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以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中游城市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与近期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发展规划管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的“三核”结构尚未形成;“三圈”中长株潭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发展势头良好,南昌与九江、宜春联系密切,有组建都市圈的基础;“三带”发展现状不理想,三条城镇带并未成规模,且跨省域联系较弱;“多节点”有一定的现状基础。为实现规划的协同发展,应重点发展南昌市、培育南昌都市圈,并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的跨省域联系与合作,降低行政边界对城市流动发展的阻隔。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城市网络结构;百度迁徙数据
1引言
城市之间的联系与网络空间结构通常通过物流[1]、交通流[2]、信息流[3]]等“要素流”来测度。而这些“要素流”的流动通常需要人口迁徙流来承载,这一研究视角也被应用到多个区域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中,例如全国城市体系[4]、长江中游城市[5]、京津冀城市[6]、黄河流域城
[7]、成渝城市[8]、环鄱阳湖城市[9]等。因此通过测度城市间的人口迁徙流能够直观地反映长江中游城市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
长江中游城市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巩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期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同城化实现实质性突破,南昌都市圈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本文以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中游城市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与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发展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2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思路
本文以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比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网络结构现状与规划空间布局的差异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发展建议,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1)首先以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城市联系度、城市中心度、城市联系组团等角度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2)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明确长江中游城市网络结构现状与规划空间布局的差异与不足:一是通过城市中心度分析探讨规划的“三核”和“多节点”中的城市在当前是否发挥出了核心与节点城市应有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二是通过城市联系度分析探讨规划的“三带”中的城市在当前是否已形成了城市互通协作的发展带;三是通过城市联系组团分析探讨规划的“三圈”在当前是否已经形成联系紧密、同城化发展的都市圈。
(3)最后根据现状与规划的差异及不足,从核心、节点、发展带、都市圈等不同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2.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是百度迁徙数据,为避免节假日对迁徙数据的影响,获取了202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长江中游城市中各城市间迁入及迁出数据共计35978条,能够反映常态情况下城市网络结构。百度迁徙数据反映的是人短期出差、旅游、探亲、看病等行为特征,通过不同城市之间人迁徙情况,可以直观反映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度,对于研究大尺度城市间区域关联网络、城市节点中心性、中心城市发展潜力等城市相关研究课题具有较大价值。
3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3.1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分析
城市的发展需要核心城市来引领,实施方案中强调全面提升武汉、长沙、南昌各方面的功能,增强“三核”竞争力,发挥三省省会城市的引领功能。根据城市网络中心度分析,长沙、武汉两市的城市中心度最高,南昌市位列第三,但是与长沙、武汉的差距较大,与岳阳市、孝感等城市位于同一梯队。虽然南昌市为江西省内城市中心度最高的城市,但其中心度与省内其余城市相比优势不大,反映出其带动引领作用不显著,未来还需进一步发展。
图1-长江中游城市各城市中心度(来源:作者自绘)
3.2都市圈发育情况分析
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城市实现同城化发展,形成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的都市圈,主要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本文以城市联系紧密度为依据,采用社区发现算法将长江中游城市划分为若干联系紧密的城市联系组团,得到与三省的边界高度重合的三个内部联系紧密的城市联系组团,表明人口流动在省际的阻隔效应明显,三省之间的交往互通仍需进一步加强。
图2-长江中游城市都市圈规划与城市联系度分析(来源:作者自绘)
城市联系组团一为湖北省内城市,其中武汉、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市人口流动关系密切,且地理空间上邻近,与规划的武汉都市圈结构相似,有一定的同城化基础,可进一步发展;城市联系组团二为湖南省内城市,长沙、岳阳、湘潭、益阳、株洲等市在人口迁徙流上有较强的联系,且地理邻近。虽株洲、湘潭两市与长沙市的联系度弱于岳阳市,与长株潭都市圈的同城化规划略有不符,但也具备提升同城化的基础;城市联系组团三为江西省内城市,但其内部联系强度明显低于城市组团一和二,表明南昌都市圈尚处于比较初级的发
育阶段。在江西省中,宜春、九江两市与省会南昌市的联系度相对较强,未来南昌可加强与宜春、九江两市的联系,培育南昌都市圈。
3.3城镇带互通协作水平分析
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京广通道、沿江——京九通道、沪昆通道三大交通带,促进武汉、长株潭都市圈的城镇带协同发展,提升咸宁、岳阳等要素集聚能力;武汉、南昌都市圈城镇带互动发展,提升黄冈、黄石与九江等地经济实力;长株潭、南昌都市圈城镇带联动发展,突出娄底与萍乡、宜春、新余、鹰潭、上饶等地优势特。
张俪
根据城市联系度分析,长江中游城市中三个省内部的交流较多,而跨省人流较少。三省之间的对外联系不多,尚未形成依托于交通走廊城镇带的联动发展。湖北省咸宁、黄冈、黄石、江西省九江、萍乡、宜春、新余、鹰潭、上饶及湖南省岳阳、娄底等市位于三省之间的交通通道城镇带上。岳阳、黄冈、咸宁、宜春、九江等市发展较好,城市联系度较高,但均是得益于本省内部的人口迁徙,而非是由沿着交通走廊的跨省域的要素流所带动,由此可见“三带”在现阶段城市中人口流动层面所起的带动作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