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与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与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与数据库。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2.设计的题目与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通常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者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与成组夹具设计。
2.1设计应完成的内容:
1)制定指定零件(或者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
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与计算;
3)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要紧表面的总余量;
4)确定要紧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与技术要求;
5)对要紧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
6)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与要紧零件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
2.2课程设计实例
3.制定工艺规程步骤与方法
1.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熟悉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要紧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与要紧表面的相互位置精
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与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习惯。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与夹紧点时有所根据。
查手册或者访问数据库,确定要紧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与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者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与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与拔模斜度等。
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与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与全面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务必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要紧表面的精度与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与各类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习惯的加工方案与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与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与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通常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类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类典型零件在不一致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含了工艺顺序、工序集中与分散与加工阶段的划分等内容),与在生产实习与工厂参观时所熟悉到的现场工艺方案,皆可供设计时参考。
对热处理工序、中间检验、清洗、终检等辅助工序,与一些次要工序(或者工步)如去毛刺、倒角等,应注意在工艺方案中安排适当的位置,防止遗漏。
(4)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与辅具
机床及刀、夹、量、辅具类型的选择应与设计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材料、零件的外形尺寸与加工表面尺寸、零件的结构特点、该工序的加工质量要求与生产率与经济性等相习惯,并应充分考虑工厂的现有生产条件,尽量使用标准设备与工具。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可参阅有关的工艺、机床与刀、夹、量、辅具手册,也可访问数据库。
(5)工艺方案与内容的论证
根据设计零件的不一致的特点,可有选择地进行下列几方面的工艺论证: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1)对比较复杂的零件,可考虑两个甚至更多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择优而定,并在说明书中论证其合理性。
2)当设计零件的要紧技术要求是通过两个甚至更多的工序综合加以保证时,应用工艺尺寸链方法加以分析计算,从而有根据地确定有关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与工序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