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影视制作当前电视综艺节目的叙事逻辑与导向
摘要 :
电视综艺节目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商品,应当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在综艺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电视节目导演必须要学会根据“观众逻辑”设计、制作节目,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反证节目的设计逻辑是否符合观众的观赏观看需求。
关键词 :
电视综艺节目;叙事逻辑;观众逻辑
文/上海广播电视台  高建
1. 关于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认识问题
笔者理解,电视综艺节目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文化商品”
,并且具有商品的一切特性。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化商品,电视综艺节目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常说的“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因此,电视综艺节目尤为要关注观众的观看需求,重视用户体验。
在实际节目设计制作过程中,许多导演都会抱怨众口难调,但其实只要紧抓观众“共情”之处,即抓住人
类共同的情感,如“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民族情”等,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因为这些情感正是人类情感共通、产生“共情”的兴奋点,观众更容易从节目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从而提升观看兴趣,提高节目粘连度及收视率。如在热播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中,三组固定嘉宾是徐熙媛(大S )汪小菲夫妇、蒋勤勤陈建斌夫妇、福原爱江宏杰夫妇真实的生活状态就反应了实际生活中夫妻相处会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在观看节目的过程
中,观众由己及人,将视角逐渐从
节目嘉宾转移到自身,更容易针对
节目中的情感问题结合自身产生
一些思考或观点。
2. 关于综艺节目的“导
演逻辑”问题
在策划及制作综艺节目的过程
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观众逻
辑”,也就是从客观出发,认真考虑
观众更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电视综
艺节目导演,如果将个人喜好掺杂
进节目当中,播出效果往往事与愿
违。所以,导演要采用客观的“观
众逻辑”来设计节目,在策划过程
中学会“沙盘推演”的方法,将自
己放到观众的角度来反证自己节
目的设计逻辑是否符合观众的观
赏逻辑。
在CCTV-1综合播出的一档
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中,节目
在首播后的数月时间,收视率始终
在0.2左右徘徊。为了到问题根
源,节目组邀请了专家进行分析后
汪小菲
发现问题在于节目呈现的叙事逻
辑上。节目之前的叙事逻辑是:求
助人到现场向主持人求助,并讲述
与失散的故人是如何分离的、分离
了多少年等。故事讲述完毕后,节
目会播放一段时长为5、6分钟的
视频,讲述寻人的过程。视频播
放完毕后,画面会再切换到节目
现场,揭晓失散的故人最终是否成
功寻到了。整体叙事逻辑是按照
通常的思维逻辑:讲故事——寻
人——揭晓结果——团聚。经过研
究发现,节目在整个思维逻辑中恰
恰忽略了“观众逻辑”。观众在观看
图1  《幸福三重奏》 中嘉宾真实的生活状态更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82影视制作
节目的时候最关心的内容是能否成功寻到失散的故人,而对于节目组千辛万苦寻人的过程,相比较而言观众不甚关心,冗长的视频和观众的情绪互动十分有限,在长时间播放寻人视频的过程中,观众往往会缺乏耐心继续观看。加之《等着我》是一档十点半后播出的深夜节目,更加重了收视的流失。另外,
从收视曲线中也分析出同样的结果,每到播放寻人视频的时段,收视曲线就立刻下滑。
到问题所在后,节目组将寻人视频的时长缩减为只有30秒左右,视频播放完毕后迅速揭晓寻人结果。修整后,收视表现立刻回升,目前收视基本维持在0.8左右,这对一个深夜节目来说是非常优秀的表现。由此可见,策划制作一档节目必须要重视“观众逻辑”,节目才会有好的收视表现。
3. 综艺节目中人物故事叙述的逻辑问题
在综艺节目中,人物的故事叙述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讲好故事是
一个节目导演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但在实际节目制作过程中,很多导演在人物故事叙述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故事的叙述逻辑是怎样的等。笔者认为,其实节目中故事的叙述逻辑是有一定规则可循的,那就是“简单一条线,核心打一点”。其中,“简单一条线”是指在故事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明了,要选观众都能够体会的具有“认同感”的事件来作为故事的主线,“核心打一点”是指在情感的选择上紧扣一个点。
下面来具体说说故事怎么讲。首先,是要了解讲述人的原生态的素材,通常是通过与讲述人初步的聊天获取的,然后经过筛选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符合节目核心价值观的故事线。比如《中国达人秀》的一位选手,为了
