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领域中秋节教案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言领域中秋节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语言领域中秋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彩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进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进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干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彩、味道,说说为何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圆/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样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彩,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进程中,提示幼儿用不同彩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草莓味、黄——橙子味、绿——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观赏并展现。
语言领域中秋节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愿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换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何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水笔、范画:月当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进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相互交换,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知道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观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聆听。
2、交换讨论。月亮姑娘为何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渐渐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 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渐渐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展开《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爱好,在活动中,发觉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究竟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现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态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形。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愿望。
语言领域中秋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生活体会,知道遵照公共秩序。
2、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并运用标志。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视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教师节的诗句古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制止烟火、当心触电、制止触摸等)。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示人们遵照交通规则、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