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夏至到了,三伏天也就快到了,在这炎炎夏日,养生的文章可以搜罗一箩筐,对于三伏天灸的论述也是多种多样,很多中医场所也开始宣传三伏天灸了。今天我也是因为阴雨天空闲就在这里谈论一下天灸疗法,让大家了解一下天灸疗法:
天灸(灸jiu,和炙zhi相近,皆和火有一定关系,很多人读错或写错,希望大家注意更正)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治病方法,属于中医外法的范畴,它是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依据,利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在腧穴或患处(阿是穴),使皮肤充血、发泡,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之功的一种外法,通过引起皮肤发泡,甚至化脓,刺激局部而达到全身疾病的目的,故而又称为发泡灸、发泡疗法,这种起泡化脓的情况和艾灸疗法之化脓灸有相似之处,因为发泡如火燎,所以古代称之为“天灸”。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以芥子泥敷中颠发泡治蚖(yuan,一种毒蛇)咬伤。晋代葛洪《肘后方》记载使用毛茛(gen)外敷发泡疟疾(nueji)等,这些都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嗣后,唐代《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卫生宝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理瀹(yue)骈文》等古代医学著作中均有大量天灸疗法的记载。天灸疗法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天灸疗法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积累经验而创立的一种独特疗法,以往天灸疗法在民间比较流行,因为简便易行,费用经济,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范围广泛,疗效确切,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是对于天灸疗法的医学书籍记载比较零散,一直没有得到推广,所以大众对于天灸疗法一直都不太熟悉。很多患者错误的认为天灸疗法就是艾灸疗法。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自灸疗法,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方法(因为其能发热发泡如火燎,故名“灸”,《说文解字》“(灸) 灼也。今以艾約體曰灸。是其一耑也。引伸凡柱?曰灸。考工記廬人。灸諸牆。注云。灸猶塞也。以柱兩牆之閒。輓而內之。本末勝負可知也。古文作久。許引周禮久諸牆。士喪禮。皆木桁久之。注云。久當爲灸。灸謂以葢案塞其口。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
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則曰灸。鄭用方言。許說造字本意。从火。久聲。舉形聲包會意也。舉友切。三部。”)。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渗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使皮肤自然自然发泡以达到效果所以又称 “自然灸”或“自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冷灸”。常用的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性的草药主要有:毛茛又名天灸艹、自灸草、自扣草、鹤膝草、毛堇、老虎草、老虎脚迹草、毛芹菜、野芹菜)、天胡荽(又名满天星、破铜钱)、天葵根(又名千年耗子屎、千年老鼠屎、天葵子)、天南星(又名野芋头、蛇头天南星、蛇木芋)、石蒜(又名花鸦蒜、独蒜、鬼蒜、九层蒜)、石菖蒲(又名九节菖蒲、菖蒲、水剑草、剑叶菖蒲)、茴茴蒜(又名茴茴蒜毛茛、水胡椒、土细辛)、白芥子(芥子、辣芥子)、白花丹(又名一见消、假茉莉、白雪花、白花药、癣药)、石龙芮(又名野芹菜、毛芹、毛脚芹)、斑蝥、巴豆(又名双眼龙、巴仁、八百力)、旱莲草、吴茱萸、大蒜(又称蒜头、葫蒜)、土荆芥(又名杀虫芥、火油根)威灵仙、蓖麻子、甘遂(又名甘藁、甘泽、猫眼儿)、半夏(又名蝎子草、野芋头、地茨菇、地巴豆)、扛板归(又名河白草、有竻火炭藤、有刺粪箕笃)、自扣草(又名小茴茴蒜、假芹菜、自灸草、野芹菜、千里光)、红娘子、苍耳草、皂角、细辛、茅膏菜、鱼腥草、草乌、附子、胡椒、指天椒、砒石、野棉花、水杨梅、生姜、葱白、鹅不食草、辣椒、青娘子等。
天灸包括平日天灸、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部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适应症:
天灸疗法与艾灸相似,都是通过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调理气血、通痹止痛、消肿散结、蚀疮消坚、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平喘止咳、肃肺除痰、健脾和胃、降逆止泻、温阳补虚、收敛固脱、防病保健、却病延年的作用,所以适应症相当广泛,内、外、妇、儿各科急、慢性疾病都有天灸的适应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常年易感冒者<包括儿童>)、疟疾、肺痨、慢性肾炎(水肿、癃闭、臌胀)、慢性颈肩腰腿痛、面瘫、头痛、眩晕、中风、肋间神经痛、慢性胃肠道病(胃痛、便秘、痢疾、泄泻、呕吐、黄疸、腹痛、结肠炎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痛经、肌瘤包块、盆腔炎等)、皮肤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儿科疾病、过敏体质者、疲劳体虚亚健康人等。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现在很多人被空调房弄成了过敏性鼻炎、气管炎、长期咳嗽、头疼等这些慢性的病症,肺寒咳嗽、哮喘病人以及在冬季易感冒咳嗽 咯痰 咳喘者和患咽炎 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的病
人,有寒湿比较重,怕风、怕冷、阳气不足,有胃寒,脾阳不足的人,包括所以长期在空调房中工作的人、冬天在户外工作造成寒邪较重的人,大都适合通过伏贴进行冬病夏治,不妨借着伏天的伏贴帮助身体排排寒。
天灸后应注意事项:
天灸用精选的一些中药磨成粉状,以姜汁调成膏状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老年人和孩子以及体质较弱在贴伏贴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减短一些贴附时间。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皮肤有潮红发痒水泡等表现,是药力渗透造成的,都是好的表现。
敷贴之后,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对机体的免疫激活会更强,效果会更好。皮肤出现水疱后,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敷贴期间不要受凉,避免指吹空调电扇,洗澡勿揉搓伏贴部位。的同时饮食清淡一些,应戒牛羊肉、鸡、鸭、鹅、以及其他煎炸食物,禁生冷辣椒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鱼、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疗效。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小儿由于难以配合,因此敷贴时以不起泡为好。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
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以免影响效果。注意千万不能洗凉水澡,水要与体温相当才行,以防毛孔张开时造成寒冷入内。 
“天灸疗法”禁忌症:
对于内热较重,燥症太过,肺炎发作期、热性炎症病人,出血症还有孕妇、一岁以下的幼儿,严重的心脏病、气管扩张咳血的病人、高血压、肾病、肝病,严重皮肤过敏的人就不适合了。
贴灸后皮肤症状的处理:
天灸药物贴敷后皮肤局部会有发热感或轻微刺痛感,属正常反应。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不留癍痕。可外涂皮肤烫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孔将水放出就行了,千万不要将水泡皮整个揭掉,会很疼并且容易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鸡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辛腥、生冷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请及时复诊。
天灸的疗程:
首先贴伏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外力帮助身体清除自身能量不足造成的寒湿集聚,需要帮助经络疏通,气血顺畅,这样才能达到排寒助阳的目的。不是通过贴一次把咳嗽止住了,把喘止住了或是把寒就排净了,把阳气就升起来了。
任何都是要有过程的,只有通过慢慢的增加抵抗力,疏通了自己的经络,气血运行活泛了才能减少疾病的发作。比如有些反复发作的疾病。是要有一个疗程的一般三年为一个小的周期六年为一个大的周期。对于慢性的寒症病的时间越长要取得满意的效果还是要坚持按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