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判断题总结
1、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其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2、单机刚性自动化适合中小批量生产,而柔性自动化适合大量生产。
3、单件生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4、生产类型决定生产纲领的大小。
5、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只包括毛坯的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
6、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7、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和运输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8、机床的主运动都是回转运动。
9、平面磨床的主运动是砂轮的回转运动。
10、机床的进给运动就是辅助运动
11、加工中心是具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的数控机床。
12、生产曲面的母线和导线都是可以互换的
13、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所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
14、机械制造单元的基本组成包括工艺设备、工艺装备和制造过程。
15、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都是利用机械能的特种加工方法。
1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17、机床的辅助运动只建为了省时间,因此可以没有。
18、展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一对齿轮啮合运动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
19、机床的主参数用两位十进制数并以折算值表示。
20、开环控和闭环控制的区别在于有无反馈装置。
21、CA6140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mm的普通车床。
22、切削厚度是指垂直于过渡表面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23、金属切削刀具上积屑瘤的存在对切削过程总是有害的。
24、车刀的主偏角是在主剖面内测量的,而前角是在基面内测量的。
25、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26、切削热只是来源于切削层金属的弹、塑性变形所产生的热。
27、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
28、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9、对切削力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工件材料和切削用量
30、金属材料塑性太大或太小都会使切削加工性变差。
31、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其中初期磨损阶段的刀具磨损较慢。
32、车刀的主偏角越大,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切削力就越大。
33、刀具前角是在基面内的标注角度。
34、陶瓷材料不适合作为刀具材料
35、磨削烧伤是零件加工时表面层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的
36、增加刀具前角,可以使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减小
37、切削用量中,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由低到高的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38、一般来说,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就越低。
39、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40、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为刀具与工件的互相挤压产生的塑性变形的过程。
41、高速钢是当前最典型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42、硬质合金是最适合用来制造成形刀具和各种形状
43、刀具主偏角的减小有利于改善刀具的散热条件
44、零件的生产领对其工艺规程的制定没有影响
45、一个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一般不重复使用
46、工步就是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47、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尺寸链中的增环尺寸变大,封闭尺寸也变大
48、在工艺尺寸链必须同时具有增环和减环
49、在工艺尺寸链中可没有增环,但不能没有减环
50、单间小批生产常采用“工序集中”原则。
51、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
52、粗基准和精基准属于工序基准
53、本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大小与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大小无关。
54 火和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
55、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56、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57、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移误差。
58、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59、工件在夹具中被夹紧后,工件的定位才完成
60、在确定夹具定位方案时,如果工件的加工精度比较高而不会产生干涉,则过定位是允许的
61、定位误差是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引起的
62、工件的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63、轴类零件加工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这样既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有满足基准统一原则
64、定位元件限制的自出度数少于六个,就不会发生重复定位,
65、工件定位元件中可调支与辅助结构相似,所以作用相同
66、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基准,理循互为基准原则
6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用粗基准安装是必不可少的
68、用六个支撑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69,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使用某一组精基准定位。
70、过定位是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71、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工艺时,常采用基准统一原则。
72、基准统一原则是指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73、零件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机床的成形运动精度,与其他因素无关。
74、镗床镗孔加工的识差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
75、机传动误差对外圆车削加工精度也有影响。
76、加工表面的法向是误差敏感方向。
77、当批工件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公差带时,也不能说明该批工件全部合格。
78、车削细长轴时,容易出现腰鼓形的圆柱度
79、镗孔时,镗杆的径向跳动仍然能镗出工件的圆孔。
80、根据工艺能力系数可以判断产生废品的原因。
81、只要工序能力系数大于1,可以保证不出废品。
82、当连续加工一批工件时,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若保持不变,称为常值系统误差。
83、普通车床主轴回转误差不会影响端面加工误差。
84、机床的传动链误差不会影响滚齿加工精度。
85、加工质量是指加工时所能获得的表面质量。
86、工件加工时单面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要比均匀受热产生的加工误差更小
87、工件受力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以前就存在的
88、工艺系统的加工原理误差属于一种静态的原始误差。
89、加工硬化现象对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和降低表面粗糙度都有利
90、误差复映现象是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
91、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
92、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93、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显现后,其强度和使度都有所增加。
94、零件表面租糙度值越低,摩擦阻力减小,其耐磨性越好。
95、机械加工中,切削速度对自激振动的影响不大。
9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相应对机械加工精度要求更高
97,铣削和拉削时,出于切削力稳定,故不会引起强追振动
98、强迫振动的頻率与工艺系统固有频率相同
99、自激振动的頻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即由系统本身参数所决定。
100、自激振动的“振型耦合“学说认为:切削过程中的颤振是两自由度的振动,
101、机床夹具大多数采用调节法或修配法进行装配。
102、大批量生产中解决环数多的装配尺寸链采用概率法计算
103、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単元。
104、对于装配尺寸链,装配精度要求就是封闭环。
105、装配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的求解区别是必须采用概率法。
106、在大批量生产类型的装配工作中,其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固定装配。
107、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接触面大小无关。
108、如果机器的装配精度要求高,则相关零件尺寸精度也应相应提高。
109、采用固定调节法通过更换不同尺的节来达到装配精度。
110、工件定位必须保持完全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111、在一个装配尺寸链中,允许一个工件有两个尺寸作组成环。
112、机械加工中强迫振动的特点是振动频率等于加工系统本身的固有频率。
113、工艺设备是完成工艺过程的主要生产装置,如各种机床等。工艺装备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等。
114、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和夹具组成的统一体就是工艺系统。
115、机床的进给运动是使工件材料切削层转变为切屑的运动。
116、机床的进给运动就是辅助运动。
117、刀具的前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
118、分组选配法要求装置尺寸链的环视少。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119、滚齿机加工获得齿形的方法是展成法,不是成形法。
120、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
121、减少传动链中的元件数目是提高机床传动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122、单机刚性自动化适合中小批量生产,而柔性自动化适合大量生产。
√:1、3、9、11、14、16、18、19、20、22、27、28、29、30、36、38、40、43、45、47、50、51、54、57、60、61、62、63、70、71、75、76、77、78、82、88、90、93、99、100、101、102、103、104、109、113、118、119、120、12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