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划归原煤炭工业部,更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划归江苏省,更名为徐州建筑工程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
30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很大发展,近4万名毕业生已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生力军。目前,学校占地1080亩,全日制在校生13300人;672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76余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绿大学”等荣誉称号。
准军事化的管理,不仅让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明新风常在、严明军风永驻,还在师生间凝聚成一道精诚团结、坚不可摧的“人文长城”。30年来,该学院师资力量、学生素质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院系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培育、科研成果等各个领域,师生们争相贡献自己的
青春与智慧。如今,莘莘学子,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帮助下,勤学本领,苦练内功,锻造出一副适应社会需要的“强筋铁骨”。
★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就业★江苏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职学院★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职学院 ★原为军校 现直属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试点单位 ★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煤矿安全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应用技能鉴定站单位★江苏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江苏省基础课实验室评估优秀学校 ★江苏省文明单位★徐州市首批绿大学
一、校史沿革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东麓,始建于1979年,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随百万裁军,划归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随国务院机构改革,煤炭工业部撤消,划归江苏省;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7年
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10所高职院校之一。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学院是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建筑类分专业主任委员单位。
二、机构设置
学院是江苏省省属普通全日制高职院校。设有19个党总支(含直属党支部),12个党政处室、3个团组织和4个教辅服务部门。有12个二级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学院、建筑装饰艺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市政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3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部、实验实训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共16个教学单位。设有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8个科研院所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等5个产教结合的校办企业。
三、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藏书54万册,另有电子图书53万册,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8亿元。目前,学院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校内集成、校企合作”的思路,建有5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心),79个实验实训室,50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以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为纽带,与龙信集团、中南集团、中建八局、南通四建、中煤五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200余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江苏省“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先进单位。
学院自成立以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和“访问工程师”制度。学院现有教职工647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168人,高级职称比例达36.5%,有兼职教师44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54%。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一个“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有12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还积极参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十百千计划”,建立了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制度,已经分期
分批选送100余名教师出国培训和学术交流。
四、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质量立校、特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充实内涵,提高效益,办出特,创建示范”的工作方针,坚持职业教育方向不动摇,坚持建筑类专业特不动摇,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不动摇,立足江苏,服务行业,面向区域,辐射全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根据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建筑行业、煤炭建设行业、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学院实际出发,形成了以工为主、以建筑为特,土建类、机电类、经济贸易类专业为骨干的9个专业,现开设54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坚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通过专业顾问委员会,与企业共同研究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005年,学院牵头组建了由建筑企业和职业院校参加的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企业需求为其培训员工、订单培养学生,企业为学院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
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现有成员单位111家,其中有15家特级资质企业和45家一级资质企业。2001年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第一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学院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专业。
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以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国家级、省级、院级三个层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已有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荣获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2项。学院重视教材建设,各教学单位均制定了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学院有15部省级精品教材,15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9部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3200余人。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考核办公室,实行教学督导制、听课制、信息反馈制、教师评教制、学生评教制等,把监控和评价的结果与教师个人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及岗位津贴挂钩,建立并形成了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符合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9.3%。
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和称职率均达96%以上,在本地区和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和省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多次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上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院成立的56个学生社团中,连续五年有5个社团获得江苏省“十佳”社团,有1个社团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建校30年来,学院已经为国家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
五、科技服务
“十五”到“十一五”期间,由学院承担的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90余项,先后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有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淮海科技进步奖,1项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6项徐州科技进步奖,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筑节能技术、新型建材技术、噪声治理、节水技术等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工程测量、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师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服务。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我院牵头制定了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和课程的标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首届中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十佳”学报和核心期刊。
学院充分利用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建筑职教集团、教科研机构、校办产业,开发新项目、新产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完成的“苏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在建设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近两年,学院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经营,以及解决企业的具体技术难题3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辐射功能。积极开展与中西部地区和淮海经济区高职院校之间的对口支援,为其培养师资150余人,并在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场所等方面与相关高职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六、取得的荣誉
学院升格10年来,连续三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表彰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2008年两次被表彰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2007年两次被表彰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2008年两次被表彰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高校;2008年被表彰为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工之家”称号。
面向未来,学院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具有建筑特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把学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