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蒸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节约用水的故事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黑板上的字中的水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一个热水瓶和一个冷水瓶放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准备:小组: 酒精灯1个、小勺2只、火柴1包、蒸发皿1个、热饮料瓶1个、冷饮料瓶1个、毛巾2张、记录纸1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以前老师曾教过一个班级,他们非常的棒,在做实验前,老师准备在桌上的实验材料,他们不乱动;做实验时,他们勤于探究,小组讨论低声细语;完成实验后,他们把材料整整齐齐地放回原位;你们要不要向他们学习。
2、复习旧知到新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他们能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水” (用湿帕子在黑板上写“水”字)
(二)水到哪里去了
1、出示小男孩拖地的图片。
图上男孩在干什么?拖地后留下的水待会儿还能看得见吗?会到哪儿去了呢?
2、刚刚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水”字,怎么不见了呢?
3、学生预设。(预设:可能到地板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也许学生会说水蒸发了。)
师:水既没有流出去,它怎么会减少了呢?
(预设: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板书课题:水和水蒸气
师:同学们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你能感觉到水蒸气的存在吗?
(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无味的气体)
师:为了更深了解水蒸气?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
(预设: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1、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加热过的勺子;2、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
(预设:放在蜡烛上加热的水里过一会儿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过几分钟后,勺子中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勺子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
板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5、师:在生活中你看到蒸发这样的现象吗?(学生交流。)
(三)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能够蒸发变成水蒸气,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想了解的吗?
(预设:什么时候水会蒸发;怎么样水才能蒸发的快点;蒸发后的水有什么用……)
师:对于其中的两个: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预设: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3、回归到加热小勺实验
师:同学们比较两个小勺的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你用什么方法使这张帕子干得更快些?(出示湿帕子)
小结: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四)空气中的水
1、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证明一下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