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88胡同胡语
改变传统观影感受的VR 文◎ 黄勇
——青岛国际VR 影像周观感
未来电影是怎样的?答案会有万千。但V R电影无疑将是最令人兴奋的一个答案。关于V R电影很多人可能还很陌生,因为它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2016年被称为V R技术元年;2017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了V R威尼斯单元。2018年6月23日,青岛国际V R影像周——砂之盒沉浸影像周(简称SIF)在青岛海尔洲际酒店拉开帷幕。
为期四天的V R影像周,带来全球50多部V R影像作品,也安排了砂之盒工作坊、创投会,四大主题论坛以及相关技术展示等全
球最尖端的沉浸式娱乐内容、技术展示。在本次影像周所展映的50多部作品,大多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甚至亚洲,分为立式V R、V R装置、V R剧场三个部分进行展映,其中大部分立式V R需要体验者单独佩戴头戴显示器进行观看。V R装置作品则是以多人装置的形式进行展映。V R剧场部分展映6个片单共19部作品。
在刚刚闭幕的青岛国际V R影像周,我有幸观摩了一批VR作品,对VR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我最关注的并非V R技术本身,而是V R
VR进入电影领域后,对电影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传统的观影感受
胡同胡语
89
技术的应用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对未来电影的影响。
V R进入电影领域后,对电影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传统的观影感受。谈到V R电影,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沉浸”——观影者被V R影像深度吸引,全身心地沉浸其中。V R 电影对人的感知进行的多方位的深度吸引和刺激,这种观影体验是过去二维电影、立体电影甚至环绕电影所无法实现的。
VR电影可以看作是现代科技与人类思维和叙事方式的一种结合。传统的电影讲究镜头感和画面,观众所能获得的所有信息和感官刺激,都来源于镜头捕捉并投射到银幕上的画面和音响。超出了这个观影范畴,电影创作者的努力无法传达给观众。所以,在传统电影拍摄中,表演者要小心走位,并常常被人提
醒“不要出镜头!”后期剪辑制作时,导演和剪辑师要精心选择画面及其排序,以保证创意和理念通过画面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但V R 电影打破了画面的界限,人们可以随意地按
照自己的意愿,寻自己观看的角度和方向。甚至可以走动起来绕到观察对象的身后去查看它的背面。这完全打破了人类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局限,为电影对观影者的影响方式开拓了新的领域。
再者,电影原本只是创作者的一种主观表述。VR为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观众可以参与互动。观众就是V R电影故事里面的出演者,观众的行为和意识可以改变电影的走向和情节的发展。V R电影的这种交互性体验,使得观影者不再是单纯地去“看电影”,而变成去“参与电影”。电影的特点是虚幻,有
人称之为造梦的产业。二维电影让我们看见梦想,而VR电影,让我们置身于梦境。
当然,目前V R电影仍然处于萌芽期,它更多的优势还只是体现在刺激感官的技术手段和全新的呈现形式,绝大部分V R电影的“叙事性”仍然仅仅服务于“技术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停留在“画面刺激、好看”的阶段。因此,V R电影的创作者需要更多的创意性,将V R科技与人文思想更好地融合,这样才有可能使VR电影从生硬冰凉的炫酷科技,变身为温暖、
丰富的人文内涵。
青岛国际VR影像周——砂之盒沉浸影像周
《珍珠》
较高的制作成本、不菲的观影设备和对场地的特殊要求,决定了短期内V R电影无法像传统电影那样面向大众进行广泛传播。这种高成本、高感官刺激体验以及传播受限制的特性,决定了它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是服务于小众,成为“私人定制”样式。此外,目前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在V R电影里很难得到充分体现——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正在不断试错中”。此次青岛国际V R影像周中展映的作品,或多或少反映了这些问题。
这次展映的《鼓浪屿的三世情书》,明显地将传统电影的叙事手法平移到了V R电影中。在我看来,作者将某些中国二维电影叙事中的弊端也一并“打包”带进了V R电影——这部叙事复杂、汇聚了众多概念、长度达19分钟的VR作品,令我产生了对VR电影领域的担忧。与《鼓浪屿的三世情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巧克力》。这部电影只有一首歌曲的长度,但在这短短的3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作品将所要表达的轻松和快乐,直观、纯粹地呈现在了观影者面前,受到年轻体验者的热烈追捧。
