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他富有智慧,有谋善断。那你知道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篇【1】
相传,六百年前的辅明军师,号称神机妙算的“半仙家”刘伯温先生,至今仍在幽邃莫测的黄山西海仙居。
这段奇闻轶事说来话长。
清朝咸丰年间,黄山云外峰下,安徽太平县的西乡,有五六人凑成一支采药队伍。这天,他们从黄山西路入山采药,经过伏牛岭、半仙亭,两溪环绕的吊桥庵,攀峦历险来到西海石人峰下。
“看呀!那里还有一座古庙宇哩!”药农们正在树丛、乱石中向高山攀登时,忽有一人发现前面奇峰耸翠、怪石环抱处出现一幢玲珑的楼阁。大家顺着那个药农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一座古寺耸立在远处。
王健林 后台这时,大家的爬山劲头油然增添,一会儿功夫都登上了古庙前的高岩。众人跑到跟前一看,那座楼阁,原来是一栋道士古观,朱漆的大门竖立着,门额上悬着一块横匾写着“刘基仙寓”四个字,两旁的对联是:眼底涌浮云,桑田处处变沧海;胸中藏往事,明月年年照古松。
楼阁周围,苍松滴翠,巧石嶙峋,山花吐艳,野草芬芳。众药农从门缝往楼阁里面探望,殿中间除了一些阅经、调琴的书案外,一位长者,道家打扮,头上挽着一组发髻,须发如银,目射光芒;身穿青长袍,坐在一张八仙椅上弹奏着七弦古琴。“老道长请开门!老道长请开门!”众药农叩开门后,向道长说:“我等是山下采药摸山的,今日天不早,想就此借宿一夜,不知道长允许否?”
道长:“借宿有何妨,不过我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请原谅!”
“我们带有食物,不须麻烦道长了!”几个药农烧好晚饭吃过以后,被安排在一间小客房内,房内无家俱陈,只有一座石头床榻,上面铺了一些山草。众药农铺好床,燃上松明灯火,围坐在石床与老道攀谈起来。
“老道长尊姓大名?”众药农问。“昔日辅明朝,天亮磨金刀,人在雪边站,四季著棉袍。”老道没有直接答复,只是吟了以上四句诗。
“道长到此仙居有多少年了?”药农们又问。“如今人老了,到这里几年也记不清了,大约有这么多年。”说罢伸出四个手指。“四年了?”药农们猜道。道长摇摇头。“四十年了?”道长还是摇摇头。“难道你来这里有四百年了?”众药农放开胆量带有讽刺性地问道,道长点头微笑,表示同意。几位药农以为这位老道有些疯颠,说话吞吞吐吐,连个姓名也说不清楚。他的诗意大家又不懂,大家不想多谈,便把老道送出了客房,不一会儿,就都呼呼入睡了。
一觉醒来,已是日高三竿。众人惊奇地发现自己是睡在露天,石床铺上的乱草,原来就是石缝中生长出来的龙须草,成了天然的垫褥。“昨夜明明有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红墙碧瓦、剔透玲珑的殿阁,还有一位老道招呼大家住宿,今天怎么一无所有了呢?”几位药农面面相觑,惊奇不已。
传说还有这样一件奇事:几十年前,太平县甘棠村,有个名叫崔国雨的后生,在从石埭县往太平甘棠村的途中,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身背一个大包袱,正在步履艰难地行走着,崔国雨心生同情,就抢上前去帮助老先生拿包袱。一路上二人说得很投机。溪涌桥
蛇汤的做法飞,路转峰回。不知不觉这一童一叟来到了甘棠村头。
好名字大全因小崔家住本村,就请老先生到他家吃了点东西,然后把老人送出了村。临别时,那位老先生感谢小崔的一路照料,说:“今后有什么困难事,可到黄山去我。”
“你住在黄山什么地方呢?我应怎样称呼你老人家呢?”“我姓刘名基,西海白云深处,便是我的家乡。我与汝有法缘,今日特来相度,汝可称我为师。”“刘先生,听说西海广无边,深无底,我怎样到你呢?”“你到了黄山,在西海门前向白云深处大喊三声我的名号,我就前来接你。”
家长建议怎么写?事隔三年,崔国雨家道不济,父母双亡,也没有妹兄弟,生活无人照料。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小崔的内心十分苦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三年前的事突然涌上心头。他想:我的家道如此不幸,何不上黄山刘基先生去,拜他为师,也好学些神通法术,修得长生不老。
崔国雨拿着一把雨伞,身背一个小包裹,孑然一身离开了家园。遥瞻南天,旭日放彩;峰耸翠,云霞缥缈。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小崔向黄山方向迈步而来。穿丛林,越深涧,攀高
峰,登峻岭。当天中午到了北海之巅的狮子峰。这时狮子林庙里正在开午饭,崔国雨徒步走了五十多里路,饥渴交加。“当家师,我想在宝刹吃一餐中饭。”小崔向狮子林主持僧行了个礼说:“这把雨伞放在这里作饭钱。”“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方便为本,普渡众生,共成佛道。吃餐素饭,算不了什么,伞你带着防雨吧。”当家师打量了这个年轻人稚气十足的面孔和全身,问道:“你到哪里去呀?”“到西海去!”“到西海去观赏风景?”“不!是师父!”“师父是谁?”“我师父是刘基!”听了这番回答,庙里的当家师父认为年轻人有些不正常,起码是个无知无识的人,怎么成了数百年前古人的徒弟呢?因此也就懒得与他多谈了。
饭后,小崔将雨伞丢下,出了山门,问清了去西海的方向。因他求师心切,很快来到西海门前。“山不迷人人自迷,峰秀削石顽皮。眼前美景天然画,西海门开万物奇。”峰划落,耸入云霄;奇松虬曲,如龙翔凤舞;怪石峥嵘,似兽走禽飞;尤其是那如絮的白云,平铺万里,从足底伸展到天边尽处,汇成了天涯无际的汪洋大“海”。崔国雨一下被西海的天然美景所迷住。
“哎呀!我是来拜访师父的!怎么只顾欣赏这眼前的无限美景呢?”小崔忽然想起他到西海来的目的。“这西海怎么没有人烟?我的师父在何方呢?”
