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气候
一.气压场和风场
1.冬季气压形势:
1)地面附近:极地大陆冷高 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盛行偏北风。大陆上的冷高压一般于9月份形成,冬季风1月最盛。
地表以俄蒙西部边界为中心,最外圈闭合等压线环绕亚洲外缘的蒙古高压,以阿留申岛为中心形成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退缩到太平洋中部。我国南方,以爆发性的冷空气南下为主要天气过程。
27000米高空:行星风带西风带在乌拉尔山向北突出形成高压脊,在太平洋沿岸向南突出,形成东亚大槽。在这种西风波动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以自西向东活动的气旋天气为主。
2.夏季气压形势:
大陆印度低压势力范围覆盖东亚地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西伸北扩,覆盖淮河以南地区。
夏季时,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地面为印度热低压盘踞,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使得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季风、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
西南及华南地区;
    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
    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二.中国的气温
1.冬季气温:
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东北偏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华南沿海偏低5℃上下。
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从青藏高原东缘折向西南,终止于江孜附近。
2.夏季气温: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均温偏高1.32.5℃。因此,我国夏季温度与同纬度地区的差值比冬季时要小得多。
南方7月平均气温在26℃~30℃,东北地区大部份在20℃以上,最北部16℃左右。
三.中国的降水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
10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秦-淮一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北平原中部,燕山北麓,河套地区,鄂尔多斯长城一线,六盘山北部,经兰州进入青藏高原。穿过阿卿山,巴颜喀拉山等三江源区,在藏中部向西南到雅鲁藏布江河谷。
2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二连浩特以东,穿过阴山,贺兰山西侧,腾格里沙漠南部,沿河西走廊北部,穿祁连山,绕过柴达木盆地,过三江源区,到藏南。
2.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雨型关系密切
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方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34月准静止锋跃迁至温州和南岭北面的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中国的气候    6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迅速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梅雨。
    7月中旬以后,锋面又跃进到淮河平原和鄂西北山地,在这些地方形成较短期的阴雨。自此以后,雨带移至北方,具有过境锋性质,形成北方的夏末秋初雨季,不具有连阴雨特点。
    7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台风侵袭,降水相当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
3.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4.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降水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降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
四.中国气候分区
1.干湿度的划分
干燥度:
<1,湿润:秦淮一线以南。森林
11.25,半湿润:大兴安岭西侧以东,燕山、长城、六盘山以东,青藏高原东南,希树草原
1.254,半干旱:二连浩特、狼山、贺兰山、乌鞘岭一线,草原区
>4,干旱
2.温度带的划分
五.中国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六.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及环境分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