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
颜冰凤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择偶是婚姻、恋爱的起点,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选择之一。择偶观,既是婚恋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对人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新时期适婚青年的择偶观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其中尤以女性青年的变化最为显著。“80后”女青年作为其中较为特殊的一大体,也因其特有的成长背景和时代特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择偶新花样和新特点。
关键词:“80后”女青年;择偶观;嬗变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2)02-0073-07
非诚勿扰13号女嘉宾“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时所采用的代名词,是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深刻烙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后被广泛作为1980—1989年间出生的人代名词。据统计,2011年全国处于18-34岁间的非婚人口达到1.8亿,其中“80后”体占了绝大部分[1]。本文主要以“80后”女青年为研究主体,探讨新时期她们择偶观的嬗变问题。“80后”女青年的择偶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与传统择偶观博弈的过程中,在结合深刻的社会背景后有了新变化。
一、精挑细选,剖析“80后”
女青年择偶新现象
传统女性在择偶或是婚姻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位置,而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现代女性在择偶过程中逐步变被动为主动。“80后”女青年民主、开放的成长教育背景,更使其在选择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新时期她们的择偶行为涌现出了许多更具时代特的新花样,层出不穷、纷繁复杂,其中尤以下述几种择偶现象最具代表性。
(一)“爱就大声说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式”爱情也揭开了它娇羞的面纱,勇敢直白,讲求效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为“80后”女青年提供了勇敢说“爱”
的公共平台。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开始,再到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一路飘红,2010年来涌现出了形式多样的婚恋交友类节目。不论是犀利的言辞还是出位的表演,不论是“女挑男”还是“男挑女”,不论是单匹马还是拖家带口,它们都在利用极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为许多“80后”女青年提供发声的舞台。在这个公众的舞台上,她们可以大声的说出“爱”或者“不爱”,坦言要有物质基础或是相貌基础、有良好家世或是高薪职业、有文化涵养或是幽默细胞,直截了当地表达她们的择偶诉求,越来越多的“80后”女青年开始倡导“爱就大声说出来”。
(二)“谈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一回事”
择偶是恋爱和婚姻的先导,是青年依据一定的
收稿日期:2012-05-01
作者简介:颜冰凤(1987-),女,福建福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74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第26卷
标准和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的行为,而恋爱通常被视为婚姻的前奏和基础。但是现阶段恋爱与婚姻之间的连结环节已经松动了,越来越多的“80后”女青年倾向于“谈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一回事”,她们关于恋爱与婚姻的择偶标准日趋双重化:“谈恋爱是一回事”,谈恋爱的时候需要一个温柔体贴、幽默风趣的男友,能予以你温暖慰藉,能让你开怀大笑,能陪你感受爱情的甜蜜,能为你制造浪漫和惊喜,能一起分享点滴感动,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以只是“精神式”的;“结婚又是另一回事”,婚姻是爱情与面包的较量,没有面包的爱情根基并不牢靠,因此,婚姻更应该经过评估,嫁人就想投资股票一样,要进行资产评估、未来20年收益评估、风险评估、资产承诺评估以及附加值评估等,经营一个稳定的家庭,还要是“物质式”的。总之,在她们的择偶道路上,恋爱与婚姻并不能划上必然的等号。
(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多少有点依附和寄生的味道,但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80后”女青年对此表示赞同,尤其是在女性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屡试碰壁的情况下,这种想法为更多的人所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曾就此开展调查,赞成此观点的人占55.1%,而且年龄越大,投赞同票的人数越多。即便是在女性意识崛起的今天,许多“80后”女青年还是将婚姻幸福、家庭美满作为她们的最终诉求,近几年,很多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不是忙着工作,而是现身婚介场所,或者是刊登征婚广告,更有甚者建立起了个人征婚网站、刊登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期盼通过婚姻到自己人生的新出口,这也被戏称为“曲线就业”,而这种“就业”趋势目前愈演愈烈。嫁个好男人,投入少,产出多,才是高效率的方式,“干得好
不如嫁得好”成为现阶段一些“80后”女青年的信条。
(四)从“嫁人要嫁灰太狼”到“嫁人就嫁刘易阳”
“80后”一代可以说是在电视机面前成长的一代,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各种电视剧或电视节目的影响。最近几年,“80后”女青年的择偶标准也为《喜羊羊与灰太狼》和《裸婚时代》这两部红火的戏剧所影响。《喜羊羊与灰太狼》原是为少年儿童精心打造的动画片,始料未及的是其独特风格、幽默诙谐、深刻寓意为女性青年所追捧,剧中的灰太狼是典型的“妻管严”,“爱老婆胜过爱自己、爱劳动、聪明能干有毅力、动手能力强、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对老婆从一而终、从不藏私房钱、不和老婆讨论对错、会做饭、会讨老婆欢心”,这是网友戏称的灰太狼的十条好老公标准,被许多女青年广泛推崇,从而产生了“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呼声。“虽说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走不动路了,我就给你当拐杖,我背着你,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给你吃,我一定要在你之后死,因为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个世上,我做鬼也不放心……”是《裸婚时代》的男主人公“刘易阳”的经典台词,随着该剧的热播,“刘易阳”也被广大女性贴上了“80后”新好男人的标签,无论对“裸婚”这种方式赞成与否,都无损于许多女性对他担当感和责任感的青睐,“80后”女青年中开始发出“嫁人要嫁灰太狼,嫁人就嫁刘易阳”的新呼声。
