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14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弄 一塌    B.单 厚此   
C.事 垂头    D.无虚发
2.下面不能构成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柔美 优美 秀美    B.困倦 疲倦 疲劳   
C.拥戴 拥护 爱戴    D.倾听 聆听 打听
3.下面词语都能表达“说”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厉声呵斥 全神贯注    B.谈笑风生 呆头呆脑   
C.吞吞吐吐 侃侃而谈    D.自作自受 念念有词
4.下面与其他三句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
A.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是春蚕,默默无闻,无私无畏;老师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   
B.思考是开向智慧的一扇明窗,思考是刺向未知迷障的一把利剑,思考是通向成功的一座伟大桥梁。   
C.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   
D.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梦想的起点。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同学们整齐地站成两排,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单跳、双跳、花式跳绳等练习。   
B.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C.“中国雪乡”坐落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会处,雪期长达约7个月。   
D.春天来了,她用温柔的大手拂醒了大地;春天来了,她用温柔的话语唤醒了鲜花和绿草。
6.下面句子出现语病的一句是(  )
A.锅包肉、地三鲜等东北美食,不仅抓住游客的胃,更不是留住游客的心。   
B.中华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   
C.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产业工人工作更有劲头、生活更有奔头。   
D.靠着这股钻劲儿,他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
7.阅读下面关于“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字及标志图片,答题。
下面表述与以上文字及图片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本世纪初,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达500余项。   
B.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有时会和国际儿童节出现在同一天。   
C.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中间画的是古陶鱼纹,隐指“文”即文化遗产。   
D.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可看出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寓意团结、和谐守护精神家园。
二、填空。(24分)
8.ㅤㅤ“废”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      部首,再查      画。“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解释:不再使用;不再继续。荒芜;衰败。没有用的或推动了原来的作用的。残废。“半途而废”中的“废”应取第      种解释;“废话连篇”中的“废”取第      种解释。
9.补充古诗名言。
(1)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2)绿树村边合,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更喜岷山千里雪,            。——《七律•长征》
(4)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李纲
(6)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0.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写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里。
不是……而是……
不仅……还……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1)罗医生表示,防护面罩        有一定遮挡效果,       无法贴合面部,留有较大空隙,防护效果不理想,不适合作为儿童防护装备。
(2)陈炜告诉记者,他每天开车上下班时,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长江大桥、道路和地铁,       感叹武汉的变化之大,     为身为武汉人感到骄傲。
11.语言表达
(1)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ㅤㅤ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2)中国书法、中国珠算、梁祝传说、刘三歌谣、陕北民歌等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班委会打算组织一次关于“非遗”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拟定一个演讲题目,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阅读时能想开去,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2)好的演讲稿要有感染力,不必引用生动的故事。      
(3)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5)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可以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内容。      
三、阅读答题。(27分)
13.阅读《童年》节选,回答问题。
ㅤㅤ那时我病得很重,刚能勉强起身。我清楚地记得,我病着的时候,开始是父亲开开心心地照顾着我,后来他突然不见了,照顾我的人换成了外祖母,一个很奇怪的人。
ㅤㅤ“你从哪儿过来的啊?”我问她。
ㅤㅤ她回答:“从上面来,从下城来,不是过来,是坐船来!人怎么能自己从水上过来呢,真是个小迷糊!”
ㅤㅤ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让人糊涂。上面,楼上住的是几个染了大胡子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个卖羊皮的黄皮肤卡尔梅克老头。下楼梯可以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话就滚下去,这我一清二楚。可是这关水什么事?简直都乱套了。
ㅤㅤ“我怎么就迷糊呢?”“因为你吵得人迷糊啊。”她说完也笑了起来。
(1)节选片段中“我清楚地记得”让你感受到什么?
     
(2)从节选片段可以看出外祖母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
     
14.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孔融让梨
ㅤㅤ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ㅤㅤ注释:辄:就,总是。故:原因。奇之:认为他(孔融)是个奇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与诸兄共
食:       
(2)“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是谁说的呢?
                   
