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礼》中丧祭礼的嬗变
摘要:《朱子家礼》又名《文公家礼》,上承《仪礼》、《礼记》古代礼书,遵循古礼中的某些形式。朱熹采司马光《司马氏书仪》之思想,参酌古今,简化古礼,吸收大量存在的民间俗礼,制定出合乎时宜的民间家礼,对后世影响深远。《朱子家礼》博采众长而体例清晰,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五部分。其中丧祭两部分在整书中占据重要篇幅,详细载有从初终到三年大祥、禫服及归山后的墓祭等各种礼仪,堪称为后世丧祭礼的蓝本。
关键词:朱子家礼;丧祭礼;异化
据湖南平江、浏阳两县市的徐氏家族族谱记载,唐天宝十四年,其祖徐安贞为避安史之乱,遁隐平江之下台,生子二,任浩回浙江祖居、任会迁居平江丽江。任会生子二,拓清、拓洪。拓洪失传,拓清迁居平江坂坑,生五子……至今已传五十余世。在对平江浏阳两县市的徐氏丧祭制度进行了解、考察中,笔者发现,凡丧葬礼仪皆有儒生主持,不同的礼仪所用儒生人数不等,如成服用儒生两人、家奠用儒生四人、客吊用儒生两人、八卦祭用儒生十一人。其次、凡有丧祭,对朱子推崇备至,必先设“徽国文公朱夫子晦庵神位”,行祭神礼。其赞诗曰:从来儒学是正宗,严修礼制贯古今。三教独尊惟儒术,冠昏丧祭礼常钦。最后,亦发现《朱子家礼》在许多方面有所演变,本文拟就此为例分析《朱子家礼》在民间的嬗变。
一、民间对《朱子家礼》增删
《朱子家礼》卷四记载,丧礼的程序如下:初终、沐浴、灵座、小殓、大殓、成服、朝夕哭奠、吊、奠、治葬、迁柩、朝祖、遣柩、发引、返哭、卒哭。笔者所考察的徐氏安贞公后裔在治丧时,基本过程与《朱子家礼》一致,惟成服、朝夕哭奠和吊等环节予以细化。
在成服时,除严格遵守《朱子家礼》所载的服制外,还有一套专门的成服仪注,兹摘录如下:
礼行成服、内外肃静。孝士序立,执事恪恭。击鼓鼓初严、鸣金金初鸣、鼓再严、金再鸣、鼓三严、金三鸣。奏大乐……成服礼成、孝子退位。上面所引仪注,由儒生挨个用哀戚之声吟诵,孝子就按照儒生的指令行事。这种仪注,《朱子家礼》中并没有载,但在平浏徐氏丧葬仪式中比比皆是。
平浏两地的家奠也远比《朱子家礼》上繁复,家奠包括儒生排班请文公、孝子进香礼、献馔礼、灌献礼、侑食礼、孝妇点茗礼等组成。但是奏乐比成服复杂、诗章也多,包括家奠上香词、灌献绕堂词、灌献诗、进馔诗、亚献诗、三献诗、奠茶诗、白华之章等。其中很多诗都从《诗经》《易经》上演化而来。如亚献诗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吾父,生我劬劳。自我不见,心中摇摇,礼行亚献,载呶载号。该诗前半部分直接引自《诗经·小雅·蓼莪》,只不过父丧是哀哀吾父,母丧改为哀哀吾母。再如侑食诗曰:陈箸于饭,载匙于羹,祝哽祝噎,事死如生。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佳肴,式食庶几。祝哽祝噎出自汉贾山《至言》,后半部分直接引自《诗经·小雅·桑扈之什》。白华之章更是摘西晋文学家束晳《补亡诗六首》
在丧葬仪式中,除了本宗族的人就行家奠外,还有母党亲戚和妻党亲
戚。所谓母党亲戚是指母亲娘家一族,妻党则指妻子娘家一族。这两部分的亲戚也要悼念亡者,但他们不是族亲,所以举行客奠。客奠比家奠要简单,一般儒生两人就能举行。开始时奏乐也是三击鼓、三奏乐。然后是三上香、三献酒、三献牲,读祭文,礼成退位。程式虽简,但与《朱子家礼》中的吊奠相比,仍显得要细致很多。
基本丧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举行一个仪注,每个仪注又包括数十首甚至上百首的诗章,这就在《朱子家礼》的仪式框架内,填补了众多的内容,使得《朱子家礼》更为完备。同时这种补充,显然是儒生所为,其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词句即为明证。
