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简介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省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靠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湖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湖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西部有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长江,在湖北中部形成江汉平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二、湖北省交通概况
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武九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及宜万线,高铁有武广高铁、武深高铁、京广高铁、汉宜高铁、郑武高铁等。
“”、“千湖之省”的湖北有着得“水”独厚的优势: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1091公里,港口51个,船舶运力300余万载重吨,港口
年综合通过能力1.6亿吨,在全国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
铁路干线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纵贯省东部,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横穿鄂西北山区的襄渝铁路中的十堰-重庆段是中国第3条电气化铁路。
湖北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公路网,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公路四通八达,可一直延伸到深山之中,同时也将铁路和水路运输连接起来。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湖北省高速公路将超过6000公里,届时将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五纵五横二环”高速公路网络。
湖北省拥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等民用机场,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设计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兼国际备降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107条。
三、湖北省九大优势农产品
包括优质水稻(湖北国宝桥米)、“双低”油菜、蔬菜(苔菜、莲藕)、速生丰产林(杨树、竹子)、优质水产品(银鱼、叉尾鮰)、优质三元猪、柑橘、板栗、优质棉花
四、湖北省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湖北省生鲜易腐农产品产量与进出口
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称,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量很大。2010 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315. 8 万吨,油料总产量311. 8 万吨,生猪出栏头数3827. 39 万吨,水产品产量353 万吨,农产品出口值增长势头良好。统计资料显示,2002—2009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值年均增幅达23.11%。200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增长额度和幅度均高于周边农业大省,持续稳居中部第一,在全国的位次相较2008年也提升了两位。其中全省的畜产品、水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65%、和0.78%。
(二)、湖北省冷链物流建设情况
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数量近年有大幅增长,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湖北水产品
、禽蛋、肉类、水果、蔬菜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24.16% 、19.03% 、18.87% 、14.62% 、9.14%。湖北省经营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点企业129家,冷库395座,其中25家企业拥有万吨以上冷库;重点企业拥有冷藏车350辆,载重能力4175吨。以生鲜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食品生产、流通与消费冷链逐步完善。拥有冷链业务的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324家,链接产地、加工地与终端零售,为湖北省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化布局奠定了基础。在多方努力下,近两年,湖北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各地纷纷上马冷链项目。在建与已建较大项目有: 山绿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东西湖区高桥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属于国家级重点项目,占地300亩, 年吞吐量达14 万吨; 武汉肉联与武汉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战略重组后, 新的武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冷库容量为8.16万吨; 白沙洲冷链项目投资9.5个亿, 储藏量达20万吨,号称中部最大的“冰箱”,将设立冷冻食品、海鲜、干鲜、板栗四大专业市场; 另外,东西湖3万吨的冷库已投入运营;位于黄陂的四季美农贸城酝酿建设5万到10万吨的冷库;还有世界五百强的中粮集团,在江夏郑店投资兴建10万吨的冷库; 此外, 各地市州也纷纷计划建设冷链物流系统。
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以山绿冷链、白沙洲市场、武汉肉联、三峡物流园、荆州圳韬、黄石冷冻等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一批区域性冷链物流集散地,集聚了一批包括冷链生产加
工、批发市场配套、第三方冷链物流、超市内部配套、冷链管理咨询以及设施设备供应的冷链业务企业。目前湖北省的大型冷链物流集散地分布在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其中,武汉市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为全省之最,大型冷链物流节点大多分布于武汉市内,武汉市拥有的大型冷链物流集散地数目约占全省的一半。湖北省其余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滞后,尚未形成较大的冷链物流集散地。
(三)、湖北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湖北省开始应用各种先进的冷链技术。冷库建设由传统冷库变为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以满足综合冷链物流需要。制冷工艺从高温、低温发展为现在的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恒温、制冰等。运输车辆从单一制冷发展为现在的高温、低温、常温“三温层”冷藏车。物流技术设施与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包括高层货架、出货升降台、软门封、超声波定位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等。一批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 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肉类屠宰企业从屠宰、分割、冷却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专业冷链公司综合应用多项技术,
实现了搬运机械化和精确的冷链配送。蔬菜基地企业采用真空预冷技术,探索保鲜营销新模式,发展反季节蔬菜,推动高附加值农产品冷链快速发展。
(四)、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训示范基地建立
2010年9月15日,湖北经济学院与山绿集团就共建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与实训示范基地签订合作协议。2011年初,为改变传统的学院式研究基地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与山绿集团经过多次磋商讨论,共建“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与实训示范基地”。该基地的成立,以冷链物流需求为主导,以理论研究为支撑,以技术与研发为手段,以现场实践为检验,不断修正应用模式,形成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价的精细化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形成“教室、实验室、生产现场”三位一体,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功能于一身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企一体化研训基地。湖北经济学院与山绿集团共建的“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与实训示范基地”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目前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进入出成果阶段。
湖北有多少个市四、简介— 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京珠、沪蓉高速公 路交互处,紧边货运枢纽站,地理位置优越。是集储存、配送、加工、气调、速冻、预冷、制冰等为一体的专业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201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服务特:-30℃-23℃全温层物流服务(速冻-30℃,冷冻-22℃),配有500㎡气调库,230㎡速冻,645㎡预冷库和124㎡低温包装车间,拥有日制冰40吨的制冰车间。可依客户要求精确设定仓库温度,自动增湿设备确保保存储产品对湿度的要求,充分确保产品的品质,库高9米,多层货架储位管理,实现商品分类,分区存放,S-ID定位集成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营运,拥有多种规格的进口电脑叉车及电动液压拖板车。
五、湖北省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机遇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及《湖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特制订了此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此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使效率、规模、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应用等方面达到现代化水平;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出口企业、农产品加
工与流通企业中发展一批重点冷链物流企业,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带动产业发展。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根据《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力争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将有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35万吨。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湖北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蔬菜、水产品等特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品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使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规划提到的重点培植出口产品中,蔬菜、水产品产量提升后,带来的直接需求就是对
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能力的提升。按照全省 “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十二五规划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是涵盖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名牌产品。
鄂西特生态农业区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围绕“特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农产品基地。
沿江优势农业带包括武汉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
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从规划来看,两圈一带建设无疑是一次冷链物流建设的良机。应该利用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冷链各个环节建设,创造条件,针对各区内重点发展产业,建立从农产品种植、采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等全过程冷链物流管理。
两圈指的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带指的是长江经济带。目前湖北全省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全部纳入两圈一带的范围之中。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六、湖北省 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统一协调规划, 缺乏组织保证与制度保障
湖北省内冷链物流资源比较分散, 分布不均, 缺乏统一协调机制。部分冷链资源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比如, 近几年建设的冷库, 就存在分布不合理现象, 且肉类冷库与
果蔬冷库比例、城市经营型冷库与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比例、大中型冷库与小型批发零售型冷库比例失调, 其结果将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协调性差。尤其是农村冷链物流, 由于没有任何组织与制度保障, 加上农民粗放式、小规模的生产方式, 农村冷链物流基本处于缺失或自发与无序状态。
发布评论