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程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性质
本项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委员会“十二五”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研究”课题,由莞城步步高小学尹凤葵校长研究与管理。属于应用性研究范畴。本课题组承担的是其中的子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程评价研究”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具体的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可依然收效甚微。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阅读兴趣不足,阅读不得法,阅读理解力、欣赏能力较低。同时,教师在指导评价学生阅读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指导与评价形式单一,基本只限于课内阅读指导与评价,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单一等。
我们了解到,当前语文阅读能力评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测验,一个方面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行为评定。语文阅读能力测验属于作业型评定,一般的方式是语文阅读能力标准化测验或者语文阅读能力量表。这种方式是通过对学生所完成指定的作业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的目的。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客观,便于量化评定。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而且无法明确揭示学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它在语文阅读评价中用来进行终结性评价。语文阅读能力行为评定是指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及价值判断,属于自陈性评定与评估性评定,一般的方式是调查问卷与专家评估。这种形式的评价注重了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其优点是便于发现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点是客观性不够强,对阅读能力的评价更为间接。它在语文阅读能力评价中用来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可操作性、导向性不强等原因,在阅读能力评价中,当前的评价依然是注重以终结性评
价为主,重视
“阅读智力因素”的评价,忽视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除了晨读、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练习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改革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现状,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本项课题的研究,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能力评价体系,推动阅读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理论依据
1.《纲要》强调评价研究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2.《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
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确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关心知识是如何被加工理解的,强调学习者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过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及空间的保证;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理解;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吸收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科学成果,通过研究实践,取得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阅读能力评价工具,与此同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对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为低年级浯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八项: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8.背诵优秀诗文130首,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结合上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低年级阅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如下:
阅读方式:包括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阅读策略:包括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诵读儿歌,童谣,展开想像。
阅读兴趣:包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阅读习惯:包括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二)小学生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学段(3—4年级)阶段目标对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为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包括以下七项: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
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伤口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 0篇(段):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结合上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中年级阅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如下:
阅读方式:包括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阅读策略:包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阅读兴趣:包括喜欢阅读;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阅读习惯:包括能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三)小学生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学段(5—6年级)阶段目标所要求的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为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评价标准,包括以下九项: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借助词典阅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3.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能抓住要点,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有自己的感受。
5.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诵读优秀诗文,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想像诗文描绘的情境,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9.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结合上述标准的具体要求,高年级阅读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如下:
阅读方式:包括学会默读,具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古诗文时能够读出诗文的声调、节奏。
阅读策略:包括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阅读能抓住要点;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想像诗歌描绘的情境。
阅读兴趣:包括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和爱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习惯:包括借助词典阅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有自己的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古诗文60篇(段)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五、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提供让学生主动建构的材料、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的成果,其根本目 的,就是促进以上观点的达成。所以开展此课题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语文阅读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和语文阅渎能力,评价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语文阅读素质,如阅读的兴趣、态度、阅读的习惯、行为,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主,重视学生语文阅读中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
2.激励性原则。评价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评价中重视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通过评价手段予以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自豪感。通过语文阅读的正面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从非智力因素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3.开放性原则。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多彩,不同的年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小学阅读能力评价应是开放的,要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留有一定的空间,在研究常模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变式。
4.实用性原则。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方便师生的教学活动,真正为教学起到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