民间除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朱子家礼》与以增补外,还体现在对其内容的删减。《朱子家书》中有关于闻丧、奔丧的规定,但笔者所见的清末、民国《朱子家礼》手抄本中,均不见有此规定。另外,《朱子家礼》在第五卷祭礼部分规定,四时祭用于祭祀高、曾、祖、考;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即祭祀始祖以下、高祖以上;季秋祭考。另有祭日祭和墓祭。但平浏两地的徐氏仅存冬至祭、墓祭和清明祭三种。冬至祭也不仅仅是祭祀始祖,也包括先祖,一般各房都参加,在祠堂进行,场面蔚为壮观,基本程序与《家礼》同。但是《朱子家礼》中对祭器、祭品的规定较繁琐。“晡时杀牲,主人亲割毛血为一盘,首、心、肝、肺为一盘,……切肝一小盘,切肉一小盘。”①实践中,改为猪首一个,牛肉一盘、羊
肉一盘、饭三碗,果品三盘,但没有《朱子家礼》中所载的蔬品、心、肝、肺等祭品。《朱子家礼》中墓祭载有参神、降神、初献、亚献、终献、辞神、祭后土等程序。平浏徐氏在墓祭时,一般不分三献,一次献毕,也少
有祭后土仪,只在归葬和迁葬时祭后土。笔者认为,民间之所以在严格遵守《朱子家礼》且不断扩冲某些内容的情况下会删减某些内容,实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祭品花费过大、置办不易,此其一。之所以不再分初祖祭和先祖祭,是因为随着宗族延续,族人分布逐渐分散,每次集齐祭祖不仅耽误生产,且难以实现,此其二。所以才将祭祀初祖和祭祀先祖的祭仪合二为一。
二、民间《朱子家礼》音乐化
纵观整本《朱子家礼》,其中并无提及丧葬用乐,但平浏徐氏家族在丧葬仪式中,无一处不与音乐息息相关。《朱子家礼》民间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音乐化。音乐化又表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词章、诗文的配乐吟唱。民间在行朱子家礼时补充许多词章、诗文,这些诗文都有较为固定的乐牌匹配。如《清水令》《离别难》《浪淘沙》等近二十个。不同的乐牌,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又有不同的意境,可据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乐牌都用工尺谱记载,如《清水令》的曲谱如下:
工六五仩五六工尺上尺六工
徽国文公朱夫子
五仩六五仩五六工尺上一五
制为丧礼宜古今
工尺上尺工尺上仩五六工六五仩六
天下共遵从吾儒共继承上五上尺工六尺工上五上六五仩五六工尺上一五
必敬必恭异端邪学不能侵
其实、丧葬用乐唱哀歌古已有之。崔豹《古今注·音乐篇》说:“《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自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有二章……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平浏徐氏家族行朱子家礼时除了仪注中的歌词配乐演唱外,挽歌也大量存在,但是其腔韵基本一致。笔者所见就两类,一是用哀板唱腔,用于七言绝句或律诗;二是用浪淘沙配唱,一般有固定的词章。
杨志刚妻子在所有的曲牌中,尤以《浪淘沙》运用最广,有些词章文辞优美,配合曲谱吟唱,往往能令闻者动容。如《浪淘沙·三献词》:
一死一时休,一别何由、一童一鹤一瀛洲。一世一生如一梦,一别何由。
在面再无缘,再去流连,再三再四再缠绵。在想再思还再苦,再拜灵前。
三界化三清,三岛蓬瀛,三歌三叠三声曲。三献三周三致意,幸遇三生。
第二是丧葬仪式中的鼓乐伴奏。在平浏的丧葬仪式上,乐分大乐和小乐两种。大乐以大鼓、唢呐为主,杂以大锣、小锣、鞭炮;小乐单用京胡演奏。大乐主要用在仪式的开始,俗称“鼓头子”。如冬至祭祖的开始:礼行冬祭,内外肃静,主祭鹄立,执事恪恭。击鼓鼓初严、鸣金金初鸣、击磬三声。击鼓鼓再严、鸣金金再鸣、击磬三声。击鼓鼓三严、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