二、理性审视,透析“80后”
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80后”女青年在择偶过程中涌现出的上述具有代表性的新花样同时也折射出了新时期她们在择偶观念上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青年的择偶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组织化。新世纪伊始,“80后”女青年逐步迈入适婚年龄,她们的择偶观在已有的重大变革的基础上,又因深刻的社会变化而产生了相应的调整。在涌动中进行理性审视,透过现阶段纷繁复杂的择偶现象看清“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是十分必要的,而现阶段她们择偶观
75第88期颜冰凤:浅析“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
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倾向递增
新时期,很多“80后”女青年早已走出琼瑶剧里的浪漫情怀,深刻体会到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一旦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羁绊也会被世俗化。爱情虽美好,但关键还得先生存下去。“谈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一回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现阶段择偶新现象便是许多“80后”女青年择偶方面实用倾向逐渐增强的现实例证。许多女青年在进行择偶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缘分”,或是“跟着感觉走”了。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求、是否对今后生活有所保障、是否能对未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等一系列带有明显实用彩
的指标已被许多“80后”女青年纳入其择偶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其考核对象的标准和依据。根据世纪佳缘网站最新统计的《2010-2011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显示:“对于相亲对象的条件选择上,选择看重经济收入的女性比例为37%,明显高于男性在该选项上仅为6%的选择比例。”另外,“从一而终”的传统婚恋观在现代社会中早已失去了扎根的土壤,合则来,不和则散,广大女性青年逐渐摆脱感性的束缚,逐步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更实际地选择对象,择偶的实用倾向递增。
(二)女性本位逐步上升
封建时期,中国女性被剥夺了参与政治、经济生活以及婚姻自主的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微。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从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权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80后”女青年更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不同领域捍卫着她们的女性权益。新时期“80后”女青年在择偶过程中的女性本位思想也逐步上升。所谓的“女性本位”,即以女性的利益和诉求为基准来处理问题。根据《2010-2011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统计,现阶段“女追男”现象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婚恋关系中男性居主动地位的观点有了明显的松动。在房价日益剧增的今天,“有房女”逐渐被接受,传统的男方买房观念正面临挑战。而在传统婚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女定位也正逐渐被人们颠覆,“围裙男”这一新兴现象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而“嫁人要嫁灰太狼”到“嫁人就嫁刘易阳”的女性心声变化,直观地佐证了新时期女性择偶标准的嬗变,但究其根本,却透露出女性在择偶行为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更能依个人需要和喜好来挑选对象,更能凸显自己的重要地
位。新时期涌现出的择偶事例或现象都或多或少流露着“80后”女青年在择偶过程中的女性本位要求。
(三)目的性日渐凸显
在讲求速度和效益的年代,新的包办形式(经人介绍——独立约会——成婚)开始重新抬头,而在这一择偶过程中“80后”女青年就表现出了较强的目的性。传统的包办婚姻是对广大女性青年婚姻自主权的最大迫害,许多新娘直到婚礼当天才见到共度余生的另一半,而这也成为解放以来婚姻体制改革首先铲除的毒瘤,青年的择偶和婚姻日趋自由。然而,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广大女性对婚姻期待值、对择偶要求的增加,“择偶难”问题开始凸显,涌现出了一批大龄“剩女”,究其原因不外乎对婚姻高质量的追求,或是忙于事业、无暇顾忌等。大龄青年“择偶难”的问题,折射出转型时期社会的新矛盾,为应对这一矛盾,传统的包办方式披上新外衣悄然复归,兴起了新一轮的“相亲潮”,许多“80后”女青年择偶过程的目的性日渐凸显。据《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数据显示,2010年相亲成为全国婚恋热点,多元化的相亲模式和约会方式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婚恋交友渠道,尤其是《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婚恋交友类节目的风靡,使相亲在高调的氛围中为广大“80后”女青年所接受。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对相亲这一婚恋方式持肯定态度,在巨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下,曾经被年轻人排斥的相亲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及肯定。在速度时代,许多“80后”女青年择偶行为的目的性逐
76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第26卷
渐增强。
(四)爱情离物质比精神更近
爱情是纯粹的,婚姻是世俗的。“80后”女青年在心理层面大都能认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在现实择偶过程中却有部分女青年日趋功利化,择偶的功利原则超越了情感的价值原则。这种势头如不有效引导,发展会更为猛烈。《非诚勿扰》里的某位女嘉宾的“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笑”言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拜金女”刺激了人们的眼球。而随着《裸婚时代》的热播,“裸婚”这种新的结婚形式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刘易阳”与“童佳倩”的美好爱情虽为女性所赞扬,却不被大多数女性所推崇。根据腾讯微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0%的女性并不能够接受所谓的裸婚,她们认为适度的经济保障才是结婚的前提,婚姻还要是“物质式”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抬升了金钱在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渗透影响,加之女性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原因,功利性观点无可避免地出现在了许多“80后”女青年的择偶过程中,她们注重对方的家庭、学历、工作、未来发展等,而有房与否又成为她们考虑的重点标准,正如上文提到的“婚姻要经过资产评估”,许多人的爱情开始逐步地离物质更近。
