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孩子为何不报考这54所大学
北京生源高考中占便宜,这已经是多少年饱受诟病的事;但北京孩子高考上线容易,重点上线率一般也只有30%左右,虽然可能高于外地,但毕竟上重本是需要付出比较艰辛努力的。可近日有报道称:今年共有54所一本大学无人问津,分别为:
文科: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延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有什么大学
理科:燕山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
北林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乍一听这话,外地考生或许会怒发冲冠,说北京人越来越不像话了。但仔细一追究,便发现这些不报考的学校中,除了个别如西北大学、东北师大等,文理科都算说得过去,之所以不报它们,是因为他们属于文科院校里勉为其难的理工科,或理工院校里勉为其难的文科。说穿了,就是为了高大全,或多兼并地皮,或临时拼凑系科,或将相关的专科、进修学校等扒拉过来,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学院。比如北京化工大学合并的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这样的经济类专业,能学到什么?
不论人们怎么议论北京人,我这个异乡异客对于他们的眼光和心气非常佩服。就说报志愿这一问题,当年笔者高考时,愣是把学校是否重点放在专业是否爱好和有前景之上考虑,放弃那么多不错的学校和自己喜爱的专业,给母校完成重本指标,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北京人不上这个当,他们可以让600多分的子弟上北工大和首经贸的实验班,就是不去凑重点大学的热闹。
然而,不是全国考生都能像北京考生的考试条件那么优越,也不是全国考生都接受北京考生一样的教育,当然,更不是所有家长都像北京家长一样明白这些大杂烩大学的内幕。而学校的名额是空不下来的,招不到生就会被调剂到外省市,以重点大学的名义,去危害那些考了高分的学生。
是谁忽悠高校合并和扩招的,面对这种局面,应该好好反思反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