直延续到整个现代文学,这种反传统把文明劣根性的展示,其实不止郭沫若、巴金,也有郁达夫等,这也是现代文学的主流——追求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以鲁迅、郭沫若、巴金为代表的那种追求现代化的一种艰难,这种艰难使得他们对现实比较尖刻,不得不矫枉过正。而王琳的《“边缘”的书写——论地域文化精神与李劼人的文学创作》从巴蜀文化的视野下来考察李劼人的创作心理,把握李劼人的文化创作与巴蜀文化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观照李劼人及其文学活动。对此,李跃红教授认为,因为李劼人的留学经历,在作家心里一直存在着中西文化的碰撞,碰撞产生的张力,张力中的一种冲突,甚至矛盾和对立,这也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一种很复杂的心态。
民俗当中记载着具体的行为,文学作品是感性的具体形象,二者是相得益彰,文学是将民俗审美化,同时又在文学中挖掘出民俗特有的审美要素,尤其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他有着特殊的审美范式、不一样的特别的陈述。周仁政的《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民俗》,挖掘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崇神民俗、婚恋民俗、巫鬼民俗、歌乐民俗,通过沈从文的小说,独特而丰富的湘西民俗文化内容,得到了新的阐释、传承和传播。
李直飞《“从容”跑警报的“智趣”与“谐趣”——施蛰存、汪曾祺同题散文跑警报比较》,比堪了施蛰存、汪曾祺的同题散文《跑警报》,两位专家都写出了人们在“跑警报”中的从容,但又有不同之处,如施蛰存的温中表现出更多个人的思考,对从容的反思和嘲讽,增加了对国民文化的理性思考,而汪曾祺则更多表现出对人们从容“跑警报”的赞赏,更多展示出一种趣味性。究其原因,与作家的写作时代、生活体验及自身性格的不同息息相关。
冯庆华《论阿来作品的表征系统》中的傻子形象和自然的人性,体现的是一种本真、真理、理想。由于现实的扭曲,这个本真、理想往往又通过一个很另类的如傻子的形象展现出来,傻子形象亦形成一个原型。
于昊燕的《经典命题的错行阐释》,从小视角来看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以两部通过爱情悲剧讲述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红豆》(1957)和《鸽血红》(2004)为例,通过时空比较、“红”的意向分析、“前”记忆与“后”记忆的文化承接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出同一命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区域的文学作品中“错行”,命题的时空错行重复,勾勒出国家历史的“浸润渲染”式影响,对不同民族区域的辐射次序,以及对个人记忆的裹挟。
廖久明教授的《从“盘肠大战”论争看编排问题》,通过梳理“盘肠大战”论证过程,认为编者和研究者都应该高度重视编排问题。
(四)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细读及大西南民族民间文学源流论
由李劼人于1943年9月创刊的成都《风土什志》,刊载了大量关于藏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文章,赵亚宏的《生命感知与多元世界的诗意阐释——对风土什志中藏区民间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属于文学与文献的交叉研究。作者认为《风土什志》中呈现的藏区民间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编者和学人们在抗战时期对生命感知的文学生活;另一方面,亦是对藏语世界多元化生活的诗意阐释,承载着抗战时期众多学者对西部乡土的考察与关注,彰显着他们面向普通民众的立场和大爱情怀。
胡辉在《评傣族文学史——兼论再版傣族文学史的可能性及其他》指出,《傣族文学史》于1995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组成部分,迄今已22年;《傣族文学史》分六编,依次按桑木底时代的傣族文学、勐泐王时代的傣族文学、帕雅真时代的傣族文学、思可法时代的傣族文学、刀安仁时代的傣族文学、社会主义时期的傣族文学进行编撰,勾勒傣族文学发展变迁的同时,将傣族文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地位及影响一一道来。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也存在以下不足,如:资料搜集、发掘、整理还不够完备、口传的和书面的作品分析不够深入,专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未来如能弥补上述不足,并尝试将傣族文学史的研究放在当下文化语境和国家文化战略中考量,突出现代感,引入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那么,再版傣族文学史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王淑英副教授的《西双版纳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文本形式与演述传统》一文,对少数民族文学
文献的搜集和整理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意义。西双版纳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被誉为傣族五大诗王之首,是包含祭词、仪式歌、神话与传说在内的一种综合文类,其核心情节为开天辟地、万物起源、洪水泛滥、人类再生等。《巴塔麻嘎捧尚罗》口传本、手抄本与贝叶经本并存,佛教活动、民间祭祀与人生礼仪上演述传统的形成是世俗权利、原始宗教与南传佛教和谐共处的结果,也是本土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与佛教教义、佛经文学相结合的产物。
昂自明教授的《民族民间母语文学作品文化传承功能论》,文章认为民族民间母语文学作品是不能割舍的族记忆,也是传承生产生活知识与方式的工具,并从语言保护的角度,分析母语文学消失原因,强调对尚在流传的民族民间母语作品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是非遗工程的重要工作。
(五)大西南作家研究
