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是重要的存在,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
尹恩慧引言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在遵循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从而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指南》指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师要围绕中华人文精神、核心思想理念以及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合理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彰显传统文化育人与学科育人的教育功效,
筑牢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奠定学生综合素养基础,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与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学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样也是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与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与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实现更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入,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调等不足,这对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同样也有不可轻视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2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2.1丰富教学形式,合理使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的融合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时机。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采取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避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工具将课堂
教学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冲击下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融合的独特价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德育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规范生活习惯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工具将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坏习惯和不良行为通过ppt展示,如过马路时闯红灯、偷拿别人东西、故意损坏公共物品等。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中的生活习惯单元主题进行有效教学,通过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相关理念和故事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如果是你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会怎么做?”,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规范自己。
2.2利用绘本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小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绘本进行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多方面运用绘本所含的具体要素。绘本通常是通过图文并述的形式表现的,是一门图画与文字之间互相结合表达的艺术。小学生因为其天性的原因,本身对连贯性图案的兴趣就大于对文字的兴趣。因此,
绘本就是一个利用好就会起到非常大作用的教学工具。其具有一般书本所有的传播性,也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特点。图画作为绘本中最基本的构成,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对绘本进行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让他们多观察,多体会,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对绘本当中的图案进行临摹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加以指点,小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内涵。其次,不只是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剪纸、做手工都是可以使小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更深认识与理解的选择。例如,教师在教授“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一节课程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因此,教师可以以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为例,从“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入手展开具体的讲解工作。毕竟对小朋友们来说,他们可能知道要这样做,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些民俗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观察《端午节》绘本中关于习俗的图画描述,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明白民俗的由来以及所蕴含的内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根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设计单元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提供有效保障。为了确保活动的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可组织形式多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道德文化为主题组织“五分钟故事会”,选择适合学生阅读且较为形象、直观的道德与法治类图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书籍的阅读,并利用“五分钟故事会”来完成故事的分享。其次,教师可以家教文化为主题组织亲子活动,如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最后,教师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通过组织唱歌、角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风俗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此类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2.4开展实践作业设计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双减”背景给学生展开作业设计工作,可以从实践作业的角度入手进行具体的细分。从一般的观念来看,很少会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开展实
践活动,因此,在实践作业方面是有所缺失的。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中,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最重要的,该课程在培养学生,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上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开展实践作业入手,做好相关的分析与设计,以此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意识上的提升与发展。针对开展实践作业来说,可以通过“家务活”为主题开展。假设在这一次课程教学中,教师教育学生懂得干家务活,承担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探索,就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开展一次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认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作业,利用网络视频的方式上传学习交流,或者家长反馈的方式接收作业情况,并及时给学生评价。这样,既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形式,又能切实发挥作业的功效,实现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多多,对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奥秘,并将其系统化,使二者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德育效能。
参考文献
[1]杨云.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江西教育,2021(12):28-29.
[2]林春苗.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崭新模式[J].试题与研究,2020(21):74-75.
[3]尹恩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