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长方形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回忆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黑板的边缘。
2.揭示课题
黑板是什么图形?求黑板的周长也就是求谁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设问导读
1. 观察老师手中的拿的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长方形中的各条边的名称吗?较长的一组边叫什么?较短的一组边叫什么?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必须先求出它的什么?用什么工具可以准确的计算出?
2.学生拿出课下准备的长方形纸进行测量,分组合作进行。
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动手测量。
①计算周长。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呢?请你自己在随练本上算一算。
②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
10×2+6×2,
10+6+10+6
(10+6)×2
③观察分析。
师: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课件动态演示: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四种不同算法。
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第四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④比较优化。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⑤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
3.那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方形的长和宽)
4. 总结: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
讨论:为什么(长+宽)“×2”?
(三)达标检测
1. 课件出示: 学校有一个花坛,长10米,宽7米,求花坛的周长。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2. 课件出示: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8米,要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先让学生明白:要求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随练本上做一做。
(四)拓展应用
完成教材第87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做?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85长方形的周长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互相说说,求花边的长就是求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