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0-05-19 17:24:03)
转载原文
猜词游戏题目
标签: 转载 | 分类: 学习 |
thanks
原文地址: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作者:nancy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1、偏重语法教学,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教师只是二、阅读教学的三个模型
1、自下而上模型:早期的阅读过程模式为“自下而上”模式,也被称作信息加工模式。它把阅读过程看成是一个直线形的过程,即把书面信息直接输到读者的大脑,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取决于文章所呈现的内容,读者仅根据书面信息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让读者通过对字母、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的理解,达到对全文理解的目的。
字母----单词----句子----意义
2、自上而下模型:这一模式认为阅读不是一个精确感知、系列加工的过程,这种看法吧阅读简单化了。他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根据读物的部分材料对所要阅读的内容进行预测,然后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种模式也被称作语言心理模式或概念驱动模式。“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似乎是对阅读过程的逻辑、合理的解释。这种阅读模式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阅读是有目的的;阅读是有选择的;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阅读具有预测性。该阅读模式强调了读者的主观作用。
3、相互作用模型:
这种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综合。其实阅读理解是一个有众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心
理过程。虽然以上的两种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但单独运用其中一种去解释阅读理解过程都不够全面。实际上在阅读中这两种模式都有可能涉及。也就是说读者在运用自上而下模式时,读者的背景知识发挥重要作用;读者在运用自下而上模式时,读者的词、句知识发挥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帮助他们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有外语知识,也有背景知识。
三、激活背景知识
1、 作用:激活原有知识,扫清词汇障碍,激发阅读兴趣
2、 具体方法:
①SQ3R(survey调查,question询问,read阅读,recite背诵,review复习)是常见的获得背景知识的策略,很多教材建议学生使用。但需要教师的指导。
②启发式引导。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课前讨论,他可以包括一系列可能引发争论的话题。也可以读者提供机会去交流他们所知道的有关这一题目的一些信息。还可以讨论文章结构类型,猜测文章结构。
四、传授阅读技能
a) 阅读中常用的有效策略根据H. Douglas Brown,常用的有效阅读策略有十种:
(1)识别阅读目的。读者对阅读目的应十分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排除潜在的干扰信息。
(2)默读。默读适合中、高级水平的快速阅读。阅读中,不必读出(心读)每一个单词;不要一次仅注重到单个词语,而是一个短语或一个意;假如某个单词对于整体理解不是非凡关键的话,将其忽略过去,或者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3)略读(skimming)。属于快速阅读,学生为了达到阅读的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内容大意而忽略文章的细节。在略读过程中,学生通常会使用以下策略:阅读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注重每一小节的首句和末句。略读是通过对整个篇章(一个章节、一篇文章)的浏览去获得文章的大意。略读可以使读者猜测到篇章的目的、主题、主要信息,甚至主要观点。
(4) 寻读(scanning)寻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快速阅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需到特定的信息,
没必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和略读不同,学生在进行该种阅读时,也会相应的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通常包括提前了解文章所提问题。学生在进行寻读时,往往会迅速浏览文章所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做是为了了解文章的测试部分,节省阅读时间。快速阅读文章直到发现所要解答问题的答案,然后结束该问题并进入下一个问题答案的寻。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必要阅读文章的所有内容,只要寻和问题相关的字句即可。就是在阅读中有意去获取篇章中某个具体的信息,如:名字、某个日期、表格、概念、事实等,而没有必要进行通篇累读。
(5)绘出语义图或者语义丛,通过图示,归类,推测出一篇文章的顺序、结构和级别。
(6)猜测。阅读是一种猜测游戏(Goodman,1970),应充分利用各种技巧做出合理的、近乎准确的猜测。猜测可分为:猜测词义、语法结构、语篇关系;推测暗含含义、内容信息等。猜测应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上,比如:词义分析、词语联系、篇章结构等。
(7)单词分析。单词分析是有效的猜词方法。通过其前缀、后缀、词根、语法语境、语义语境等,可获得对某个生词的更多信息。
(8)辨认字面意思和引申义。要运用自上而下的语言处理技巧,而不是仅通过字面、句子表层结构来对具体信息进行处理。
(9)抓住篇章信号词来处理句子关系。准确地理解信号词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信号词主要有六大类型4(P254)、5(P63):表达顺序时间先后的: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one, two, for one thing / for another, to begin with, finally, in the end等;表示递增的: again, then again, also, moreover, equally, likewise, in the same way, now, by the way等;表示因果关系的:so far altogether, over all, therefore, in short, as a result, as consequence 等;表示解释的:namely,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rather等;表示举例的: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表示对比、比较:alternatively, or rather,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instead then, on the contrary, anyway, however, in contrast, unlike等。
注:传授阅读策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溶入到阅读中,而不是为了讲策略而讲策略。要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策略进行阅读。可以在最后加以总结,如果能追加一个训练就更好了,否则就会将学生对文章本身的兴趣抹杀掉。
b) 选择阅读活动的原则
很多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结果,而不是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我们应该花费时间去关注和监控学生们的理解过程。
实际上文字材料的意思并不存在于字的表面上,而是由读者的背景知识、阅读目的、阅读技巧以及文章内容共同建构的。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其实是教授学生如何将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
五、提高阅读速度
1、 速度递增练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例如:1分钟)阅读一篇文章,再给他一分钟重读,他应该比第一次读到的内容多,然后再重复,在学生快速略读“旧”的材料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学习如何让眼睛以更快的速度移动。
2、 重复阅读。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一小段文章,知道他们达到标准阅读速度。理想的标准是一分钟200--300词,理解度达到70%。但也会因人而异。
3、 全班同步阅读。全班规定一个速度,不限制速度快的学生,并鼓励速度慢的学生跟上。
根据自动化理论,学生在解析意义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越少,他们就可以把越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解文章上去。因此反复阅读对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增强文章的理解力都有好处。
六、语篇教学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阅读、对话、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并结合以课堂项目。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出中心思想(main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literal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inferential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comprehension)。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