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通讯方式
1.击鼓传令
音响通信,古已有之。约在3000 多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用铜做成直径约为2~3 米的金鼓,击鼓为令,传递信息。这些金鼓,放在一定高度的鼓架上,处在不同的方向,一旦有敌人侵犯,鼓手就敲击金鼓,由不同的鼓点表示不同的内容,调集分散在不同方向的军队。当时正是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年)多乱之时,诸侯小国林立,用鼓声传递信息及时而有效的起到了通信联系作用,确保了各国联防共同对敌的作用。用鼓点声传递信息,进行联系或防卫,在世界各地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通信方法。
古代的非洲,没有文字,交通不便,根本谈不上邮政通信事业。非洲人就用特制的精巧的大鼓来传递信息,他们用一段圆木头,把中间挖成空筒,再用大象的耳朵皮将两端蒙住做鼓皮,这就制成了一面大鼓。这种鼓敲起来非常响亮,三四千米外的地方都可以听到。不仅如此,非洲人还编出了一部“击鼓语汇”,即用多种多样的鼓点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当一地的鼓手根据要传递的信息敲出鼓音时,邻近的鼓手们便一个接一个地重复相同的鼓声。这样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传下去,两小时内便可把甲地的“话”传到50 多千米外的乙地。用这种办法可以把信息传得迅速而又准确,因为击鼓的声音,浑厚有力,传播很快,即使在较远的地方也可以听清楚。据说19 世纪末,英国侵略军凭借现代化的炮入侵非洲,屠杀当地人民。苏丹军民奋起抵抗,他们在喀士穆打败了入侵者,而获胜后就是用激越、喜人的
“击鼓语汇”报告了这一胜利的喜讯。如今,在非洲人的舞蹈中,他们边击鼓边起舞,就是一种以鼓声来表达战斗和胜利喜悦的情景。
大洋洲的民族在很久以前则制造了另一种传递音响的工具——木瓶。原来在澳大利亚酷旱的沙漠地区,有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瓶树”。这种树的树干简直像个大瓶子,直径可达数米,一棵树能装水40 至60 升,这就使它即使在长期的干旱中也能维持生命。当人们在沙漠中需要水时,只要在瓶树干上挖开一个小口,就能立即喝到“清新”的“饮料”。因此,这些树就成了澳大利亚沙漠中的“水库”。在古时候,澳大利亚人还曾把这种瓶树干锯下来,稍加修整,制成“木瓶”,用来传递信息。这种“木瓶”相当的大,敲击起来能发出巨大的声响,可以把信息传得很远。在拉丁美洲的巴西,有一种纺锤树,也可以制成类似的工具,用以传递信息。用击鼓传递信息在人类通信史上,真可谓是一大发明。
2.会“说话”的旗子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要借助于小旗子来进行通信联络。比如,开运动会时,发令员常常要用小旗子与计时员联系。当你乘坐火车进入车站时,也总会看到车站工作人员拿着红和绿的小旗子在站台上进行指挥。而在战争中,打出白旗子表示投降,插上红旗子当表明胜利。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双方船员会凭不同旗帜组成的标志,了解对方的意思。凡此种种用小旗来“说话”的通信方式就叫做旗语。
旗语同手势、闪光、烟火等属于目视通信的范畴。用旗子作为通信工具,也是人类祖先的一大发明。早在2000 多年前,北方匈奴不断入侵,汉王朝为了及时击退入侵者的侵犯,最快速度地调集军队,就用红布和白布做成族旗,即古书中称为“表”的,作为信号联络之用,每当高高的城楼上出现表示紧急情况的旌旗时,远处的驻军就赶来接应。这或许是人类最早用旗子通信的方法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沿用着它。用旗子形成旗语则是后来的事,那么旗语始于何时呢?
