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强大针法:金针赋!(附:穴位歌诀)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
针灸的方法简便,收效快。但须明白针灸补泻的道理,才能使病人转危为安。根据病位的上下,决定穴位的上下。头部有病,取足部的穴位,身体左边有病取右边的穴位。男子的气机,午前在腰以上,午后在腰以下,针刺时须明白这个道理;女子的气机,午前在腰以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午后在腰以上,针刺时要根据时间选穴。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阴阳气机是根据腰部分上下的。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阴升阳降,出入之机。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
手三阳由手走头,足三阳由头走足;手三阴由胸走手,足三阴由足走腹,两肢上举时,六条阴经由下而上,六条阳经由上而下,阴升阳降,是气机出入的通路。逆着经络针刺为泻法,为迎;
顺着经络针刺为补法,为随。春夏季节与瘦人宜刺浅,秋冬季节与肥人宜刺深,更须根据元气的厚薄,决定针刺的深浅。
原夫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左转,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左与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
补泻的效果,在于讲究呼吸的配合和手指的功力。针男性,大指向前针左转,患者呼气时进针,为补法;大指向后针右转,患者吸气时进针,为泻法;提针会产生热感,插针会产生凉感。针女性,大指向后针右转,患者吸气时进针为补;大指向前针左转,患者呼气时进针为泻;插针会产生热感,提针会产生凉感。针刺左与右是不同的,胸与背是不同的,午前针刺方法是这样的,午后针刺,方法相反。
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气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而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日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余者为肿为痛日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日虚。气速效速,气
迟效迟。死生贵贱,针下皆知,贱者硬而贵者脆,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疑。
因此,下针的方法是以左手拇指指甲置于被针穴位上切压后进针;出针的方法是两指持针柄摇动,自内出外;催气至的方法是边推按边转针的进针方法;用手指由针穴附近向沿经脉上下、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引其气行至病所;转动针柄如搓线之状可以祛除病邪;用手指弹动针柄,可补虚;肚腹部常可用盘法,即进针得气后,将针由地部提至人部或天部,再将针扳倒,使之与皮肤呈45°角,像推磨那样缓缓地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旋转针身的一种手法,出针时,以手扪穴,勿使气出。,向下重插为按法,向上轻提为提法,此14种针刺的方法,针刺要点基本完备了。
当补时退针然后配飞法三次,可使真气自归;泻时采用一次飞法三次退法,邪气就被泻出。补法用来补正气的不足,泻法用来泻有余之邪气。邪气盛可表现为肿、痛,被称为实证;正气虚为痒,为麻,称为虚证。气速至则疗效迅速,气迟至则疗效迟。另外疾病的轻重缓急,可通过医者手下感觉得知,贫贱的人(劳动者)肌肉坚韧,富贵的人肌肉较松弛;针下得气,有沉紧感,预后良好;针下空虚,预后不良;针下候气而气不至,为死症。
且夫下针之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日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依前再施。
因此,下针的方法是先用手指甲置于被针穴位上,用力掐之,然后令患者咳嗽一声,随着咳声进针。补法,当患者呼气时进针,开始针刺至皮内,称为天才;稍微停留一下进针,刺人肌肉内,称为人才;又停留一下进针,刺人筋骨间,称为地才,这是最深的地方,可以用补
法。再留一会儿,须退针至人才的位置,待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倒针使针尖朝向有病的地方,再行手法进退,传气到达病所。则飞经走气的妙法都在其中了。凡用泻的方法需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初针至天才,稍停一会儿,直接进针至地才,得气以后,行泻法;再停一会儿,须退针,至人才,待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倒针朝向病所,方法同前。如果有晕针的患者,是神气虚的缘故,可用毫针补法,给喝热水等方法,待口鼻中呼吸如常,稍停片刻,可再按以前的手法行针。
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风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
况夫出针之法,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真气未至,不可出之,出之者其病即复,再须补泻,停以待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直候微松,方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除,其穴不闭。欲令腠密,然后调气,故曰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已上总要,于斯尽矣。
调气的方法如下:下针至地才后,复提针至人才。要使气上行,将针向右捻,要使气下行,将针向左捻。要补,则令患者先呼后吸,配合进针出针;反之要泻,则令患者先吸后呼。气不至,要用手循经扣摄,用指甲切掐皮肤,或将针摇动,或用提插捻搓弹各种手法,直到气至。用龙虎升腾的行气手法,如果用手按在针前,可使气向后行,如果用手按在针后,可使气前行。若使气至疼痛的地方,用纳气的方法,将针下插,使气不散。如果关节阻塞,使气不能通过,则用“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种手法,通经接气,使气通过关节,这是大段手法,使用它们,然后加上循摄爪切等手法,不会没有效果的,这是通仙之妙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