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理学属于:( C )。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 C.理论法学 D.边缘法学—
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在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了 B.自汉代就广泛使用了 C.是从清朝起开始广泛使用的 D.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传人后才广泛使用的
4、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其原意是指:( C )。
A.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B.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C.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D.刑名法术之学
5、西方法学中流行的经济分析方法,( A )。
A.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的方法B.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效益的方法C.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D.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本质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法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ACD )。
A.立法学B.司法学 C.法律解释学D.法律社会学
2、从认识论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法律学
A.法理学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D.法律社会学
3、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 BC )。
A.法学B.边缘法学 C.本科法学D.研究生法学
4、一般说,现代西方法学家对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ACD )。
5、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AE )。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C.私有制的出现D.商品交换的出现 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第六章 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D )。
A.法的间接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 B.直接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理学说、道德原则和规范等C.在民法法系国家中,判例是法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渊源或正式渊源 D.法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
2、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C )。
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理论渊源C.法的效力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
3、下列社会规范中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D )。
A.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D.党的政策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遵循先例”在普通法法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法律传统 B.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划分在成文宪法制国家和不成文宪法制国家都适用 C.关于诉讼法的地位,法学界一致主张属于公法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决议和决定,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5、在我国封建制社会,审判已经完结的案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判例被称为:( B )。
A.“律” B.“比” C.“格” D.“令”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中外法学著作中,法的渊源有如下不同的含义:( ABCD )。
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理论渊源C.法的形式渊源D.文件渊源和文献渊源
2、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都是以成文法为主要法的渊源的,主要有:( ABCD )。
A.律B.令C.格 D.式
3、罗马法的渊源除具有立法权的人民大会和平民大会制定的法律外,还有:( ABCD )。
A.元老院的决议B.皇帝的敕令C.裁判官的告示D.法学家的解答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 AD )。
A.宪法B.判例 C.乡规民约 D.法律
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ABD )。
A.法律汇编 B.法律清理C.法律类推 D.法律编纂
第二十章 立法
一.下列各题中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每道题的全部正确答填在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对于国情与立法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BCD)。
A.各种国情因素对立法的影响是综合性的B.各种国情因素对立法的作用是有主次之分的C.在不同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法律文化传统对立法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D.立法可以对国情中的消极因素进行积极的改造
2、立法学的构成要素是:( A B C )。
A.立法技术 B.立法原理 C.立法制度D.立法总论
3、下列选项中只能由法律进行调整的事项包括:( ABCD )。
A.婚姻制度B.基层众自治制度 C.诉讼制度 D.外贸的基本制度
4、中国的国家立法权由( C D )享有和行使。
A.国务院B.中央法工委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们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
5、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种类主要包括:( ACD )。
A.制衡立法体制B.分权型立法体制 C.单一立法体制D.复合立法体制
6、下列关于立法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BCD )。
A.物质生活条件是决定立法的唯一因素B.并非任何立法现象都可以从物质生活条件中到依据
C.立法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要反映又不能完全反映 D.立法不应当对物质生活条件进行刻板、被动的反映
7、在法治社会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应当居于最高地位的是:( B )。
A.司法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军事权
第二十二章 执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C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2.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B )。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C )。
A.权力机关的干涉引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实现法律的作用的结果,是法的价值的实现B.守法的主体,与法律的本质和政体的性质没有直接的关系 C.在我们人民共和国里,所有人都是守法主体,所有组织都有义务守法D.在我国,守法的内容包括宪法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5.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法的执行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在我国,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惟一的专门机关C.在中国,司法权不仅包括审判权,而且包括检察权D.法律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法律规定行为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8.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 D )。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B.人民在立法上平等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平等 D.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
第三十章 法与利益
一.下列各题中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每道题的全部正确答填在括号内:
1、下列诸项中关于利益的正确说法是(A)。
A.利益是能够使得社会主体的需要获得某种满足的资源B.利益是每个人认为对自己的幸福所必要的东西C.利益即好处D.利益即人们的需要和愿望
2、法律利益较之一般利益的显著区别是(ABCD)。
A.形式的法定性 B.以法律权利为内容 C.获得法定国家机关的确认 D.法律利益更为基础和重要
3、作为一种资源,利益能够满足社会主体需要的程度取决于(BCD)。
A.主体的主观追求 B.客观规律 C.社会环境 D.社会制度
4、下列诸项中需要而且可能转化为法律利益的利益包括(ACD)。
A.生命资源 B.爱情关系中的利益 C.安全资源 D. 国家制度资源
5、下列诸项中属于个人利益的是(ABCD)。
A.缔约自由 B.言论自由 C.生命利益 D.财产利益
6、按照博登海默、庞德的观点,法律利益可以分为(C)。
A.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 B.基本利益和派生利益 C.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D.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
第三十三章 法与效率
一.下列各题中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每道题的全部正确答填在括号内:
1、下列诸项中关于法律秩序的正确说法是(ABC)。
A.法律秩序是具有特殊强制力的社会状态B.法律秩序具有连续性、确定性和一致性C.法律秩序由法所确定和维护D.法律秩序是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的积极因素
2、在法的价值序列中,(A)是其他价值实现的前提。
A.秩序价值 B.正义价值 C.自由价值 D.效率价值
3、实现法律秩序价值的基本途径是(BD)。
A.衡平秩序 B.创设秩序 C.矫正秩序 D.确认秩序
4、法所具有的价值是广泛的,最基本的价值包括(ABD)。
A.秩序 B.利益 C.效率 D.正义
5、下列诸项中的正确说法是(AC)。
A.法的存在是法律价值存在的前提B.法的存在意味着法律价值的实现的必然性C.法律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法的有效实施D.法的价值就是法的作用
6、法的价值和法的作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BCD)。
A.两种都体现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影响B.法的作用更注重法对社会的实际影响C.法律价值是一个可能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概念D.法的作用只有在法、法制和法治运作后才能显现
7、法律价值的最基本特性是( BC )。
A.相对性 B.主观性 C.客观性 D.绝对性
8、法律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B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