崔国雨在西门前徘徊了一阵,不见师父的人影。正在焦急万分,五内如焚的时候,突然回忆起当年师父对他说的一个要诀:“大喊三声”。这时小崔扯起嗓门向着眼前云海波涛汹涌处大喊道:“刘基师父,你在哪里?崔国雨来了!请来接我。”喊过三声后,只听山鸣谷应,万壑传音,此起彼落,响声隆隆,余韵悠扬。
崔国雨正在听着自己喊声的余韵,忽见从松林峰旁、云浪掀处,走出来一位手扶拐杖的老人。小崔定眼一看,果是三年前途中相遇的那位刘老先生。这时崔国雨激动得泪滚如珠,一下拜倒在老人的足下。“师父,你真的来了!我可把你老人家到了……”小崔见到了师父,哭诉一番苦情后,被那位老人带入了风光绮丽的西海深处。此事,一时传为奇闻。崔国雨一去不复返了,他丢在狮子林庙里抵饭钱的那把旧雨伞,也没有人来取。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篇【2】
话说刘伯温早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就在金陵观望到了所谓的“天子气”,就想要辅佐他。这只是无稽之谈,刘伯温并没有后人纂改的这么玄乎,他投靠朱元璋,只不过是他对元政权的失望,认为元朝早已没有生机,注定灭亡。而且朱元璋在贤士前面,能够虚心请教,多次来茅庐请自己出山,这满足了身为知识分子的刘伯温的虚心,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自身
拜占庭式建筑
条件不错,军队纪律比较严谨,这都是区别于其他诸侯的因素。种种原因,都让刘伯温看到了朱元璋能够称雄的可能性,才会投奔与他。
一对有名的君臣关系就此诞生,刘伯温虽没有我们所传说的那般神奇,但也是远超于其他知识分子,对朱元璋称霸的征途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在明朝开国之后,身为儒家知识分子的刘伯温,他对新朝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这就是“导君于正”,让新上任的皇帝能够符合传统的儒家传统。事以愿违,朱元璋并不是刘伯温能够实现这种报复的君王,以至于他在之后的7年多时间内,从此跌宕不平。
在身份认识上,两者有着相反的认识,刘伯温从不以谋士的身份自居,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儒士,但是在朝堂讨论谁会当今大儒的时候,朱元璋曾轻蔑地说:“像刘伯温之辈的,哪配称大儒。”
朱元璋的雄心壮志,使他对刘伯温无视,甚至蔑视,这一对君臣关系也就到头了。刘伯温被无辜陷害,病死故乡,临终前也不忘留下遗嘱,叮嘱子孙不能在入京当官。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篇【3】
传说,施耐庵与刘伯温是同门弟子,施耐庵做事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精灵些,一步三计,三计难活一计。刘伯温和施耐庵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老师向他俩问道:“你们俩,准备将来干什么呢?”刘伯温风快地说:“治国平天下!”施耐庵听后说:“我还没想好,晚上我再把想法说给你们听。”到了晚上,才向老师回话:“遇则治天下,阻则自己受。”师父说:“施耐庵讲的对。”刘伯温不明白老师的说法,满师之日,师父对两位徒儿说:“现在朝纲不振,政治腐败,天下大乱,即将到来,你俩会不会各保其主,翻脸不认人,师兄弟干起来?”两人都干脆地答道:“不会。”第二天,先生送别他俩,嘱咐说:“日后,望你俩记住:同窗谊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携。切切。”两人记住了。辞了先生,各奔前程。
不久,元末农民大起义。施耐庵帮助陈友谅拉了队伍,做了军师。陈友谅随着人马增多,地盘扩大,他不能居安思危,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选一次美女。施耐庵谏发九次,都未听;第十次,施耐庵又谏了,陈友谅还是不听。施耐庵挂冠而去。隐到家里,养着桑蚕,过着耕织、写书生涯。
李云迪结婚了吗朱元璋带队伍打到长江,才遇上刘伯温,便认他做军师。自此,朱元璋节节胜利,地盘不
断扩大。这一年,队伍从兴化经过,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主公,我有一个故人,家住这里,想请你一道去看望看望。”朱元璋说:“嗨,是你故人,又不是我朋友,我去干啥呢?”刘伯温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无不通晓,有经天纬地之才,比我强百倍……”朱元璋笑着打断他的话说:“军师,得了,得了。你们读书人喜欢圈子,说半天,还不是要我学刘备请孔明吗?成,走。”于是,两人一道去访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