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中国的诺贝尔之梦
葛优外甥
摘要:“李约瑟难题”的解答直接涉及到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存在一些矛盾,而中国的诺贝尔之梦又是这一矛盾的延续。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阻碍了中国创新性科技的进步。
关键字:李约瑟难题,诺贝尔,创新,教育体制
世界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宋慧乔的身高——诺贝尔科学奖已走过它的百年历史,全世界已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奖。但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中,中国本土科学家竟然榜上无名。这一事实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
近日,随着2011年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中国人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再次成为人们强烈关注的话题。多年以来,萦绕在国人心头的“诺贝尔之  梦”,始终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情结。有的学者曾经作过统计,一个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力的围家,自革命胜利或独立后3040年内,一般会出现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巴基斯坦是29年,印度是30年,
前苏联是39年,捷克是41年,波兰是46年……可是,新中国成立已经55年了,而我们在诺贝尔奖牌的统计上还是零,这确实是不正常的,它不能不引起我围从领导到科学工作者深刻的反思。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诺贝尔奖在有意疏远中国,还是中国“疏远”了诺贝尔奖?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泱泱人国,为什么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自认为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商,无论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数量也已居肚界之首,数学神童比比皆是,几乎囊括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各课竞赛金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经济的进步举世瞩目,就是这样一个飞速发展飞速进步,有着悠久历史,辉煌成就的泱泱大国,为什么竟然与诺贝尔奖无缘呢?这与我围古代辉煌的发明历史又是何等巨人的反差呀!   
所谓“李约瑟难题”是指,中国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以四人发明为代表的杰出的科学技术成就,自公元115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也一直是走在西方围家的前面,可是近代的科学文明却没有在中围文明中成长,而却诞生在刚刚摆脱中世纪黑暗的欧洲?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李约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也被称为世纪难题。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内在逻辑上考虑,近代科学家将其规范表述调整如下:
(1)为什么从公元前l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2)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
尽管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尚未杀青,他本人关于这一难题的最终解答也还未面世,但国内外学术界却已是众说纷纭。早在1932年,中国大陆就专门召开了有关李氏难题的学术讨论会,会后结集出版了《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论文集;在历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的学术会议上,李氏难题也常常是议题之一,中国的《自然杂志》甚至别具一格地以李氏难题征答的活动,作为对李约瑟老博90华诞的献礼,而李老博士本人也应约寄上了他的一篇“征答”……李氏难题影响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由于李约瑟博士几十年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感召,更由于他所提出的这道著名难题的引人人胜的思辨魅力,在“中国科学史”这面旗帜之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科学家们都在为最终解决李约瑟难题而上下求索。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关于李氏难题的解答难求共识,但却积累了丰硕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李氏难题又显得格外地引人注目。
从实质上说,无论是“李约瑟难题”或是“诺贝尔奖零现象”,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即为,为什么我们又如此辉煌的古代文化,近代文明却没有在这里起源,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成为世界的科学发展的中心?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也许这一问题的产生也的却是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东方人的生存条件,中国历史根深蒂固的影响,促使中国人形成求稳不求变,求多不求新的思想。阿尔费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生前  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由此也意味着,该奖对所有的人开放,不论其国籍、种族、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如何。细数其百年历程,作为世界上最有知名度的大奖,诺贝尔奖可谓万众瞩目,全球科学家、学者乃至政治家都将获得这项殊荣作为牛生的梦想。平心而论,按照这样的标准,我国的近代有这样的成就吗?没有,这不是我们在妄自菲薄,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我们没有。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创造性。那么究竟什么原凶窒息了中国人与生俱有的创造性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
我不能说我是一个教育体制的受害者,我在这里说我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践行者,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完整的走过了中国教育模式的每一步。我从两个两面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失去了创造性。
中国基础教育抹杀了个性的发展文科理科
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是人获得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国教育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就要求孩子要和大家都一样,否则他或她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从而遭到家长和老师的训斥和批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现在想表现个性而将来可能具有极富创新能力的不循规蹈矩的孩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杳无音讯了。到了初中和高中经常是挑灯夜战、忙于升学考试,哪有时间和机会去发展和表现早已被扼杀的个性。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该补救个性发展了吧,可谁给你因材施教,统统都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运气不错,考上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可哪个导师又愿意让你做你想做的研究?简直是天方夜谈、痴心梦想。导师们只需要打工者,否则,导师们的课题准来做。兴趣和个性都没了,哪来创新?可诺贝尔奖偏要求创新!在太多的时候,我们都在跟着“别人”走,是一种盲目的的从众心理。在我们有创造的力的时候,没有机会去发展它,开发它,当年龄增长,
到了研究生,博士阶段,社会需要我们有创造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培养方式。
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闭门造车,设计主观。一个科学的专业课程设计应该是,既要遵循其本身所应有的设计规律和范式,又要借鉴于全国乃至世界名校在同一学科专业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课程构成及其学科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更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而进行既科学又现实的设计。尽管这一设计思路已是高校教学管理者人人皆知的规律和范式,但在我国部分高校的有些教学管理者当中,在实际的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却往往违背常规。这种违背专业课程设计规律的理念和行为,不仅造成专业课程设
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脱轨,而且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学非所用,就是用非所学,拟或压根不到工作。
中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在于创新乏力,太多官本位意识和官本位体制让科技止步不前,而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则是传统思想模式和科技教育理念体制存在缺陷。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必须从教育的不足人手。对诺贝尔奖的期盼也要从教育的不足入手。中国的传统思想模式追求平庸、反对冒尖,这是一种 集体无意识,是儒家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理念的缺陷。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恢复大学的本来面貌,给中国的孩子松松绑,给予更多自由探索的机会和空间。也许诺贝尔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oled显示屏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主编:李约瑟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王钱国主编.李约瑟文献50年(1942 - 1992苯的物理性质,上下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江晓原.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延展10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
(1)55 -64
[4]王鸿生,李约瑟难题和超越李约瑟难题的随想[Rl.中华读书报,1997 -11-12.
[5] 杨长福, 幸小勤.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李约瑟难题”[J].四川大学学报,2008(2)68-73.
[6] 郝书翠.“李约瑟难题”中的文化进化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1(3)45-47.
[7]姜文化.易学视角下的李约瑟难题再探[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1)55
houhui[8] 寇顺梅.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及未来方向[J].西北医学教育,2011.4(19)73-74.
[9] 陈九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体制改革[J].学习与探索,2011(3)694-696.
[10] 潘晓婷.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其对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
[11] 钱兆华.对“李约瑟难题”的一种新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3(14)55-59.
[12] 牧君.中国的诺贝尔之梦[J].环球博览.
[13] 沈军队.中国诺贝尔奖难产原因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
[14] 王育竹.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J].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