刘大先认为:大西南文学研究,讲地域文学研究也好,地方文学研究也罢,不同的命名,其实是不同研究范式的转移问题,这个转移透露出一个趋势和方法论。如李骞教授在《论当代大凉山诗人的民俗记忆》中开宗明义所说的,在人们研究大凉山诗人的时候,在阅读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的时候,能从它的字里行间中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浓郁的民俗气息;他们对民俗的书写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带有一种鲜活的记忆,也构成了诗人们创作的又一重要维度。
刘启涛在《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地方作家研究——以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为例》一文中指出:对当代
大凉山彝族诗人的浮现并非一个孤立的文学事件。是地方性文化在一个较为健全的文学内循环系统中生产和传播的结果。评议人刘大先则补充说:大凉山彝族诗人,大量的诗人没有被经典化,可能也无法被经典化,这就需要我们把视角转换过来,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少量的精英化作品的研究上,而要关注更多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作品,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视范式的转移,能更真实的反映当前中国文学的一个生态——就是我们中国文学的构成,是大多数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名字的文学作者所组成,而不仅仅是少数在聚光灯照耀下的名人作家,我们要关注一个更普遍、更真实的文学生态,这恰恰能反映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现实。
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学院内的、书斋式的生产,而是要把学院式的、书斋式的研究加入到当代文化建设当中来,这是目前的大西南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艾自由的《昭通文学的特征、短板与突围透视》及韩艳娇《高原上的星光:小凉山诗人的诗歌创作》,就是在重绘我国当前的文化版图中,凸显一种要参与到当代文化
第3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28卷
的建设,一种本土文化复兴的希望。昭通作家也好、小凉山诗人也罢,任何一个个案都是跨界限的社会,在小体的内部也包含着极其多样、丰富的文化的因素在里面。地方的再认识,说到底也是一种世界观的转换,立足于本土,从本土中重新发现价值,这实际上是本土文化的复兴。
三、文明以健 珪璋乃聘――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特
本次论坛对大西南文学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探讨,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学术水平高,参与范围广。参会者来自云南、北京、南京、四川、青海、重庆、湖南、广西、天津、内蒙古、西藏、山东、甘肃、河南等多个省市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会学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学术水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第二,研究具有纵深性和贯穿性。本次论坛的研究议题涉大西南文学的概念、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细读、大西南作家研究、大西南民族民间文学源流论等,共收到40多篇论文,集中展示了近两年大西南文学研究的成果。
第三,论坛研讨高效。此次论坛参会者40余人,其中,30多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或分组发言,每组均有评议人进行评议。
四、结语
本次大西南文学论坛对“大西南文学”概念从历史条件、精神内涵、命名策略、文化场域等角度作进一步思考,并集中展示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大西南古典文学与中原文化、还是大西南作家作品探析,亦或是大西南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均超越了传统区域文学范畴,在古今视阈下考察了
大西南文学的深层特质,展现出大西南文学研究的生机与活力。
注释:
①白浩,李婷:《首届“大西南文学论坛”综述》,载《大西南文学论坛》(朱寿桐,白浩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280页;第277页。
New approaches to literary studies: A summary of the 2nd Southwest Literature
Forum
HU Hui
(School of Liberal Arts,West Yunnan University,Lincang 677099, China)
Abstract:The 2nd "Southwest Literature Forum focuses on such thought-provoking topic as the Definition of Southwest Literature,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 Literature,the Southwest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the Writers and Works of Southwest Literature, which have enriched the research on Southwest Literature,and provided new research paradigms and methods for its future studies.
Keywords:Southwest China;literature;summary
胡 辉:参伍因革 通变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