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改变了历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功能,对于历史教学是非常有用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避免出现一些问题;网络教学引进历史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 、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信息处理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
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功能,对于历史教学是非常有用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历史课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高中历史的课堂,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的情境,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检测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以古老、传统、守旧著称的中学历史教学,“一书、一嘴、一粉笔”“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中学历史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学生来说,在历史知识接受的过程中,缺少思考和反馈,难免形成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习惯,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单一的讲述,不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其结果必然导致历史课的效率低下。所以这极大地束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也忽视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让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良好地表达和交流;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还应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到历史学科教学,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带来了希望。
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问题。
(一)由“人灌”到“机灌”
在设计历史教学课件或利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那种让计算机教师把历史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就是按键和顺序播放的做法,只不过是由“教师中心”演变为“电脑+教师中心”,由“人灌”变成了“机灌”,它强化的只是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甚至于教师也成为计算机的“奴隶”。但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纯粹以计算机代替挂图,单纯让计算机“唱戏”,而忽略教师的板书、语言和教态,那将会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呆板和僵化。实际上,教师的讲授仍是目前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生动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
亲的教态,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学生从接受者到观赏者
设计课件时,切忌堆砌素材,面面俱到;图片的处理宜简洁,切忌滥用彩,。否则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只顾看精美的图片、动画,忽略了知识的学习,问题的理解,从而淡化授课效果,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课堂上的观赏者。设计课件应集中精力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上。
(三)盲目使用效率低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有的教师喜欢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
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在教学中应注意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
三、历史课中的网络教学
目前,历史课堂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更多的表现在多媒体的运用。它较以往的“一讲到底” 的教学模式来说,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课堂的教与学: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为辅,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没有使历史课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
高了信息检索技能。这就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提供了前提。使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可能。而网络恰恰可以为学生的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讲授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后,围绕“如何评价秦始皇”“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等议论主题,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结合自已的观点,写出一篇历史小论文。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了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学会结合历史环境评价人物,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为其终身学习及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但是在课堂上使用网络查信息时,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上网情况,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其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不健康的上网现象。
信息技术引入学习过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读、写、算”一样是一个人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总汇,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下载、打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说明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
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由于学生对某些科目的轻视及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挖掘本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所以学生的学科知识迁移能力教差。而现在的网络空间,是各种知识的载体,利用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发现一连串的相关知识链接。例如,讲解世界现代史,围绕“动荡的中东地区”,我们查询“中东问题”时,就可能涉及到中东的地理范围、石油资源丰富和大国的干涉等问题。这就事实上加强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联系,再比如,在学习世界近代的文化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欣赏美术大师、音乐大师的艺术作品,即拉近了历史课与美术、音乐课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必然是一种发展的方向,要使用网络教学,教师必须加强在计算机操作、网
络信息的搜索、选取、下载、邮件的发送等方面的学习,做到得心应手。网络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继续探讨和研究。
四、在实践中存在的困惑
(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备课量大大增加的问题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
备课的第一个环节:熟悉教材。再这一过程中,除了向往常一样抓重点、难点、理清线索脉络外,还要思考针对教材特点,须从哪些方面利用或补充多媒体资料。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查阅筛选资料。先是习惯性的阅读相关教参、教辅等书籍,接下来在网上搜索相关专题。网络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但因有着防止“挂一漏万”的心理,对搜索到的大多数资料我都会浏览一二。下一步才是对资料的进一步筛选,经过反复参照比较,我最终下载了一段影片《甲午风云》中的海战场面,和几幅刘公岛的图片。这一环节耗时甚巨。
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制作课件。根据设计思路一共制作了十多幅幻灯片,穿插了一段影片、两幅图片、考虑到战场范围较大,又下载插入了一幅地图,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课件成品,从构思、准备到操作的过程,已超出了正常备课时间的三倍,甚至更多。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能够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这种准备工作。但对于那些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可工作任务繁重的高三任课教师或中年骨干教师来说,会不会采用这种耗时甚巨的备课方式?
我认为备课的时间问题,是制约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缩短应用信息技术后的备课时间?如何掌握一种高效的资料筛选利用方式?如何尽快的熟悉几种应用软件的操作?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如何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提高的问题
历史高考的能力目标为:识记鉴别能力;领会诠释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评价辨证能力。
以识记鉴别能力为例:我接触到的资料,基本肯定应用信息技术后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力。其理论依据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25﹪,视听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就可达65﹪。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图形、动画、发声等功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神经,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考试和课堂提问以及与学生交流所反馈回的信息却表明,情况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并不相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确实在课堂上保持了高度的兴奋,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是在大量的视听冲击面前,不少学生求新、求快、求刺激,注意力严重分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下册《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我的课件中有两段下载的纪录片,一段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另一段是开国大典。两部分内容都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导入新课,接下来播放这两段纪录片,在播放前向学生提出要求:
以当时的新闻工作者身份,从纪录片中提取有效信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