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题
1.关于“赤壁”  提起“赤壁”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三国中的赤壁,那么文中的“赤壁”是否是三国中的赤壁呢?         
明确:文中的赤壁并非三国中的赤壁,而是指黄州的赤鼻矶。(引导学生看注释①)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
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作者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
(1)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
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2)苏轼的成就与贡献         
文学: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 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著名“宋四家”之首。(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       
绘画:文湖州竹派的代表画家,擅长竹石、枯木,提出“诗画一律”。         
学术:对《周易》、《书》很有研究,南宋力抵苏轼的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其在《周 易》、《书》上取得的成就。       
水利:苏堤        烹饪:东坡肉        家具:东坡椅         
医药:记载了许多宫廷、民间药方       
服饰:东坡帽、东坡巾、苏公笠  政治:当时著名三党之一“蜀党”(苏轼)、“洛党”(程颐)、“朔党”(刘挚)。 
4、写作背景介绍: 
通过苏轼的发散式认识,我们知道苏轼可谓“全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代贤才,在政治之旅,宦仕之途上之路却坎坷不断、挫折连连。《赤壁赋》一文便是作者政治失意、被贬黄州时所作,那么这篇千古佳作背后到底隐含了怎样一段辛酸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赤壁赋》一文的写作背景:   
余秋雨曾在《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有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压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余秋雨的这段话讲述的是在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
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  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文本赏析
(一)理清文章思路 
1、苏轼夜游赤壁时,情感是怎样的呢?
启发式概括:  月夜泛舟的陶醉 —— 悲凉箫声的伤感——人生失意的悲情——忘情尘世的洒脱 
2、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归纳出来的这些表现作者情感的词,思考一下,作者的情感发生变化又是否有发生变化呢?如果有,又是怎么变化的呢?(文中出词)
参考:乐——悲——喜 
(二)分析情感变化           
第一:乐 
1、 作者因何而乐呢? 
2、 请同学们从文章中出表现作者乐相应的句子?   
乐之因:赤壁的美景 
2.朗读,赤壁之景到底怎样,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板书:画意—美
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如此之美景使作者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乐的表现: 扣舷而歌   
第二:悲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第一段写了秋夜荡舟,饮酒放歌,可谓极尽快乐,那么作者是否一直乐下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二、三自然段。 
歌的内容 “美人”
主悲    悲凉的箫声   
客悲:英雄永逝  个体渺小    人生苦短  壮志难酬 
苏轼悲  主 = 客    (互为参照,相为表里)  在轻松的对答中消解贬谪的苦闷
 
 
补充:关于“美人”的解析
  (1)歌中提到了“美人”,这里的“美人”指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指君王,在屈原的《楚辞》中常用香草和美人来比喻君主。(注释17) 
(2)作者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为什么还对君王念念不忘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 样的品质?除此以外,歌中还有那些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这些情感呢?
①希望自己能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     
②人处江湖之远,心念朝堂之事,心怀天下,品质高洁。
赤壁赋
③“桂”、“兰”都可表现作者的高洁品质。(《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3)歌的内容为什么会使作者产生悲情呢?           
作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英雄无用于之地,而倍加感伤。 
3、 关于箫声的解析 
(1)文章中如何描写箫声的?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气氛,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① 洞箫之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 营造了一种悲凄、悠远、哀怨、绵长的气氛
③ 字眼:怨、泣    押韵:呜、慕、诉、妇   
4、同学们将自己掌握的关于表现“英雄永逝”、“个体渺小”、“人生苦短”、“壮志难酬” 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分享,再次感悟作者的悲伤之情:   
英雄永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个体渺小: 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人生短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孟德《短歌行》  
壮志难酬: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第三: 喜 
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搜集的诗句可以看出,其实苏轼在第三段中提到的感触(英雄永逝、个体渺小、人生苦短 、壮志难酬)前人都曾提到过(也就是说到第三段为止,苏轼大感慨都是对前代人的重复)而且这会给我们一个悲观者的形象,那么苏轼并没有就此戛然而止,在第四段中苏轼又提到了怎样的一个想法,是否有对前人的超越?
第一层:水月的变与不变   
第二层:对待万物取与不取
理解:  ① 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也/物我同一/生死同一) 
② 取(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不取(作者对荣辱得失的淡然/达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讨论:  作者认为“物与我皆无尽”、“生死同一”,那我们是否可以想作者认为人无所谓“今生来世、无所谓成败” ,那么也就无须追求功名利禄,这说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庄老“出世”思想;佛家的轮回思想)
四、探究:问:文中的“客”真有其人吗?
文中客和“我”对话,实质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