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谢罪
B.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颁发
D.铁骑突出刀鸣 突出:表现优异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善”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C项,“颁”是通假字,通“斑”。D项,“突出”是古今异义词,“突然出现”。故选A。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则:连词,相当于“那么”。A项,乃:副词,于是,相当于“就”;第二句是副词,相当于“才”。C项,之:助词,的;第二句为代词,指荆轲。D项,以:连词,相当于“来”;第二句为介词,相当于“按照”。
3. 对《赤壁赋》中相关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于建功立业的豪情。
B.文章第三段中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C.酒酣歌罢,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琢磨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与天地”。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故选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是客观的描绘,欲扬先抑,为下文作反面铺垫。
4. 阅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选段,概括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正确答案: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目的,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慎行论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 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之。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欲饮酒於子之家。”郄宛曰:“我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置之门,令尹至,必
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曰,惟门左右而置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郄宛,杀之。国人大怨,动胙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不可不孰 孰:深思熟虑
B.害太子建,欲去之 去:除去、去掉
C.屏王之耳目 屏:摒弃、撇开
D.以说其国 说:取悦、讨好
正确答案:C
解析:屏:遮蔽。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不足以辱令尹 不让,欲以观公子
D.为义者则不然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而:两句均为连词,表转折,但。A项,乃:上句,副词,表意外,反而;下句,
副词,表相承,才。C项,以:上句,介词,较为虚化,不译;下句,介词,表凭借,借(此)。D项,则:上句,连词,表转折,却;下句,连词,表承接,就。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无忌行事阴险诡诈,他劝楚平王夺取太子建的妻子,并将太子安置在城父,是因为他嫉怕太子建而要除掉建。
B.左尹郄宛深受国人爱戴,费无忌便图谋借令尹子常之手来除掉郄宛。子常听信无忌的谗言,行事不察误杀了郄宛。
C.费无忌连连设诡计杀害了太子建和左尹郄宛,最终害人害己。由此可见,小人行事一心谋求私利,难有好下场。
D.楚平王被费无忌算计而不自知,导致费无忌迫害太子、大臣的阴谋接连得逞,他行事昏昧,助长了小人的气焰。
正确答案:C
解析:费无忌并没有杀害太子建。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 (2)我且何以给待之? (3)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
正确答案:(1)楚平王为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很美丽。(2)我将拿什么供奉招待他呢?(3)行动不考虑其中的道义,只知道陷害别人却不知道也会危害自己。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日:“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
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溏罢,倪岳代溏,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9.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正确答案:A
解析:登:考中、中选。
10.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郄路通C.②④⑥
D.③④⑤
正确答案:B
解析:②马文升此处“言无不尽”的话,都是“国家事当言者”。③指的是“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方面的事。二者都与“劝谏皇上修身爱民”的内容无直接关系。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正确答案:D
解析:不是大盗“不去钧州他的家乡”,而是“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就是说犬盗去了均州,因文升家在,才放弃抢劫离开了。
1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正确答案:(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敢望其项背的。(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日:‘呜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记。
13.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己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