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一边改一边想:什么原因使小毛头的文章写得这么要命?为什么文章竟写到千篇一律,写得甲跟乙没有什么不同,丙和丁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文章写得一点也没个性,没有特,而全是人云亦云的滥套?
这是李敖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一文中的一段话。
其中的“小毛头”是“成功中学”的学生。至于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文章没说。我想,大概是初中生吧。
李敖这文章写于1979年,距今已三十多年,可他说的千篇一律现象消亡了吗?
上网络一查,答案很清楚:千篇一律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现象至今存在,这种现象不好也是肯定的——这些均不是本文要探讨
的问题,本文要着重探讨的是:1. 对这种现象,我们应持的基本认识、态度;2. 如何让学生尽快走出千篇一律的怪圈。
必须高度重视,但也不是那么可怕
面对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现象,我们是该有个正确的认识、态度,这决定着我们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而在阐明认识和态度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下面几位母亲谈及儿女在学校的遭遇,大发感慨。
张俪的儿子张凯就读于某小学四年级。一次,张凯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大老板。老师给作文的评语是:“想当老板,很好。但作文收尾应有意义,如写‘我要把我赚的钱用于慈善事业’。”张俪说,她理解老师的用意,但建议老师换一种方式给出建议。“张凯才10岁。作为父母,我们一直都教育他要乐于助人。但要做慈善?我觉得他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李珏谈到女儿陈晨曾经的一段不开心经历。小学五年级时,陈晨写了一篇以“升旗仪式”为题的作文。她描述了诸如“天气以及升旗手”等方面,尽管句句属实,最后却被评为“反面
教材”。后来陈晨发现了“奥秘”:其他同学的作文中都出现了类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或“五星红旗要我们铭记先辈们所作出的牺牲”这样的句子,而她一句都没写。李珏感慨地说:“现在学校似乎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你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但作文仍然要反映积极思想,令人费解。”
罗伶俐的儿子唐一正准备参加中考。儿子学校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考前准备一些名人轶事,配上优美语句,不管实际命题是什么,想方设法把这些句子塞进文章中就好。前几天,语文老师发了一份列有50位文化名人的名单,并告诫学生,阅卷老师肯定对那些常用的事例感到厌烦,要学生挑新鲜的用。从1996年起便一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的罗伶俐说:“高考作文也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尽是些陈词滥调。考生们罗列一些优美语句,却无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文丽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他儿子张栋读高二,曾经给她看过一则有关他学校体育活动的新闻报道,而这些活动并没被纳入校园日常活动,而是为了这篇文章刻意安排的。老师们甚至还教学生怎么去捏造事实,应付记者。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山的妈妈。她说:“大人都在撒谎,我们怎么指望孩子们诚实
呢?”教初中语文的陈妈妈表示,她一直教儿子写作时要自由发挥,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为了确保儿子能够升入重点中学,她正在考虑是否做出妥协。她说:“我不想儿子撒谎,可也不想他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而刘晓的妈妈陈婷则对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直接提出了质疑。她说:“几十个人统一辅导,一样的题目,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范文,一样的示例,一样的立意指导,不造成千篇一律才怪。”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厌倦写作文,但在考试决定一切的当今,作文又是必须要写好的,否则很可能就会因为一篇作文没写好而取不到好成绩。然而,要想写好作文决非临时突击所能达成。故教师想方设法走偏门、出怪招,以期突破常规,创造奇迹,其良苦用心,虽能博得些许同情,但似这样指导学生作文,有些做法(如、“套作”等)无疑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误导,甚至是一种伤害。这是值得教师们反思的。
不少老师认为,当今千篇一律现象虽然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怪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也不是那么可怕。理由如下:
一、写作文也要遵循循序渐进规律,在初学阶段出一些状况不足为奇。在打基础时,因为学习内容的单一或唯一性,加上一些老师简单化的指导,出现一些雷同是正常的。这时评价作文的标准,是看基础是否打得好,其他的都可忽略不计。如学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这是基础,能达到这个要求就行。
二、只要不抄袭,完全一样的作文是没有的。所谓千篇一律,只是大多用大致一样的事例,一样牵强地表现主题意义,有一股社会上称为“学生腔”的卷面气息。这些现象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长、思维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自然会消除。
三、走出千篇一律,对学生而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这时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对老师而言,是教育学生的良好契机,抓住它解决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能很快取得成效的。
我赞成这些同行的观点。这种观点不悲观不泄气,给人以正能量,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积极态度。
张俪 珍视生活感受,走出怪圈其实不难
走出千篇一律的怪圈其实并非难事。
如果能做到走进生活珍视感受、突破束缚表达自我、注重传承推陈出新,那么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写文章,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按理说,如果都按自己的所想所感去写,应该是没有千篇一律的现象发生的。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感受不同、语言表达的快慢和刚柔不同、思考问题的逻辑和形式不同。用笔写文章就如用嘴说话一样,往往可以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前人对于写文章有一个总体上的要求,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文如其人”,如果作文时我们能正确处理好这四大要求,个性化的文章就不愁写不出来了。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谈走出千篇一律的途径。
重自我认识,珍视个性体验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写作前,作者必须融入生活,做有心人,注意多角度体验、观察生活;写作时,
要凭借经验和学识仔细分析、提炼生活,从而表现真实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差异,或是观察角度的不同,不同的人往往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受,生发不同的情感和观点。生活体验中,各人所生发的感受、情感和观点,一般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深浅之别,但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写出好文章。也正是因为有了对生活的不同感受,生活的丰富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作文的个性化才会得以彰显。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当今作文教学注重强调表现学生自我的真情实感。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走进生活,珍视自我感受,学生作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一定会达成。如此,走出千篇一律也就不远了。
广阅读吸收,积蓄写作能量
据调查,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同学们受“主题思想”开掘表现的束缚很大,这也是学生作文产生千篇一律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突破束缚、实现作文水平质的飞跃呢?我们认为,除上文所说的“走进生活珍视(自我)感受”外,还需广泛阅读和刻苦练笔。下面先谈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看来,阅读与写作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可以学习作者看待事物的视角选择,可以提高对人、事、物、景的审美能力,可以提高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等。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掌握不同的写作风格,学习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在阅读中,我们不仅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还可以积累思想、熟悉风土人情等。总之,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我们词汇丰富了,思维能力提升了,写作方法熟稔了,思想丰厚了(这一点尤为重要),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充实、有个性了。
多角度练笔,坚持量的积累
“读书破万传,下笔如有神。”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说,阅读是手段,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广泛阅读只是为作文水平提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水平,还得多练笔。在练笔中,我们千万不能做“读书而止于书”的书呆子,要注重传承,推陈出新,增强创新意识。
在练笔中,我们要注重从四个方面推陈出新:材料要新鲜、构思要新巧、语言要鲜活、立意要新颖。为节省文章篇幅,下面只谈语言上的推陈出新。要想让作文语言生动活泼,充
满灵气,就得去除那些陈旧过时的语言。还要剔除那些空洞的语言,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具体、生动。或旧词新用,或借用俗语,或点缀名言,让作文的语言鲜活起来。老师在指导语言训练时,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赏析语言,在品中悟,在悟中习得创新方法;二是仿写训练,在仿中学,在学中习得思维方法;三是观察生活,在看中体验,在体验中收集鲜活语言。在指导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克服升学、考试至上思维的干扰,坚持按规律办事,贴近作文实际,指导学生。我们相信,每个学生在教师得当的指导下,坚持训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在量的增长中实现质的飞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