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货币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货币
2.货币职能
●交易媒介
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价值尺度
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用货币单位衡量并表示商品及劳务的价值
简化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
●支付手段
用于支付手段,作为价值标准,为长期性契约和借贷合约的基础
●价值贮藏
将买与卖分离开来,起到价值储蓄的功能,要求货币的价值稳定
3.货币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1 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2 便利了生产者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簿记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改善管理;
3 促进了储蓄形式的转变以及储蓄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使得资源有可能得以更有效地配置,当然也使得资产选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4 货币便利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也便利了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管理,但国家对货币管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危险的通货膨胀。
4.信用货币
为一种由国家强制力来维护的符号或标志
5.货币层次划分及内容
依据: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划分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二章 金融系统
1.金融工具特点及关系
●定义
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
●典型的金融工具
1 股票(权益性金融工具)
2 存款、贷款、债券(债务性金融工具)
●特性
1 期限性
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还清一项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
2 流动性
将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暗含期限性)
影响因素:发行人信誉&偿还期长短
3 安全性
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违约风险(与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偿还意愿有关)、市场风险
与偿还期成反比
4 收益性
金融工具能够定期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收益
●联系:流动性及安全性都与期限性有关,都暗含了期限性的概念。期限性越长,安全性越低,流动性也就越差,而这些金融工具最终都是要带来收益的,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2.金融系统的功能
1 降低交易费用
节省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
2 时间与空间转换
●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平滑生命期内的收入
●克服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
3 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直接金融:通过直接金融市场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资金短缺部门通过发行各种金融工具而筹集到它所需要的资金的市场
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各种可流通的金融工具流通及转让的市场
●间接金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1 风险分摊
2 保险
清算支付
3 监督与激励
3.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防止方法
●定义
1 道德风险
资金短缺者在获得了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后,从事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
2 逆向选择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而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情况。价格扭曲、市场效率降低
●防止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方法
1 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
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2 金融中介(能解决部分问题)
3 贷款承诺
4 抵押和净值
5 合约的正向激励
6 外部监管与政府的作用
4.信息不对称
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
第三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
1.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2.单利及复利区别及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
●定义
1 单利
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
2 复利
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
●区别:是否计算利息所产生的利息
●复利计算(由定义可明确其算法)
1 每年计息一次FV=PV*(1+r)n
2 每年计息m次 FV=PV*(1+r/m)m*n
3 每年复利一次 现值翻倍年限=72/利率/100
3.实际利率(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
4.终值(FV)
一定金额的初始投资(现值)按一定的复利利率计息后,在未来某一时期结束时它的本息总额
5.现值(PV)
最开始存入的本金
6.通货膨胀与利息税对于人们储蓄计划的影响
在既定的实际付款计划下,若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征收了利息所得税,则储蓄计划所需的储蓄额将会增加
7.年金概念、类型及终值现值的计算
●定义: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
●分类
1 即时年金(PMT):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FV=PMT*(1+r)*[(1+r)n-1]/r 终值
2 普通年金: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
FV=PMT*[(1+r)n-1]/r 终值
●终值计算
●现值计算(终值的逆运算)
第四章 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1.储蓄及储蓄本质
●储蓄定义:当期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的本质:资源时间配置的重要形式,也为资本积累奠定的基础
2.储蓄动机
1 交易动机:为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
2 谨慎动机:为预测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
3 投资动机: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
3.储蓄形式及相对于实物储蓄的好处
●储蓄分为金融储蓄和实物储蓄。金融储蓄就是以有价证券、银行存款、现金等金融资产形式而存在的储蓄;实物储蓄就是诸如住房、耐用消费品和存货等形式的储蓄。
●金融储蓄有很多方面的优势。
1 金融储蓄的成本较低,实物储蓄的成本较高,有些实物储蓄也极为不便;
2 金融储蓄还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只要通货膨胀率不超过名义利率,金融储蓄还会增值,实物储蓄则会受到物理折旧和精神折旧的影响而不断地贬值
3 从宏观上考虑,金融储蓄更有利于金融剩余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
4 实物储蓄主要体现在耐用消费品和其他存货投资上,金融储蓄更有利于资本形成,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4.影响储蓄行为的因素
1 可支配收入
2 恒久性收入
3 相对收入
4 财富
5 实际利率、消费信贷的可得性和流动性约束、文化与价值观
5.消费倾向:当期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
6.储蓄倾向:当期收入中用于储蓄所占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金融学是学什么的: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储蓄增加的数量
7.恒久性收入: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
第五章 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与风险管理
1.资产及其类型特性
●资产:家庭、企业或其它组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金融资产:以价值形态而存在的资产,如股票、债券、存款和现金
1 货币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
收益较为稳定,可以预测,一般不会受到资本损失,流动性较高
2 债权资产: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
可能会有资本损失
3 股权资产:股票、基金等
✓期限上具有永久性
✓公司利润分配上具有剩余性
✓清偿上具有附属性
✓权力和责任上具有有限性
●实物资产:流动性极低
2.选择资产的考虑因素
1 财富或收入
2 预期收益率
3 风险:资产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4 流动性
3.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资产都面临的风险(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4.非系统性风险:单个资产特有的风险
5.非系统性风险的规避
系统性风险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选择的资产之间的收益率/风险是相互独立的或者存在负相关性。
其他的方式:躲避风险、保险、对冲交易、期权
6.分散化: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1.基础货币(高能货币)(MB):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其中MB=C(流通中的现金)+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通过基础货币方程式说明增加和减少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方程式 MB=总资产-总负债
●增加基础货币: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政府借款、政府证券、外汇储备和在途资金的增加
●减少基础货币:非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存款、自有资本和其他项的增加
3.货币乘数
●定义: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基础货币变动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影响因素:
1 法定准备金比率r(成反比)
2 通货比率c(成反比)
3 超额准备金比率(成反比)
4.超额准备金比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
5.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体系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创造的功能是属于银行总体的。单一银行智能创造等于其超额储备的存款,整体的银行体系却可以进行多倍存款扩张。创造存款的规则,就是规定了什么时候可以在账簿上作某种登账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特别是部分准备金制度赋予银行系统以创造多倍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的多少取决于存款乘数的大小,存款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一般而言,派生存款规模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负相关变动。原始存款的减少同样会引起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收缩倍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6.派生存款: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
1、 什么是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
●费雪方程式
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实际产出与价格的乘积
M(货币总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水平)*T(实物产出)
P·T表示名义总收入(GDP)
●剑桥方程式:货币需求量等于物价水平、真实产出与货币需求比例的乘积。
Md(货币需求量)=K(货币需求比例)·P(物价水平)·T(真实产出),
●联系: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系数K的倒数与费雪方程式中德货币流通速度相同。
●不同
虽然两个方程式在形式上很相近,但背后各自的经济含义却相差极大。
1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3 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2、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个人持有货币需求的原因有三个: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为正相关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越少。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它们都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以Mt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水平,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可以写作:Mt=f(Y)。以Ms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i表示利率水平,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作:Ms=f(i)。将交易性货币需求函数与投机性货币需求结合在一起,就得到完整的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d=Ms+Mt=f(Y,i),它表明,对货币的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与收入水平呈正向变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