自己的歌唱梦想来到了舞台上,她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专业歌手的道路。有了这样一条线,接下来就应该寻她的情感核心是什么,假设她从小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那么我们就根据采访得来的素材,选择“母女情”或者“父女情”来作为故事的情感核心。这样一来,节目故事的叙述逻辑开始明晰了——有一位怀揣歌唱梦想的女孩,在母亲(或者父亲)的关怀和鼓励下,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在舞台上她叙述着母亲(或者父亲)是如何地爱自己,自己又想如何地报答母亲(或者父亲)的养育之恩。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父母亲一起说,而是单挑母亲或者父亲?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父母亲一起上,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是有三条线
图2  《等着我》 中将寻人视频缩减后收视明显回升
图3  《等着我》 中寻人视频播放完毕后迅速揭晓观众更关心的寻人结果
83
影视制作
要同时存在,即父子/女——母子/女——夫妻,这样三条情感线的并存交叉,对于故事的叙述和展开就会显得非常复杂,不容易讲透,观众容易看不懂,这恰恰是在电视上讲故事的大忌。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笔者比较主张简单为王。
在故事叙述逻辑框架的基础上,还要把故事讲透。用中国的“孔桥”做比方。中国的桥有从“单孔桥”到“九孔桥”,我们讲故事就是从桥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从上桥开始,称之为故事的“原始动机”,
即为什么要来这个舞台,这也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原始动机”强烈不强烈直接决定了故事的张力。而且这个“原始动机”还必须是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情绪。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女孩来到这个舞台,为的就是实现自己当专业歌手的梦想,能够靠唱歌来养活自己,不让自己的父母再为自己操心,并希望自己的歌唱事业能够发展,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解决了“原始动机”的前提下,必须解决细节问题。故事是需要由细节来支撑的,为了说明一个故事,至少要有三个具体细节来支撑,比如:1、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省吃俭用支持自己的学习,并且要有具体的实例、数字增加说服力;2、自己为了学习唱歌是怎样地克服各种困难,要拿出具体行动的案例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3、为了这次登台做出了哪些牺牲(比如在当地有人给她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如果她来参加节目,这个机会就没有了……这表现出她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之所以要有三个以上的细节来支撑故事的叙述,是因为三人成众、三木成森的道理,只有这样观众才会信服,才会认可她真的是在为她的梦想奋斗,才体现出所谓的“孜孜不倦”。而这些细节就是笔者所说的桥墩,桥墩越多这座桥就越美丽,故事就越丰满,故事的张力就越大。
4. 小众题材的节目如何大众化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许多的电视台开始注重文化类、科技类节目的开发,不断推出新的节目。但是,大家都碰到了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类、科技类节目听上去很高雅,做起来很累,收视表现不敢奢望。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节目题材的高端化、小众化所造成的。如何使高端化、小众化的节目做到大众能够接受,也就是说小众题材的节目如何大众化的问题。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这里借用一个概念,那就是“翻译”。央视《经典咏流传》是一档将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的节目。在这档季播节目里,有一个节目单元,是说一位乡村教师为古诗《苔》谱曲,并通过吉他弹唱教孩子们学这首“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整个节目呈现优美感人,让观众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魅力。因为电视节目是通过画面的呈现来实现的,如何将文化(大部分是文字的东西)、将科技的原理变成可以在电视里呈现的画面,而且还是观众能够理解,看得懂进而喜欢的节目?电视导演们要通过对节目题材的理解、剖析和提炼,用普通观众能够理解认知和接受的语境来叙述,用观众一眼就能够看明白的呈现方式来表现。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综艺节目策划、设计、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抓住观众“共情”之处,使观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满足精神需求。其次,要注重“观众逻辑”,以观众视角、观众需求为出发点设计节目。然后,要准主线讲好人物故事,提升观众“认同感”。最后,在内容呈现上,要用更直观、易懂的方式来表现。希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促使更多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早日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4  《中国达人秀》 追梦人赵莹希望为父追梦
84影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