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作” 说到四川方言的长处
作者 ▏苦笑夫子
你用普通话说 “做作”(zuò zuò)这个词,读音上应该有某种别扭的感觉。也许因为如此,很多人把这个词省去一个“做”,说成或写成“作”。然而“作”这个单音节词在审美和表达上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于是有人又把同一个意思说成“装”。但 “装”有时更不能尽意,这才出现了 “装/逼”一词。
该词倒是比较接近“做作”的本意,带有明显的感情彩,含义上似乎还有所拓展,所以近年来大行其道,颇有取代“做作”的势头。可惜它来历不正,粗俗不雅,恐怕也很难挤进官版词典里去。别说大人雅士,就我这种下里巴人,也难得屈尊去用它。
我的理解,“做作”就是故意作态,即言语或行为不由衷不自然地装假。然而本文要说的不是这个词的诠释问题。本文要说的是,关于这个词,四川方言的读音比普通话优越,从而让多数四川人在使用“做”和“作”这两个字作文时,错用的几率大大减少。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四川方言把“做” “作”二字分别读成“zu(三声)” 和“zo(入声)”,因而在读“做作”一词时,就读出了发声的差异和音韵的变化,好听些,也好说些,不拗口。只是有点土,非四川人听了,即便懂得意思,也会忍不住笑。但是,如果我们平衡一下,用普通话读这个词时,把“做”读成“zu(四声)”,“做作”就成了“zuzuo(都是四声)”,有个变化,不就好听些了么?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逗个乐子而已。重点在下面。
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如前所述,四川话的“做”和“作”读音不同,还不单单是个音韵问题。在四川方言中,这两个字
的用法之不同,本来也是很分明的。笔者的体会,“做”,一般用来表述某种具体的动作,多指手工劳作,如工人“做工”、学生“做作业”,小贩“做烧饼”,运动员“做动作”,小孩儿“做鬼脸”等等。而“作”这个动词,在四川方言中往往是虚指,用来表述某种不那么具体、比较抽象的行为,比如“忸怩作态”、 “弄虚作假”、“装腔作势”。
一个地道的四川人,如果他受普通话的影响不那么严重,一般不会把“做作业”说成“作作业”,把“做蛋糕”说成“作蛋糕”;也不会把“逢场作戏”写成“逢场做戏”,把“矫揉造作”写成“矫揉造做”。不会说错,多半就不会写错。不会写混了,也因为读音不同。这就对了。
词语表达上的的分工,当然是越精细越成熟,一个语境的核心词应该是唯一的。但是在普通话中,“做”和“作”这两个字因为读音一模一样,字义又相近,却经常混为一谈甚至合二为一,“做”“作”不分,从而造成语言的混乱。拼音打字,词库里本应严格规范应用,却也不分正误,混杂罗列,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打一个整词,也可能选对了,也可能选错了。如果单字组词,许多人更会用别字。排除“大家都错因而就对了”的成分,比如“作手工”、“做秀”之类,单那些显著错误的用别字,媒体上就比比皆是。比如“作为一名学生,你如何如何”这种句式中,就被很多人把 “作为”写成“
做为”。相反,“你做个样子给我看”,也有很多人把“做”写成“作”。其它诸如“做(作)坊”、“当牛做(作)马”、“做(作)贼心虚”、“有所做(作)为”、“装模做(作)样”等等,说四川方言的人一般不会写错,而说普通话的人会不会写错,就不好说了,尤其是年轻人。
如果“做”“作”的用法都可以不分家,仓颉老先生何必多造一个字?这么说来,四川人倒是仓颉的忠实粉丝。在个别地方,普通话向四川方言学着点,未尝不可。
如说“做作”的难堪已经让先人蒙羞的话,下面这个问题就更尴尬,造成的混乱更大,差不多已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了,我今天再提这个话题,都有点不好意思。。
“的” “地” “得”——作为结构组词,你用对了几成?很难说!
这又是普通话读音惹的祸。作为结构助词,因为普通话“的” “地” “得”三字的读音相同,都读“de(轻声)”,许多人就以为用法也一样,从而把后两个当成多余,一“的”到底,错得一塌糊涂。学生不用说了,就连一本正经的传统媒体和某些学者、文人,也常常如此,让定语、壮语和补语在语言形式上难以区分。甚至还有人呼吁,三个结构助词,只留一个“的”即可,还将这种因噎废食美其名曰“改革”。
于是,出现结构助词的句子就变成这样:
定语后面用“的”:原来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这个多半不会错。
壮语后面用“地”:沉重的车轮飞速的旋转。后一个 “的”应为“地”。
补语前面用“得”:风刮的“呜呜”响,“的”应为“得”。
当然,出现这样的错误,除了读音相同惹的祸,还有其它因素,比如懒惰和有意为之;但是无论如何,说四川方言的人,你要他犯这种错误,恐怕也难。
为什么?四川方言中,这三个词的读音完全不同, “的” “地” “得”,分别读作“di(入声)”“di(三声)”“dê(轻声)”,老四川在说话时,已经把定语、壮语和补语的这三个标志分得清清楚楚了,因而在作文打字时就绝不会选错,手写时更不会错。笔者是个老四川,爱四川方言爱得要命,以听地道的四川方言朗诵为天下第一乐事,小时上学,老师也全讲四川话,耳濡目染,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从不用错,笔误除外哈,而且不用老师操心,就得益于四川方言的这个小小的长处。
普通话,外来词语都可以引进,向我们四川人学一手,哪怕借鉴一下我们的方法,恐怕不至大错吧?
一笑。
EN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