三、追根究底,分析“80后”
女青年择偶观变化的影响因素
新时期“80后”女青年的择偶行为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新花样和新特点,她们的择偶观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因素。追根究底,深入挖掘影响新时期“80后”女青年择偶观嬗变的关键因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为寻求正面引导“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积极有效对策准备逻辑前提,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女青年深刻烙上了它的印记,她们择偶观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首先,伴随开放而来的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如新民主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思潮,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80后”女青年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些思想的侵蚀,从而在择偶观上表现出了实用主义、功利性等价值取向,而女权主义思想更是强烈唤醒了她们的女性意识,女性本位思想逐步上升;其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逐步抬升了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也驱使更多人产生对利益的追求,而伴随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使“含金量”高低成为“80后”女青年择偶的关键指标,择偶的功利原则超越了情感的价值原则,同时受利益原则的影响,在速度时代里她们的择偶行为也体现了更多的目的性考量;最后,社会风气以及大文化环境的影响,当代的主流婚恋
时尚是影响“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重要因素,而在传播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会以野火燎原般的速度蔓延,特别是网络世界里的海量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认同,使得广大“80后”女青年的择偶观不断变化着。
(二)家庭因素
“80后”女青年大都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使其择偶观涌现出了新特点。据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一位教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80后”女青年在成长过程中被灌输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许多家长都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教育女生,包括鼓励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要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也能够从事传统观念看来不适合女性的工作。2005年“上海市家庭调查报告”也证
77第88期颜冰凤:浅析“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
实了这一点,在高度工业化、市场化的今天,传统的性别定位被破除,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凡是男孩可以做的事女孩一样可以做[2]。另外,“家庭成员的结构改变使得女性的塑造更显自由。自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中国的很多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家庭中,人员结构成为‘1+2+4’模式,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个祖父母辈,这就导致了一个小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6个大人的宝贝,在培养上就能实现资源的独占而不存在厚男薄女的偏差”[3]。这些一方面激增了“80后”女青年的
女性本位思想,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她们择偶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发达,许多父母出于对女儿的爱护,希望女儿能在物质上多点保障,在经济条件上有了更多的考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青年的择偶观。
(三)学校因素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对广大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心心相惜的岁月里,中学校园不可避免地成为“早恋”滋生的土壤。尤其是风气日渐开放的今天,青少年过早地明白了男女之情,但却缺乏有效的引导。他们早期的择偶观念放任自流地生长着,这也增加了他们成年后择偶观的不稳定性,十分容易被外界影响和改变。随着高校学生在读期间不能结婚的规定的解禁,恋爱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一道重要的风景线,恋爱现象时有发生,择偶观念也日趋多元化,有浪漫型,有实际型,也有理想型。“80后”女青年进入大学校园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风潮的影响,无论恋爱与否,在学校强大的体影响作用下,她们的择偶观都在逐步的形成和变化着,而这也成为她们今后择偶的基本准则。目前各大高校共同面临着大学生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的教育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大都不能有效引导,积极有效的婚恋观教育实施情况还不尽理想。这也就导致了积极、和谐、正确的择偶观无法形成并指导于广大“80后”女青年的择偶行为,从而导致择偶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进而使其更容易因外部环境干扰而变化。
(四)个人因素
“80后”女青年新时期择偶观的嬗变离不开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根本,个人因素才最为关键。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她们从小便养成独立自由的行为逻辑,不愿轻易依附于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她们倾向于从满足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实施选择的行为,其择偶观也有了更多的女性本位彩。其次,“80后”青年自出生以来就经常被外界贴上各种标签,从“不负责任”、“玩世不恭”到“啃老一族”再到“玻璃化的一代”,现代社会给“80后”一代太多的有标签,这些社会评价或多或少引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激发了他们在择偶过程中的求异行为,许多“80后”女青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种影响。另外,到今天,“80后”一代已经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主力军,但却面临着生存空间缩小、生存压力加大、生存状态复杂等突出问题,房子、车子、票子像三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伴随计划生育政策而来的“1+2+4”的新兴家庭结构模式的影响,“80后”一代无法避免地承担起了更重的赡养责任。这些都使得“80后”女青年在择偶的过程中不得不带上更多的物质考量。
