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成语内涵丰富,表达精炼,意义深远。从成语中,我们可以学到知识,增长智慧,还可以从中到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通权达变——激发探究欲望
以王江老师执教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为例。
【课堂实录】
师: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信息有5条。1.一共有25个小组;2.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3.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4.每组要种5棵树;5.每棵树要浇2桶水。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存在问题】
因为情境图中呈现的信息太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清,更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耗费了大量精力在不重要的环节上。
【调整意见】
师: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信息有5条……
师: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运用哪些信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运用哪些信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一点感悟】
在情境图的教学中,教师的常规做法是:从情境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做未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信息较多的题目,有时我们不妨反过来教学,把“根据信息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改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这样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有用信息的能力,效果会更好。对于能提出很多问题的题目,更多时候我们应该这样设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答的问题吗?这样把问题锁定在我们需要研究的范畴内,节省教学时间,避免学生无价值的思考。
情境图中信息怎么呈现,也值得我们思考,是一次呈现,还是依次呈现?是直接呈现,还是让学生猜测、补充后再依次呈现?不同情境,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呈现方法,方法改变了,信息会以更震撼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效果自然不同。
二、去伪存真——抓住问题本质
以王鹏老师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为例。
【课堂实录】
师: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40+56=96。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生:56+40=96。
师: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带树的成语生:相等。
师:所以40+56=56+4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20+32=32+20;57+23=23+57;77+32=32+77。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存在问题】
学生只从表面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为什么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学生理解并不透彻,为后面的加法结合律教学设置了障碍。
【调整意见】
师: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40+56=96。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生:56+40=96。
师: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生:相等。
师:不用计算,你认为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为什么?
生:相等,因为用上午加下午的等于一天的,下午加上午的同样等于一天的,无论把谁
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最后都是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计算出的都是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接下来,教师呈现情境: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课堂实录】
师: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生:88+104+96。
师: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
生:104+88+96;96+88+104;96+104+88。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回答不出。
【存在问题】
受前一个例题影响,学生只会用交换加数位置来列式,很难想到88+(104+96)这个算式。
【调整意见】
师: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
生:104+88+96;96+88+104;96+104+88。
师:不改变88+104+96中加数的顺序,还可以怎么处理,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88+(104+96)。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处理?
生:因为先把第二天和第三天相加,再加上第一天的,与先把第一天第二天相加,再加上第三天的,计算出的都是三天一共骑的路程。
师:加上小括号的好处是什么?
生:加数位置没有改变,但运算顺序变了,计算简便了。
【一点感悟】
数学教学要注重对知识进行质的探讨、根的探寻,教学时不要兜圈子、绕来绕去,要通过巧妙的设计,直奔主题。学生理解了知识,记忆才会更牢固,才会融会贯通。
三、大浪淘沙——拓展题目功能
以杨丽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为例。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用小正方体学具摆出例题1中的组合图形。
(学生拼摆。)
师:用小正方形分别摆出你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合作拼摆,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集体订正后,教师让学生翻书完成例
题连线。)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存在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