(3)你认为文中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芜怎么读音               
15.阅读短文,然后答题。
小兵张嘎(节选)
ㅤㅤ且说那个小院的房间里,这时正靠窗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脊背佝偻,披着一件掩襟的褂子,盘腿卧脚地在抽针引线,缝补着一只张了鲇鱼嘴的夹鞋。她蹙着一双老眼,眉头上攒起两个疙瘩,豆粒大的汗珠儿,就在那皱纹重叠的额上排起队来。天是闷热的,可是,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像是一颗心化在那只鞋上了。
ㅤㅤ“叭唧、叭唧、叭唧……”由远而近传来一路子急跑声。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在手上。只见单布门帘往里一鼓,从底下冒出个孩子的头来:“奶奶,奶奶!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你说说,你说得上来吗?”真叫人哭笑不得。老奶奶一面瞪着他,一面揉着胸口,好半晌,才喘口气说:“小祖宗,你把奶奶给吓煞了;越说不叫你跑,怎么更跑欢了?”一句话提醒了那个小家伙,身子往下一蹲,脑袋歪在炕沿上,恍若犯了大错似的,咪嘻咪嘻地笑了起来。在那月牙儿似的一对小眼里,两道挺逗人的光芒闪跳着。
ㅤㅤ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红灯,眼里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宝贝,她的孙子——张嘎子。眼下,他的年纪才只十三岁。
ㅤㅤ老奶奶没有儿,儿子在事变那年给鬼子打死了;张嘎子没有妈,妈在他五岁那年病死了。老奶奶只有这个孙子,孙子也只有这个老奶奶。老奶奶已是近七十的年纪,就靠半坑苇子一双手,织些席,纺点线,把自己的残年当做一把土,一心只要培育这棵小苗苗长大。喜却喜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泼,生得来一副宽亮心肠,成日价除了帮着老奶奶刷锅洗碗,拾柴禾,破眉子,还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伺候老奶奶开心逗乐。老奶奶纵有千种愁肠,万般苦闷,也给他闹散了,赶光了,直把个孤苦冷清的门户儿,翻做个火炉般温暖的小家庭。
ㅤㅤ当然,这大半说的是以前的情形。自从“五一”扫荡那股子腥风血雨一来,家家户户屋翻宅乱,狗跳鸡飞,血跟着刀,刀又随着火,老奶奶带着小嘎子,东奔西逃,团团打转,直冒了三个死儿,才险险乎脱过这场大难。吓得老奶奶死去活来,终究得下一个气喘心跳的病根儿。
ㅤㅤ然而就在这场大风暴中,老奶奶却和八路军结下了生死之缘。一来是她老人家心肠火热,赤胆忠心;二来这两间小草房正处在村沿上,地方背,不惹眼,进出方便。于是就常有工作干部和伤病员,来家里隐蔽。他们昼伏夜动,黑去黑来;来时吃喝住宿,去时一阵清风。
虽有时连模样儿还未看清,一闪便又走了,可单凭她那颗受过万千折磨的心就能知道:这都是些世界上最好的人。他们为国为民流血牺牲,哪怕刀戳在胸口上,眉头儿也不曾皱过一皱,他们在敌人面前像一个铁人儿,可对她这个穷老婆子,却亲妈一样待承,生母一样伺候。有哪个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曾享有过骤然增添这么多孩子的欢乐啊!
ㅤㅤ【注释】破眉子:苇子破成细片长条,用来织席子的。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成日价:     
骤然:     
风烛残年:     
(2)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的转变。C.表示话语的中断。D.表示声音的延长。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奶奶,奶奶!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你说说,你说得上来吗?”     
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红灯,眼里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宝贝,她的孙子——张嘎子。      
(3)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短文中的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她头发花白,脊背佝偻,披着一件掩襟的褂子,盘腿卧脚地在抽针引线,缝补着一只张了鲇鱼嘴的夹鞋。
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在手上。
虽有时连模样儿还未看清,一闪便又走了,可单凭她那颗受过万千折磨的心就能知道:这都是些世界上最好的人。
     
(5)短文中的张嘎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