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主干专业课。
主要任务:通过机械加工工艺理论和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处理机械切削加工和机械装配中的一般工艺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机械加工工艺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掌握工艺规程制定中的主要问题和内容确定;理解工艺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工艺尺寸链极值法解算公式并能应用其解决常见工艺尺寸链的问题;了解机械加工生产率和经济性的基本知识。
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应用
工艺尺寸链进行常用几种工艺尺寸的换算。
难点: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第二章工件的安装和夹具设计基础
了解机床夹具的分类和组成;理解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意义,深刻理解六点定位原理和典型定位方式。理解工件在夹具中夹紧的意义,掌握典型夹紧机构的作用和特点;理解夹具对定的意义,掌握夹具定位的方式、对刀元件和孔加工刀具的导向;了解各类机床夹具的特点;了解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重点: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和夹紧。
难点:定位原理;定位方式。
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理解精度、误差、工艺系统及原始误差的概念;掌握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掌握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工艺系统的热源及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理解工件残余内应力的概念及产生过程和消除方法;理解加工误差的性质;了解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能够对实例进行加工误差分析。
重点: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的热源及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工件残余内应力的概念及产生过程和消除方法;对实例进行加工误差分析。
难点:主轴回转误差分析;工艺系统弹性变形及影响因素分析;内应力引起工件变形的分析;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
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掌握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本质区别;了解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及提高表面质量、控制振动的工艺措施。
重点: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本质区别。
难点:自激振动的机理。
第五章轴类零件加工
了解和掌握典型轴类零件加工的基本知识:如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选用的材料、毛坯及其热处理等;典型表面加工工艺过程及轴类零件的检验方法等。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重点:运用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制定简单轴类零件的工艺过程和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难点:运用基本理论制定简单轴类零件的工艺过程和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第六章套筒类零件加工
了解和掌握典型套筒类零件加工的基本知识:如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选用的材料、毛坯及其热处理等;典型表面加工工艺过程及典型套筒类零件的检验方法等。
重点:运用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制定简单套筒类零件的工艺过程和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难点:运用基本理论制定简单套筒类零件的工艺过程和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第七章圆柱齿轮加工
了解和掌握齿轮类零件加工的基本知识:如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选用的材料、毛坯及其热处理等;齿轮类零件加工的步骤;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其选择;理解轮齿的加工精度内容及其精度分析、检验方法等。
重点: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采用的材料毛坯及其热处理等;齿轮类零件加工的步骤;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其选择;理解轮齿的加工精度内容及其精度分析、检验方法等。
难点: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其选择;轮齿的加工精度内容及其精度分析、检验方法等。
第八章箱体加工
了解和掌握典型箱体类零件加工的基本知识:如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选用的材料、毛坯及其热处理等;箱体类零件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箱体类零件上孔系的加工、孔的精度及检验方法等。
重点:零件的功用和主要技术要求;箱体类零件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箱体类零件上孔系的加工、孔的精度及检验方法等。
难点:箱体类零件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箱体类零件上孔系的加工、孔的精度及检验方法。
第九章机械装配工艺
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了解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和建立;了解各种装配法的实能、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机器设计中的装配工艺性;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
重点: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和建立;各种装配法的实能、特点和应用范围;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
难点: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和建立;各种装配法的实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授课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及讨论课、课外作业﹑现场参观(现场教学)﹑考查考试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质疑答疑
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象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幻灯片、录象片,机械制造工艺CAI教学课件。
3. 习题课安排
习题课一讨论定位基准的选择
习题课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习题课三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讨论与分析
习题课四讨论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影响表面质量及其它影响因素
习题课五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编制与分析举例讨论
习题课六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编制与分析举例讨论
习题课七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编制与分析举例讨论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王季琨等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教学参考书:
⑴郑修本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二版。
⑵黄鹤汀、吴善元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教学的需要。
2﹑本课程开设之前应开设《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与零件》等相关课程。
3﹑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
4﹑本教学大纲适用于职高、高中毕业生三年制高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5、本教学大纲在实施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可作适当的调整。
编写:张本兰
主审:徐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