《珍珠》也是一部叙事复杂、内容丰富的电影,与《鼓浪屿的三世情书》相似。但它优于《鼓浪屿的三世情书》之处在于,片子始终保持着从主人公的单一视角来叙事,紧紧地抓住观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随着主人公的视角,去体验她对父亲的追思、注视她的成长,令观众享受到了V R技术优于传统电影的魅力。除去《珍珠》,成功运用单一主观视角叙事的作品还有不少。其中《亲爱的安杰丽卡》完全用“意
识流”的叙事手法,完成了女儿对母亲的追忆。V R技术成功地帮助创作者将不可见的思想和意识,通过画面灵动地呈现出来,让画面中的每一个线条的出现和隐化、每一笔触的深浅都变成了女儿意识的“精灵”。由此达到了让观众沉浸其中的目的。
当然,V R影像的叙事并非必须局限于单一视角才能获得成功,多视角的选择也往往可以出奇制胜,关键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视角。《鼓浪屿的三世情书》叙事的不尽如人意,主要还不在于叙事视角的散乱,而是在于它所选的叙事视角的转换,完全沿用了二维电影的手法,因此从V R影像角度去评判,就显得乏善可陈了。在影像周里,也有一些多视角叙事的作品,它们非但没有给我散乱的感觉,反而带来惊喜和震撼。
譬如《女神游乐厅的酒吧》,清晰地以4个视角诠释了莫奈的名画。其中2个视角是我们无法从原画里看到的,即从吧台女的视角看到的游乐厅内的景象,以及站在吧台女的身后,聚焦在她与一位绅士老顾客之间的互动。这两个视角的选择,先是帮观众飞跃到了画框之外,看到了画框外的场景;然后又携观众跨进画框之中,从画中人的角度审视一个特定的画面。这种角度的变换,给了观众进出画框的绝对自由,完全打破了二维电影所能呈现的极限。让观众实现了非同凡响的沉浸体验。
《以物观人》这部作品则是进行了视角反转,完全忽略了影像中人物的视角,而是从被他接触的若干物——蔬菜、酒杯等“物”的视角,反射观察人物,让“人”成为“物”的观察对象。这种反转的视角是正常生活
中鲜有的体验。第一次从以往的“被观察者”的角度审视“观察者”——我们人类自己——那种体验绝对是震撼和奇妙的。显然,叙事视角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并非区分传统电影与V R电影的关键。到V R影像独特的、甚至只有通过V R技术才能呈现的叙事视角,让观众不再是
北京纪事  90
胡同胡语
91
去“看”电影,而是“沉浸”到电影中,这才是VR影像或未来VR电影探寻的方向。
就整体来讲,影像周中以《彩虹鸟》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在叙事完整度和V R技术结合度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未尽作品》《小王子V R》《休》《墙壁里的狼》则在与体验者的互动上收到显著成效。但把这些交互型V R 作品归类到游戏,似乎更符合当前人们对它们的印象。
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装置类V R作品《世界改变之日》,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去核化”主题。它要求体验者三人一组进入到一个全封闭空间去体验。在15分钟的时长里,创作者借助真实的老照片、场景重现、用虚拟成像技术让受害者“复活”,口述其亲身经历的爆炸情景和感受等。当然,最突出的还是作品通过V R技术把体验者“送到”爆炸后的现场,直接面对废墟瓦砾、狼藉的遗物、受害者生前
的面孔。作者的努力,令体验
者从被还原的情景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爆炸的残酷和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以及受害者在生命苟且中切身感受到的悲痛、无助和绝望。《世界改变之日》从重现爆炸的人间地狱般的惨状,延伸到当今世界核发展的现状。用震撼的V R技术把体验者置身于被核导弹环绕所指的中心,上下左右前后都被核武器密不透风地包围,令人无路可遁地抓狂。在这种威胁下,地球也变成了“丑陋的不规则球体”。作品最后消除这些核武,令丑陋的地球逐渐恢复了蓝的可爱样貌。创作者强烈地表达出了全球“去核化”、让人类拥有绿和平世界的愿景。《世界改变之日》
韩国电影2018r片推荐最终实至名归,毫无争议地斩获影像周“评委会最佳作品奖”。
这次展映的《世界在手中》《俯瞰》《进化》等作品,为科普和教学的未来,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前景。《世界在手中》让史前生物化石“复活”,生动地演示了千万年前生物的生活状况,这对于任何观影者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俯瞰》则是用人类未曾体验过的方式,将宇宙星河的演变娓娓道来,让观看者有了一次“与天神并肩看宇宙”的非凡经历。
V R电影在平面上可以拥有无限的宽度;在立体上可以看到被观察者的背后或内里。这可能是人类对事物了解、认知的美好理想,今天这种追求终于通过V R技术得以实现。中国电影起步时,与世界电影相差9年。中国V R电影的起步,与世界V R电影只相差2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可以从VR电影突
围,重新为中国电影赢得世界的尊重。
(编辑·
张子乐)
kelemyt@126
《墙壁里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