大约在公元17 世纪的时候,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船舰之间为了通信联络的需要,就开始使用旗语了。通信时,水手站在船上,手持两面不同颜的小旗子——白的、黄的或鲜红的,高高举起一面旗子是一种信号,举起两面旗子是另一种信号,如果在空中挥舞,那又是一种信号,这样利用不同颜的旗子和不同的动作,就可以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了。有时人们还在船的桅杆处升起五颜六的旗子,用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到了公元18 世纪末,法国人布普在旗语的启示下发明了一种远距离通信器——扬旗通信器。这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电信发明以前,要算是一种较先进的通信方法了。1789 年6 月,生长在偏远农村的布普带着他创造的扬旗通信器,来到了首都巴黎,这个热情的青年想把自己的发明贡献给国家,为社会造福。他在巴黎公开地做了一次通信实验,实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扬旗通信器确实能够帮助人们遥远地传递消息。但当时的法国革命已经开始,国王和大臣们正在为自己的命运惴惴不安,对这个普通青年人的创造哪
里会放在心上呢?他碰了一鼻子灰,便只好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助手们进一步改进他的通信器。这时,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有人怀疑他利用这种方法与革命党通信联系,便秘告政府,怂恿一些人把他的扬旗通信器打了个粉碎。但布普并没有灰心,1792 年他重新回到巴黎,经过艰苦的劳动,又制造出一部新的扬旗,并且顺利地进行了公开实验。这时,法国革命已经成功,革命政府便拨出专款帮助他修造实验通信站。
这种扬旗通信器现在看来并不复杂,它是在一根高高的杆子的上端,装置上三块能活动的薄板,每一块薄板上都系着一条细绳,通讯员握着绳子的另一端进行操纵。只要牵动细绳,薄板就会随之改变原来的位置,当三块薄板同时向各方转动时,就可以组成不同的形状,形成各种符号了。布普一共设计出196 种符号,他用每一种符号来代表一个字母或单字,这样就可以利用一组组不同的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了。为了使信号看得清楚,这种扬旗通信器必须架设在高大的楼房的房顶、山顶或特制的铁塔上,通信员还必须备有望远镜,这样,在10 公里远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扬旗站上的信号了。每个通信站,由两人昼夜轮流值班,在夜里或云雾天气,就用灯光照射着来分辨信号。如果值班通信员在邻站的扬旗上发现了某种信号,必须立即在自己的所扬旗上作出同样的符号传给下一站,这样一站传一站,就像“接力”似的把信息传到远处,构成了各大城市之间的通信联络。
布普的第一条目视通信线于1794 年7 月完成。这条通信线架设在巴黎与里昂之间,相距120 公里。同年9 月1 日,人们就在巴黎通过扬旗通信器收到了里昂发来的一个重要军事情报,这个情报经过
20 个通信站,用了3 个小时,每小时能传递70 公里,这个速度使当时的人们都感到震惊。在布普的倡
导下,法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扬旗通信接力系统。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仿照着建设了一些扬旗通信线路。这样,信息就从普鲁士传到了彼得格勒,从柏林传到了特里尔,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说1815 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去的消息,就是通过这种通信系统很快传到巴黎的。扬旗通信器在延伸通信距离,及时传递较多信息方面,确实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种扬旗通信器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铁路沿线使用的扬旗就是在它的启示下创建的。扬旗设在车站的两边,是铁路上传递信号用的。它是在一根立柱的顶端,装上能够活动的木板,板横着时表示路轨上没空,指示列车不要进站,板向下时就表示可以进站了。布普发明的这种扬旗通信器,通信能力仍然是有限的。还有一个致命缺点是不容易保密,它所传递的消息很容易被人半路截获,尤其在战争期间,通信设备也易于被敌人破坏。正因为如此,这种扬旗通信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就被更先进的电气通信方式取而代之。但是旗子通信还是继续使用着。旗子通信,到了现代也有了发展。现代的舰船上一般都备有几套国际上共同的通信用的挂旗,它的每面旗都是由各的旗纱制成的;每套40 面,其中26 面代表26 个英文字母的方形或燕尾形旗,10 面代表数目字的尖形旗,还有3 面也是尖形的,叫代替旗,1 面呈梯形的答应旗。把这些小旗子按照明码或密码的次序挂到桅杆上,就可以表示一定内容的语言,互相通信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