四、辩证对待,探析“80后”
女青年择偶观的引导对策
“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许多消极负面的方面,不能一概而论:求实用、讲目的无可厚非,它可以杜绝盲目、提高效率,但却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女性地位是需要提高,但却不能过分压制男性,平等、尊重、互助才是两性关系和谐的关键;物
质是婚姻的前提,但并不是唯一或根本前提,爱与责任才是“王道”。理性审视、辩证对待、扬长避短,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
78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第26卷
帮助“80后”女青年的择偶观向更为健康的发向发展。
(一)多管齐下,净化社会大环境
“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嬗变是转型时期社会变化带来的结果,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各种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她们的择偶观。一方面,加快解决转型时期凸显的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净化整个社会大环境将有力地促进“80后”女青年的择偶观朝着更为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而这也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着力解决人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当代“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完善培育健康的精神土壤,这也是现阶段引导她们择偶观积极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在大众传媒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激增的今天,要有效引导“80后”女青年择偶观
的健康发展,还必须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导向作用,弘扬主旋律,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向各种不良现象宣战,为她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支持,让她们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接受陶冶和熏陶,更好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积极健康地进行伴侣选择。
(二)家庭与学校结合,形成积极择偶观教育
家庭与学校是青年价值观逐步形成并趋于稳定时期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社会最恒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子女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其中就包括择偶观、恋爱观和婚姻观的教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重大,家庭承担着引导子女树立正确择偶观的责任,必须鼓励她们在择偶的过程中以共同理想和兴趣爱好为基础,不能过分地看重物质,也不能过度地追求效益,应该严肃认真对待,杜绝爱情游戏。学校是帮助青年价值观系统养成的主阵地,它承担着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学校必须发挥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提升“80后”女青年自身的认知水平,增强她们明辨是非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念,构建择偶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明晰婚姻的实质即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伦理关系,是爱情与义务的统一。同时,应该通过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来帮助“80后”女青年正确择偶观的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择偶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而且只有打破二者彼此孤立的状态,联合起来,实现学校与家庭的接轨,并形成和谐良好的互动,才能更为全面、及时地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和动向,迅速的进行反应,适时引导,从而形成积极的择偶观教育。
(三)遵循科学原则,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外部环境与教育对“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外因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社会所提倡、学校所推崇的正确的、科学的择偶观,也只有通过女青年自身的内化活动,将观念转变为她们的价值认同,进而指导择偶行为,才能不断促使其个体择偶观朝着更加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对抗各种错误思想的过程中,在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突破的过程中,逐步确立正确的择偶观,才是引导“80后”女青年择偶观的良策。而“80后”女青年在树立正确择偶观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理性与感性并重,遵循下述几大原则。第一,爱情原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选择爱人最重要的标准是志同道合和情投意合,要把对方的心灵美放在自然美及其他社会条件之上,讲究共同的理想、志向和人生抱负,切勿以钱取人、以权取人或以貌取人。[5]爱情仍应该作为择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爱情原则是“80后”女青年在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中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第二,适度原则。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追求经济生活的独立自主是被社会所认可的,在择偶的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味地过分追崇物质却无法真正实现爱情圆满。正如古人云:“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交者,衰则疏。”一定的务实性和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