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沟通都没办法保障,那这款社交软件,基本就废了,就更不用谈丰满的理想了。
沟通方式:文字、照片、表情、语音、视频。。。
把沟通建立起来,形成关系链,这才是社交软件的门槛。
为什么是社交?
沟通建立起来后,如何让这盘死水变成活水呢?那就要注入社交元素。只有互动型的社交,才能让关系链自然演化。并不断给这款社交软件建立屏障,甩掉对手,超越自我。
社交方式:聊、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
社交软件,强于互动。
为什么是生活?
当沟通和社交都建立起来后,不再满足于一款单纯的社交软件,而是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进军你的生活,构建移动生态系统。在互联网的世界,不进则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生活方式:购物、游戏、钱包。。。
朋友圈如何只发文字,是一个生活方式。
目前的产品架构
第一屏:
第一屏是消息,用来接收好友消息以及等消息。
为什么消息放在第一屏?
因为三个需求中,最底层的需求是沟通。作为一款社交软件,沟通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再花哨再酷的功能,都取代不了沟通在社交软件心中的位置。一旦沟通需求得不到满足,关系链就会倒塌,那这款社交的大期将至。所以,必须强力保证沟通功能,而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屏:通讯录
第二屏是通讯录,用来展示好友通讯录,以及添加新朋友、聊、标签、。
为什么通讯录放在第二屏?
或许你已经发现,相对于第一屏和第三屏,其实第二屏的通讯录点击频率是最低的。那为什么点击率最
低,还要放在第二屏,而且是一级入口呢?其本质原因,还是为了满足的最底层需求:沟通。为了方便你快速到好友进行沟通聊天,把通讯录放在了第二屏。而且做出来的效果,跟手机本身的通讯录极其相似,就是想告诉你:我就是你手机里面的通讯录,你以后用我就行了。
第三屏:发现
第三屏是发现,有: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购物、游戏功能。
为什么发现放在第三屏?
仔细观察发现的功能,有没有感受到这些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社交、生活功能。前面两屏都是为了满足最底层的沟通需求,第三屏就要来互动关系链和构建移动生态系统了。
这里有一个很强大的设计:将朋友圈放在第三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也许你已经发现,为什么第三屏点击率会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有朋友圈的魔力(情感),关系链的互动在这里。朋友圈如此高频率的点击率,必然会带来第三屏其他功能的曝光率。这时候其他功能的机会就来了,坐拥海量用户,即使转化率低一点也没关系。
第四屏:我
第四屏是我,有:个人信息、收藏、钱包、卡包、表情、设置。
为什么我放在第四屏?
我主要包含一些个人信息,面对三个需求,属于极度弱化的功能,所以放在第四屏。但是细心的你,应该早就发现我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钱包。这个功能,正好是用来满足的最顶层需求:生活。
那么问题就来了:最顶层的生活需求,怎么放到第四屏,显得弱化了呢?
产品设计,有一个理念:为了避免臃肿,功能要做到当你使用它时,它就在那里;当你不使用它时,它也不会来烦你。生活,本身就是琐碎的,你用多了,也会烦。所以,将其放在第四屏中,当你使用它时,你自然会去打开它;当你不使用它时,它也不会来烦你。
理清产品架构的背后,或许你就慢慢懂得如何构建一款产品了。
抛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将钱包放在第三屏,你觉得如何?
我所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作者:蔡扶勇,会点技术,带过团队,搞过产品。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