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母亲
张 平
①我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要打针,吊四瓶点滴。打针的人真不少,注射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医生插好 针头,就叫我和母亲到走廊去。走廊里贴墙放着两排椅子,我把药瓶挂在高处,让母亲坐在椅子上。
②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农村妇女,年近四十,也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因为她的脸黑黑的, 皮肤也粗糙,很难估计年龄。女人不但脸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嘴巴,牙齿太突,嘴唇太短,即使闭 着嘴,也总有两颗牙齿露在外面。她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白白胖胖的。这么黑的母亲,竟能生下这么白 的孩子,真是奇迹。孩子最多只有一岁,还没学会说话,但会哭会笑。这对母子的上面也挂着药瓶,药瓶 连着管子,管子连着针头,针头插在小男孩的额角上。可能是小孩手上的血管不显眼,医生常在小孩的额 头上打针。
③我和母亲坐下一会儿,小男孩就哇哇直哭,还使劲挣扎。女人一边用手护.着小孩头上的针管,一边 把嘴贴.近孩子的脸,叽叽咕咕地逗孩子玩。我正担心她吓着孩子,那孩子却咯咯
地笑了,还抬起小胖脚, 兴奋地拍打椅子。也许在这个小孩子的眼里,母亲的叽叽咕咕,就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母亲唇短牙露的 嘴脸,就是人间最美的容貌。
④小男孩一兴奋,就往母亲的怀里拱。女人撩起衣服,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喂奶。她喂着孩子喊:“医 生,药水完了。”一个护士过来,给小孩换一瓶药水,忽然惊叫说:“不准在这里小便!”原来小家伙一边 吃奶一边撒尿呢。女人毫不迟疑地一伸手,用手掌接住儿子的尿。护士把远处的痰盂踢过来,女人接满一 手,倒到痰盂里。
⑤快下班时,母亲才滴完一瓶。我要回家给放学的女儿开门,就把母亲托付给护士,又叮嘱母亲:“有 事你就喊医生,我尽量快点来。”
⑥等我重新回到医院时,对面那个乡下妇女和她的孩子已经走了。我问母亲刚才有什么事吗。母亲说: “没什么事,就是上了一次厕所。”我问母亲是怎么上厕所的,母亲说:“对面那个小孩刚好滴完,那位大 就一手抱孩子一手帮我提药瓶,陪我去厕所。”
⑦注射室和走廊里都有许多两手空空的人,没想到关键时候帮助母亲的,却是这位抱着孩子的女人。
⑧我问母亲知道她是哪里人。母亲说:“她是长坪人。”
⑨长坪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在大山里。
⑩我又问:“她叫什么名字?”母亲说:“不知道,她没说。”
(11)不知为什么,我心头有些隐隐作痛,眼眶发热……
(12)转过身,我紧盯着女人和孩子坐过的椅子,椅子上仍有一处湿漉漉的印迹,那是从那女人的指
缝和手掌边沿漏下的儿子的尿液的印迹……
(13)我突然想,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照顾我的吧?可我的记忆中已经没有这样的印象了。别的母亲,
也都是这样照顾儿女的吧?你们还记得记得母亲伸手接尿这种感人的动作吗?
(14)我赶紧搀扶好母亲,慢慢地向走下楼梯……
—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1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5 分)
16.小说第② 段为什么描写农村妇女的外貌?(4 分 )
17.品味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母亲阅读答案(1)女人一边用手护.着小孩头上的针管,一边把嘴贴.近孩子的脸,叽叽咕咕地逗孩子玩。
(2)不知为什么,我心头有些隐.隐.作.痛.,眼.眶.发.热.……
18.赏析小说结尾(第(13)和(14)段)的妙处。(4 分)
15.含义:(1)指文中那位不知道姓名的农村母亲(妇女);(2)表现那位母亲虽然无名(不知姓 名),但她疼爱孩子、善良助人的美德却让人铭记在心;(3)表现天下母亲默默奉献的精神。
作用:(1)母亲“无名”,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母亲、无名;
(3)暗示主题:表现母亲默默奉献的精神。(5 分,答对一点给分。)
16.这是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的手法。(1 分)在内容上,突出农村妇女外表丑陋(不好看)的特点, 这是“抑”;(1 分)在结构上,为下文表现农村妇女深爱孩子和乐于助人,突出其心灵美(“扬”)做铺垫,
(1 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情节更加曲折,主题更加突出(1 分)。
17. (1)用“护”和“贴”两个动词(动作描写),写出了农村妇女保护和安抚孩子的动作行为,表 现出农村女人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生动形象。(2 分)
(2)“隐隐作痛,眼眶发热”属心理描写,描写出“我”得知是那为外表丑陋、不知姓名的农村妇女 帮助了母亲时深受感动和充满感激的心理,生动形象。(2 分)
18. (1)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由表现农村妇女(无名母亲)深厚的母爱,到自己的母爱,再到天 下人享受的母爱,主题明确、深刻。(2 分)
(2)用细节“赶紧搀扶好母亲,慢慢地向走下楼梯” 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关心和对母爱的报答,升华 情感,增感人力量,引起读者共鸣。(2 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