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涵义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涵义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在我国货币政策管理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从一般货币理论看,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两种不同的操控手段:恒定与权变。前者认为,只要货币供应量保持固定增长率,公众就会作出合理预期,从而使物价收敛于稳定。后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应随经济的变动,由央行随时调节。前者的缺点是过于僵硬,在现实中几乎无法运行;后者则因政策制定者预测的主观性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冲突而受到挑战。因此,不少国家采用预先公布货币供应量增长区间的方式进行调控。在我国,也有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是好的货币控制手段,应以利率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其实,我国的利率还处于管制阶段,企业还处于对利率不敏感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央行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转而用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GDP增长9.1%,广义货币供
应量(M2)增长1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2004年GDP增长9.5%,M2增长14.6%,CPI上涨3.9%。今年M2计划增长15%,CPI估计上升 3.28%。
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较好应用。首先,2003—2004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分别只上调了1和0.5个百分点,却产生了很大的市场效果。上世纪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且调整幅度大大高于这两次,但市场几乎没有反应。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日臻成熟。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国债,向商业银行体系放松或收缩银根,从而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得以保证。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央行在国债买卖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冲销人民币的过快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2003年达到14万亿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万亿元,大大超过其他证券市场的交易量。第三,利率手段的运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被放宽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7倍和2倍。到当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特别
是后一次利率调整,虽然幅度很小,但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一些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都因之下跌。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场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
央行还通过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发布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可以看到,央行不再依赖单一的政策,而是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系列微调手段,前瞻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综合的政策效果。这种组合拳式的调控方式,将是今后的主要调控手段。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今年财政政策正式从积极转向稳健,形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稳健”。这是宏观调控格局的一个转变。
什么是金融危机
从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针对当时的投资不足而实施的,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增加国债发行,为基础建设提供资金,从而拉动银行信贷的增长。据统计,每1元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需要大约4元银行信贷资金配套。在民间资本小且不愿投资的时期,国家投资的拉动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7%—8%的经济增长率已回升到9%以上。局部经济过热的出现,使宏观调控从拉动经济增长转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由于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钢铁、建材等的需求大幅上升,价格上涨。在利润诱导下,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这些短缺行业,成为本轮投资热的一大特点。前几年对民间资本投资给予政策扶持的呼声很高,而现在民间投资已成为某些过热行业投资的主要力量,如电力、钢铁、煤炭的投资中有很大比重是由民间资本拉动的。
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个信号,表明政策的转向。但它并不意味着过去为拉动经济而发行的长期建设债券将完全退出市场。财政还会继续为未完工的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也会为过去发行的长期建设债券还本付息而发行新的债券,只不过发行额度会有所减少。
按照经济学理论,财政投资会“挤出”民间投资,但我国的情况是因为民间投资不足而实施财政投资,不但不会“挤出”民间投资,反而会因为持续投资而维持经济适度增长。同样,按照经济学理论,财政投资的退出会使民间投资增加。但我国的情况又有不同,财政的逐渐退出是在民间投资已大规模进入之后,因而也不存在为民间资本投资让出空间的问题。更进一步
分析,财政债券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大多是民间资本不愿或不能承担的。通过6年多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已有很大改观,能够为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提供相对良好的硬件环境。
稳健的财政政策对舒缓银行信贷压力的作用可能有限。银行信贷的压力目前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民间资本的投资压力。如果认为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后货币政策会有所放松,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松紧搭配,这是不现实的。货币政策的稳健是在对经济不断的调控中实现的。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央行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